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車輛管理所現有民警和輔警243人,其中女性149人,占全所人員的61.2% ,主要承擔全市機動車、駕駛人員的管理,非機動車牌證發放及全市車管業務指導。
近年來,車管所始終堅持“提效能、塑形象、創品牌、促和諧”的創建目標,群眾投訴量同比減少26.8%,滿意率達99%。
車管所連續兩年榮立集體三等功,相繼獲得“全省公安機關窗口服務示范單位”、常州市“十佳服務品牌”等榮譽,2011年3月被授予江蘇省“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鏗鏘玫瑰:剛性制度彰警隊本色
“剛”是紀律也是責任。警察是準軍事化的紀律部隊,巾幗女警自然也不例外。
有人說她們是女人中的男人,雷厲風行,擲地有聲;有人說她們是警隊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鏗鏘玫瑰,美麗堅韌。她們卻覺得,自己頭頂國徽,用警花的柔美、執著展示出別樣美麗,在警營這個鐵血陽剛的天地里,用女性的堅韌和細致,撐起了公安工作的半邊天。
她們相繼制訂了近20萬字的可操作性制度規范,對行為規范、崗位職責、責任追究等做出明確統一規定。她們嚴格執行每月隊伍研判、廉政短信提醒、差錯業務曝光、服務對象回訪、熱點崗位輪換等制度。逐人建立廉政檔案,制訂79條廉政防范措施,開展“踐行宗旨、執法為民”“增強隊伍正能量”廉政教育大講堂等主題教育活動。
前年,她們還借鑒優秀企業先進管理經驗,實施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節約、學習、素養”為核心內容的“8S”管理,編印了《常州市車管所“8S”管理手冊》,嚴格按照標準組織實施,狠抓行為習慣養成。
年底,常州市公安局在該所召開現場會,專題學習觀摩“8S”管理。《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頭版頭條推薦她們的經驗做法。
江南靈韻:似水柔情秀巾幗芬芳
“柔”是真情也是智慧。地處長江之南、太湖之濱的常州,是一座有著3200余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江南水鄉連綿不絕的滋潤,數千年人文歷史的傳承,造就了常州女性溫潤如玉的靈韻。
巾幗崗全體女警用鞠躬盡瘁、不辱使命的身影,詮釋著舍小我、為大家的忠誠與大愛。
她們向社會公眾做出“581”服務承諾,推出細心、耐心、真心、誠心、熱心的五“心”級服務,打造“流動車管所”常態化運行機制。
去年,她們走進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提供上門服務48次,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開設“1號窗口”,專門為群眾解決車管“疑難雜癥”;配備“紅馬甲”引導員,引導群眾辦事,杜絕了“黃牛”滋生的頑癥。
她們還推行“5+2”“8+1”工作制,響亮提出“每周多上兩天班,每天多做一小時”的服務承諾,累計利用休息時間為群眾辦理業務2.6萬起,相繼推出“號牌立等可取”“車管宅遞服務”“4S店帶牌銷售”“交通管理業務自助服務”等多項便民服務。
三年來,該所共受理各類車駕業務420萬余起,一般事項辦結率為100%,相繼涌現了“全省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崗”湯詠卉、常州市公安局“科技應用標兵”張曄婷、“陽光交警”李志君等女性專業能手。
常人尚德:盡善盡美樹文明新風
“美”的涵義既有內懷芳德,也有傳遞幸福。常州市有一句口號,叫“常人尚德”。
“常人”既指常州人,也指尋常人。一語雙關,可以解釋為每個尋常的常州人都要崇尚道德、文明和美麗,這也是常州市車管所巾幗崗的追求和責任。
巾幗崗的美有外在的美。她們在化龍巷、中吳網等本地論壇設立宣傳陣地,與群眾交流互動;每周組織巾幗崗女民警走進電臺直播室,與市民點對點溝通;自編自錄“陽光車管小貼士”節目,專題介紹車管業務和知識,每天分十個時段在電臺滾動播放。“小貼士姐姐”印雨星、“女神姐姐”李志君、“軟妹”張琳等女民警都擁有大批“粉絲”。
她們自主打造的常州車管所微信公眾號平臺,有一周熱點回顧、車輛檢測數據、號牌號段公示、駕校排名、“軟妹”帶你辦業務等五個有趣版塊,自2013年11月開通以來,粉絲已超過18萬人,在“全國政務微信影響力排行榜”中排名第三,獲評全國“政務微信優秀公眾賬號”。
巾幗崗的美更有內在的美。她們開展“五墻二室一農場”建設,開辟汽車文化墻、廉政文化墻、才情展示墻、笑臉墻和心理舒緩室、所史榮譽室、陽光車管農場;組建各類車管俱樂部;開展書法比賽、書畫鑒賞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巾幗崗的美更多的還是體現為道德的美。她們為老弱病殘孕以及學生、農民工等特殊人群開辟了“綠色通道”,相繼開展“情系老區、結對捐書”“圖書換綠植”等活動,籌集書籍1300本,捐贈給常州市“青苗計劃”10所試點學校;定期走進學校、醫院、敬老院,幫扶困難群眾533人次,被評為“常州市扶殘助殘先進集體”。
“三尺窗口無小事,一言一行總關情”。常州市車管所巾幗文明崗立足“三尺平臺”,默默奉獻光熱,以赤誠丹心、滿腔熱情感動社會公眾,書寫新時期女性銳意進取、服務民生的動人篇章。
(江蘇省婦聯婦女發展部 供稿)
(編輯 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