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
摘 要:因為失去了唯系師生間樞紐的彩帶——信任,這個班從此失去了光彩,更失去了生機;可一年后,因為師生間有了讓翅膀賴以飛翔的空間——信任,這個暗淡無光的班級又逐漸發光,還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關鍵詞:教育;信任;成功
偉大導師馬克思在總結報社賴以生存的關鍵時說: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沒有這種條件,報刊就會完全萎靡不振。一個報社這樣,我想,一個班級也是如此。
一、信任,為師生架起了溝通的橋梁
“熊老師,謝謝你對我的信任。其實,那天我并沒有寫作業,想不到,你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批評我,而是對我講了一個含義深刻的故事。那句‘一個人能被人信任不容易,我要珍惜讓我記憶猶新。你對我說的那句‘我相信你會完成作業就猶如那位去了一趟百米之外農貿市場換回3元錢的女士說的那句話。是的,一個人能被別人信任,那份心情的確不一樣。你信任我們,我們也應該尊敬自己。真的,那天從你辦公室回到班里,我是多么的感動:一位這么信任我的班主任,我竟這樣欺騙她,真不應該。以后我絕不會出現不完成作業的情況。熊老師,你能相信我嗎?——小憲。”周記上,小憲如此寫到。哦,我記起來了,這不是前任老師常提的撒謊王——小憲嗎?接班后,前任老師向我道出了一串“學習逃兵”,還叫我要多提防當中的一個叫小憲的學生,他是“逃兵”之王,還有一定的號召力。我懂得:她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好讓我對這班學生有更多的了解,可我卻想:對對方的不信任,實際上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至于他們的歷史,為什么還回望呢?所以,對開學第一周就不寫作業的小憲,我沒有批評他,更沒有去揭他的傷疤。因為我知道他說謊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討好我,而是為了保護他自己,一個愛惜自己的人,又何嘗不會愛別人呢?對他的到來,我給他講了一個《關于陌生人之間的小事》的故事。想不到他的感悟是那樣深,更想不到的是他的作業一發而不可收: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常給自己留作業。在他的帶動下,余下的“逃兵”果然一一歸隊。
二、信任可以創造奇跡
“熊老師,你們班的琪琪同學在校門口拾到150元,交給了值日老師,待會上班會課,你要好好表揚才行哦。”輔導員滿臉笑容地對我說。“琪琪?她怎么會……”上學期的那一幕又浮現在我眼前……
大課間一回來,明明說他放在鉛筆盒里幫奶奶買醬油的15塊錢不見了”,有人提議:讓班長查查每人的書包和衣袋,說不定能抓到小偷。“好。”“這樣做不行。因為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絕不能隨意搜身,這是犯法的。同學們,這件事能否讓我來處理?”教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上完課,班長告訴我“琪琪說她肚子疼沒下去。”毫無疑問,這件事不是她干的還會是誰?放學后如果單獨留下她,就已經告訴了大家:拿同學們東西的人就是她。最終我沒把她叫住。因為我深信: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
正當我準備去吃午飯時,背后傳來一把很微弱的聲音:“熊老師,我沒有拿他們的東西。真的,我沒有拿。”啊,本以為她返回來對我坦白,想不到她竟說出這樣的話。“我沒有拿,千萬不要將此事告訴我媽媽。”“哦,我知道了,時間不早了,趕緊回家吧。”“嗯,謝謝老師。”
飯后,我正為她的事納悶時,電話響了。“熊老師嗎?真對不起。她一回來就哭著說出了整件事,說熊老師如此保護她。下午我讓她找你。”聽完電話,我心情很沉重:她為什么第一時間不愿對我說,而對她母親說呢?
下午,我發現辦公桌上有一個信封,除了明明丟失的東西外還有一張紙條,“千萬別告訴同學這件事是我干的”。我把東西還給丟失的同學,當然也沒有回答他們這個東西怎么會在我手中,只是對他們說,以后的東西要注意保管。
對她,我沒有回避,反而委任她為生活委員,與班長一道管班費(廢品回收費),賬班長記,錢由她管,一個學期下來,班里的一切支出,她都做得都井井有條。當然,同學們也沒有再丟失過什么。至今,也沒有人知道那件事是她干的,因為她已是老師和同學信任的生活委員。
人們常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其實,被人們尊稱為“圣賢”的孔子難道就不曾有過錯誤的言行嗎?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一生中不犯錯誤的人是很難找到的;在形成道德面貌的童年時代,犯這樣那樣錯誤的可能性更大。再說,學生的錯誤行為是不可以跟成人的類似行為相提并論的……犯了錯誤在集體面前受過批評的孩子往往會變得孤獨,與同學疏遠起來。特別不好的是,他們要學好的那種愿望和熱情淡薄了,他要做個正直的、道德高尚的人的愿望受到了壓抑。”
一名教師,與其說他從事的是傳授學生知識的職業,不如說他肩負的是改變學生心靈的重托。學生心靈改變的過程,是他自己體驗、自己感悟的過程。
由此可見,對于犯了錯誤的孩子,不能抱有成見,他們需要的是教師的信任與關懷,是對他的自尊心的珍惜與保護。誰說教師工作平淡無奇?對于孩子,你的每一次信任與寬容,都可能創造出一個新的奇跡!
三、信任,幫助孩子通往成功
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那個叫《貝索斯》的成長故事。
1996年,美國有一位身無分文的青年,他特別看好電子商務,并下決心在這個領域發展自己。那么資金的問題如何解決呢?他首先想到了父母,當時他父母有30萬美元的養老金。當他向父母說明了他的用意后,他的父母只商量了一會兒,就把錢交給了兒子,并說道:“我們對互聯網不了解,更不知道什么是電子商務,但我們了解、相信你——我們的兒子!”這位青年就是當今個人財富達105億美元、大名鼎鼎的亞馬遜書店的首席執行官——貝索斯。
不能說貝索斯的成功完全歸功于他的父母,但他父母所起到的作用確實非常重要。除了前期的資金支持外,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對貝索斯的信任給貝索斯帶來了無窮的精神力量。
一個星期前,接到參加“廣州市首批名班主任”的培訓,為期一個星期。一個星期的語文課咋辦?當我把這一喜訊和煩惱告訴學生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自己上語文課。在課堂上我們自學課文,熊老師不會不相信我們吧?”既然他們都這樣說了,我還有什么理由推托他們的請求。“同學們,在決定之前,能配合我做一個調查嗎?”“能。”“請在紙上完成這道問題:你最信任的人是_______。”“寫好了,老師。”票數一點,結果出來了。除了4人填上父母外,其余40人都清楚地寫上了熊老師。“感謝同學們對老師的信任。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你們呢?我相信你們絕對能按我的要求做好。”
學生一陣掌聲,放學后我把這一做法和劉校長說了。想不到她也贊同,她說:“你的學生一定能做好,你就放心去學習吧。”
(附五封信)
不在家的日子
本月的12~16日,是我離開我那深愛著的五(2)班的所有孩子的日子,也是孩子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的日子。雖不是第一次出遠門,可我還是放心不下這幫孩子。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地自立,我留下了五封信。每天,由大家推選出最棒的孩子作為我的代言人,在上課前念出我的信。
親愛的五(2)班所有孩子:
你們好!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當你踏入校門時,是否想起:今天我們的熊老師不在家啦!那么接下來你會怎么過這一天?是毫無顧忌還是一如既往?是認真履行諾言還是失信?會聽從其他老師和值日班長的指揮嗎?我希望你們把握好今天,做好今天,愿你們開心,守紀!明天再聊。
想著你們的人:熊老師
2013年11月12日
親愛的五(2)班所有孩子:
你們好!昨天感覺如何?自學了哪課?記在本子上了嗎?沒有的話記住要補回喲!還記得對老師的承諾嗎?守信是做人的根本,不過老師相信你們都是守信用的人。一定不會失言,對嗎?昨天表現最棒的人是你嗎?看了哪些課外書。都寫下讀書筆記了嗎?希望你們都能做好!明天再聊,愿你們有開心、美好的一天。
很想你們的人:熊老師
2013年11月13日
親愛的五(2)班所有孩子:
你們好!
兩天已經過去了,有沒有想你們的熊老師?有什么話想對我說嗎?有什么問題想問我嗎?好,把這些都寫在日記本上吧!到時我會一一解答。對了,還是說說你們這兩天做得怎樣?表現如何?2分鐘小組交流,然后請班長來總結這兩天做得好的有哪些方面?有哪些人?不足的又是什么?有空,在家也可以與父母聊聊老師去學習,自己這兩天在學校的表現,讓家長也知道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多么懂事。好啦,明天再聊。記住要聽班長的指揮。愿你們今天有一個好心情。
很想你們的人:熊老師
2013年11月14日
親愛的五(2)班所有孩子:
你們好!
昨天的小結會上,班長表揚的名單有你嗎?做得不夠的方面你有嗎?
第四天啦,真不知你們的表現怎樣?自學課紀律怎樣?特別是王×、趙×、張×、吳×都是我最惦記的孩子,你們都好了嗎?今天能不能繼續做好?當然,每個小組也是我牽掛的,希望你們也能想一想在遠方學習的老師:多么擔心大家!如果告訴老師,說讓我放心的,請站起來大聲說“請熊老師放心,我們一定會做好!”
好啦。該上課了,祝你們學習愉快。
越來越想念你們的人:熊老師
2013年11月15日
親愛的五(2)班所有孩子:
你們好嗎?
記得今天是星期幾嗎?是不是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老師之前的吩咐是不是都記牢了?今天要不要嚴格守關——把好最后一關呢?下午托管課能安靜地去借書嗎?其實也不是第一次離開你們這么久,可我這次卻感到:五天的學習是那樣漫長,你們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嗎?最后祝孩子們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周末!下周一見!
非常想念你們的人:熊老師
2013年11月16日
在一周的學習過程中,我不斷收到孩子們(或家長)給我發來的短信,都是想著老師,也做好了自己的本分,還叮囑我要注意身體。在學習結束的交流會上,我自豪地向各市的參會班主任介紹我班的同學在老師離開的這個星期,他們是怎樣做的,贏得了他們熱烈的掌聲。
一個星期后,當我回到學校,當天的第一節是校會,劉校長在校會上重點表揚了我班的紀律及學習。
無論是褒抑或批評(懲戒),都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信任和理解,信任不僅是教師必備的美德,而且還是教師提高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的原動力。
教師只有信任和熱愛學生,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才可以架起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的橋梁,也就是用“信任換取信任”(馬克思語)。理想的班主任,應該是一個全才的人,是一個學生離開了你也時刻想念著你的人。
參考文獻:
[1][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相信孩子[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2]萬瑋.班主任兵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0.
[3][意]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夏丏尊,譯.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05.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