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元
我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師,也是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家長,鑒于我對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的實際經驗,以及我對一年級孩子的了解,在此談幾點建議和看法,以供大家探討,共同學習,以便更好地開啟一年級數學教學的引領之門。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學一年級剛剛從只顧玩耍的幼兒園步入小學,多半學生還沒有養成學習的習慣,甚至都不愿學習。我了解到,有的學生喜歡去學校,也有的孩子不愿去學校,甚至哭鬧。他們為什么有這樣的反應呢?我認為這是一個學習習慣的問題。有的孩子由于種種原因已在步入小學之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一些。而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年齡小或其他種種原因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學習對他們來說就比較吃力,導致他們不愿學,不想去學校。
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孩子知識之前,首先要教會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會學習、喜歡學習,才能引領他們開啟數學之門。
二、愛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每一個孩子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不同,但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是神圣又值得尊敬的,對老師沒有抵觸情緒,甚至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比如,我的孩子,他就對老師看的特別重,別人教給他一種別的學習方法他都會質疑。又一次我教他“湊十法”的另一種方法,他瞪著眼睛說:“我們老師不是這樣教的。”直到我想辦法說服他,他才會接受除了老師之外,“別人”教給他的知識。這讓我感覺到老師在一年級孩子心中的地位。也讓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們愛老師,那我們老師更要愛孩子,拿出自己的愛心,對待每一個孩子,相信我們的愛心會換來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注重和家長的溝通
我們在教授孩子們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和家長的溝通。和家長多溝通,讓家長和我們一起,引領孩子共同成長。班里孩子眾多,教師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對于問題較多的孩子,我們想要了解他們學習哪里有困難、為什么有這些問題、怎樣才能幫助他們解決等等,必須要及時地和家長溝通,讓家長幫助我們發現問題,并一起解決問題。比如,我的一個學生,在學習“數的分解”時有困難,我就找家長談心(而不是訓斥家長)。教給他可以用擺放物品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學習。比如對“8的分解”,可用8顆棗來擺放學習,讓孩子輕松快樂地體驗數學之樂趣。
最后我想說的一點是,我們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新方法。讓我們引領孩子們開啟數學之門,和他們一起成長!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