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子中學 杜名義
讓美悄悄綻放——談細節描寫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子中學 杜名義
要想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就要使用細節描寫。我們在研讀小說時一定要注重對小說中的細節描寫的分析,這樣才能深入領會人物性格特征,深入人物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進而領會小說的主旨。
細節 形象 作用
在現代文閱讀中,小說閱讀無疑是最引人深思的,小說所呈現出的社會風情圖畫、倫理道理觀念,乃至于對生命和生活的思考,都在無形之中感染著閱讀者的心靈,并且這種感受是一種“潤物細無聲”似的浸染,讓你在笑著的同時悲傷,跟隨著小說中的人物的命運的起伏而思緒紛繁。因而小說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顯得尤為必要。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細節描寫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那么,細節是什么?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一些有藝術表現力的細小事物、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等的細小之處,以及景物片斷等的具體細膩的描寫。
本文以將就細節描寫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加以細致地剖析。
1.品味多姿多彩的個性之美
曹雪芹《紅樓夢》寫“三春”姊妹出場:“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這段話初步展示了迎春、探春、惜春的不同樣貌,暗示個人不一樣的性情。迎春,從她的外貌上可以看出她性格恬淡安靜,藹然可親,但同時顯得懦弱、逆來順受。迎春的這種無欲無求、安閑淡然的個性在大觀園里并不受喜愛。而探春的長相就可以看出她心思敏銳,口齒伶俐,敢于創新的性格特征,感覺出她果敢有為,敢愛敢恨的真性情。
2.品味清純自然的內在之美
《邊城》中對翠翠的外貌描寫也極為準確的反映了翠翠的形象特點與性格特征。“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只小獸。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此處的人物外貌描寫,脫離了一般的人物描寫的方法,似乎也被這浸潤著靈氣的山水熏陶出一股自然的味道。“清明如水晶”的眸子,既寫出翠翠眼睛的明亮,也寫出內心的清澈透明,沒有一絲雜質,這是何等純潔的心靈。“小獸”的比喻寫出天真活潑、不諳世事的純樸自然之美。
魯迅說過:“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神的確可以反映出人的情感的各種細微的變化。
《邊城》中寫翠翠:“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化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面前的人無心機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青山綠水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當陌生人注意到她時,她便羞澀不已,憑借本能去躲避這種關注。這是一個多么美麗而又天真無邪的翠翠。這個美好的湘西姑娘,是沈從文向往的優美人性與人生的化身與極致。
在聽到大老來提媒后,小說中寫道:“翠翠弄明白了,人來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頭抬起,心忡忡地跳著,臉燒的厲害,仍然剝她的豌豆,且隨手把空豆莢拋到水中去,望著他們在水中從從容容地流走,自己儼然從容了許多。”這段描寫暗示出翠翠對大老來提親的不滿意。
語言描寫能比較直接的反應人物的內心。《邊城》里寫狗跑到翠翠身邊時,狗身上已全是水,把水抖著且跳躍不已,此時翠翠說道:“得了,你又不翻船,誰要你落水呢?”一語雙關,一是嘲笑儺送因得意忘形而落水的狼狽樣,二是表達了對儺送要碾坊不要她的嗔怪(當然是誤解),三是表達出翠翠對儺送的暗戀。
王熙鳳是《紅樓夢》里描寫得最為形象的人物之一,她的語言也是獨具特色的。王熙鳳出場時的語言描寫也堪為一絕。人未見,聲先傳:“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在人人皆屏息不語的時刻,她不僅高聲說話,而且言語也較為放誕。這里的語言描寫就將王熙鳳的熱情、潑辣的性格刻畫無疑。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景物描寫是小說中的靚麗風景,特別是細節之處的刻畫,尤能表現地方風情,展示地方特點,為小說中的人物安排下合適的生存的場所,暗示人物的性格。
在那個山清水秀的邊遠小鎮,有著沈從文內心中最美的記憶,對生活的最真的企盼,一部作品往往就是一個作家的內在的反應。作家如果善于從獨特的生活領域中發掘出與眾不同的素材,會使作家形成自己獨特的創作個性。
《邊城》中寫道:“溪流為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此處用“弓背”比喻“溪流”,“弓弦”比喻“山路”,一方面突出了溪流與山路的特征,又寫出山路之狹窄。小說以風光秀麗的邊遠小城湘西為創作背景,這里風景秀美,人情質樸,此處的景物描寫就抓住這個地方風光特點,細致勾畫河流、山路的模樣,真是人在畫圖中。
“細節是文學作品中細膩地描繪人物性格、事件發展、社會環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組成單位。社會環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描寫是由許多細節描寫所組成的,細節描寫要服從藝術形象的塑造和主題思想的表達,以具體生動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強藝術感染力為目的”,這是周振甫先生在《小說例話》中有關細節描寫的論述。研讀細節描寫,我們方能透過表象,撩開朦朧的面紗,去慢慢品味小說中的人物的美,讓人物之美在品析中悄悄綻放。
【1】王桂芝.犁開閱讀的沃土——主題閱讀的行與思【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07)
【2】吳延生.神情并茂 趣味無窮——從審美角度看中國古典詩歌的細節描寫【J】.貴州大學學報,2003(04)
【3】吳功正.小說美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