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丹
北師大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材是由我國教改委規劃并出版的一套實驗教材,于1993年開始在全國13所中學中試用。這種新式的實驗教材的試行,不僅提升了我國的整體教育質量和水平,更為整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教學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北師大版中學數學教材中,既有特色,也有不足,下面讓我針對這套實驗教材進行教學評析與探討。
北師大版中學數學教材開篇第一章教學內容即為《算數學的復習》。教材的開篇設計符合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能力,學生在回顧小學學過的內容同時開啟對初中知識了解的大門。學生在這種小學與初中知識串聯的過渡期中,能夠盡快適應接下來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和學習思維模式,同時適時轉變他們的學習習慣,為今后中學數學學習生涯奠定基礎。
除此之外,北師版中學數學教材相對于傳統教學內容進行了一定的刪減,降低了教材理論目標的難度和習題練習的難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使教學內容難易度更加適應學生的學習與認知能力。北師大版中學數學教材在編訂時主要側重于三個方面的內容:知識的形成與發展;解題思維的探究;解題技巧、規律的歸納與總結,這種教學模式加強了對數學理念的整理和數學技巧的總結。
北師大版中學數學教材在存在其特色優點的同時,也有一定的薄弱環節。例如,教材的理論性較強,缺乏一定的趣味性。由于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加上教材對理論知識追求的完備性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時難以理解,產生問題。其次,在教材中,圖表內容相對缺乏。針對初中生的思維方式,教材理應多一些圖表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且具有形象性,學生學習起來也相對容易一些。
現如今,我國教改委已經開設了三級培訓,并且通過教育電視臺等媒體舉辦了相關的教學講座。對于北師大版中學數學教材的教學掌握,教師要摒棄傳統守舊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改善教學模式,善于將生活中的數學語言傳授給學生,積極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學會主動將教材內容引向學生,而不是讓教材牽著鼻子走。
當然,數學教改是一項相對復雜的教學工程,它關系著教育事業的興衰,同時影響教改的因素也是方方面面的,如升學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教學內容的改革等。教師必須要熟悉自己教學版本教材中的數學教法與編訂特點,并在教學方法中總結出一套易于自己傳授學生的講法與教學模式,興盛教育百年大計。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