江蘇省鹽城市肇基小學 孫 洲
小學中年級寫實作文的指導策略
江蘇省鹽城市肇基小學孫洲
小學中高年級作文寫實培養
眾所周知,作文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就是中年級,是由低年級看圖寫話向寫作過渡的一個階段,對于學生寫作基礎的培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中年級的學生在詞匯量上已有了一定的把握,對于單句話寫作訓練和片段訓練都已經有了一定的寫作經驗,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年級的學生依然缺乏相應的寫作技巧,對于寫作方法仍然有所欠缺。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好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能夠不斷發展與進步。面對學生不會寫,寫不出東西,不知從何下手等等問題,教師一定要進行原因的挖掘,做到從根基上做到保證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擁有寫作興趣是學生寫出好作文的前提,興趣是最能促使學生自己提升的最好老師。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會感覺到發怵,因為不會寫而產生抗拒心理。這時候就需要老師適時引導,從學生的心理出發,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進而讓學生放下對作文的恐懼。首先呢,教師應該培養孩子平時觀察生活的習慣,寫實的作文要求學生平時注重生活細節,對生活有觀察、有感悟,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寫出優秀的寫實作文。這其中需要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在學生進行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教師要認真聆聽,找出學生寫得好的語句,仔細挖掘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從而能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當學生得到教師的肯定時,會增長自信心,就會更愿意去觀察生活,對寫作的興趣也會大大提高。當然,作為一種練筆的方式,寫日記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把所見所聞記到日記里,對寫實手法的運用有很大的幫助。
教師要指導學生做有心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要隨時隨地觀察周圍的事物,然后用寫日記的方式,把學生的所見所聞積累下來,在之后寫作文的時候,都可以作為素材拿出來使用。并且,對于學生來說,寫觀察日記不僅僅能積累寫作材料與素材,也能增加學生練筆的機會,經常動筆能讓學生無形中得到提升,也能逐漸找到更多的表達方式。不熟悉生活的人、不了解生活的人是無法寫出優秀的作文的,所以學生注重觀察生活,多練筆,一定能提高寫作水平。
對于寫作水平還不是很高的小學生來說,靠自己寫出非常優秀的寫實作文是不太現實的。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模仿文章的風格結構及手法,來更好的體味優秀的作文是怎樣的。仿寫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動力,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獲得更多的寫作技巧,對寫作產生更多的信心。能夠讓學生仿寫的文章也有很多,包括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所涉及的課文,有很多都適合學生進行學習和仿寫。
比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注意文中作者對小興安嶺四季的描寫,通過閱讀,體味不同季節的寫作特點,讓學生們自己來點評、欣賞作者寫得比較好的語句。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學的這篇文章進行仿寫,可以寫一寫自己家鄉的四季景色。通過將學習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體味寫實的手法,學會抓住生活當中的細節,進行寫作練習。要想寫出好的作文,必定需要多加練習,光是閱讀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把讀與寫相結合,不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要留寫作練習的任務,讓學生們保持寫作手感。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導致學生隔一段時間再寫作文的時候感覺手生,之前所學到的技巧因缺乏練習而被遺忘的狀況出現。
對于寫實作文來說,觀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遠離生活的作文是沒有靈魂、沒有生氣的,所以作文一定要基于平時的生活經驗,從平時生活當中就要注重觀察,抓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作文豐富而生動。許多作家都把觀察作為自己創作的第一需要,更別說是小學生的作文了。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大量的成功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在小學生作文起步階段,教師要努力地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進行觀察,這樣給學生積累素材提供一個良好的條件,讓學生能夠有興趣,也有寫作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平時要注重學生認真觀察自己身邊的點點滴滴,比如自己身邊出現的形形色色的人,發生的各種各樣有趣的事,都可以作為素材記錄下來。學生在寫作文時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往往就是因為平時忽略了對生活的觀察。
在學習《如夢令》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詞的理解,去尋找李清照所描寫的細節,欣賞她所看到的“紅肥綠瘦”,仔細品味其中的妙處。之后可以讓學生來交流互動,說一說他們平時在生活中曾經觀察到的小細節有哪些。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感受寫作當中,細節的妙用,然后在他們進行寫作的時候,舉一反三,也學會把細節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
總之,教師在寫實作文的訓練教學當中,更多的起一個引導作用,想要學生真正的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還是要靠他們自己進行觀察、積累和總結。包括觀察人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等,觀察自然景物的變化、色彩、形狀等等特性,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學生能夠更好地將寫實作文寫得生動而富有靈氣。
【1】劉霞.淺談小學作文啟蒙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01)
【2】任祥春.當前小學作文的癥結及改變策略【J】.科學大眾,2007 (05)
【3】龐益菲.小學作文誤區解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 (02)
【4】劉紹玲.關于新課標下作文教學的幾點嘗試【J】. 作文教學研究,2007(01)
【5】郭根福.構建新的小學作文教學體系【J】.語文教學通訊,2007 (01)
教師在寫實作文的訓練教學當中,更多的起一個引導作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好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能夠不斷發展與進步。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