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彩云
背景:一年級開學現場
時間:開學第一個月
地點:學校
人物:老師、家長、學生
第一幕:報名現場
一個女人拉著小男孩的手蹦蹦跳跳地來報名。
家長:你是一(2)班的老師,是嗎?(滿臉笑容)
老師:是呀!
家長:哇,老師那么年輕漂亮呀。寶貝快叫老師好。(一旁爬桌子的孩子猛地回頭“老師好”)
老師:孩子叫什么名字呀?
母親:我寶貝呀?我寶貝叫浩浩。
老師:全名。
母親:王浩,老師,我寶貝好聰明的哦。算數題你說什么算什么,可快了……有時候比我和他爸爸都快呢!
老師:那就好。(老師玩笑似的說)小朋友考考你吧。5+5等于幾呀?
學生:(翻山越嶺中)
母親:(急切地拉過孩子)寶貝快給老師算算,那是多少呀?
學生:人家不想算嘛……
母親:寶貝快算,算出來一會兒媽媽給你買玩具。
學生:懶洋洋地拿出手指,一二三四五,不對再來一次。一二三……九十。媽……媽……結果是十。
母親:(開心地說)寶貝算出來了,結果是十,我家寶貝可聰明了。
老師:(笑笑)去交錢吧。
第二幕:開學第一天
(孩子們剛來班級不熟悉,全班小朋友都好好坐著等老師發書。)
老師:同學們早上好,歡迎你們來一年級(2)班,對于你們的到來,老師表示真心的高興。(窗外總有一個人沒有離開)
老師:家長,你有事嗎?
母親:沒事,我就看看我的寶貝。
老師:你是……
母親:老師……你不認識我了,我是你們班“最聰明”寶貝的媽媽呀。
老師:(想了好久,想起了報名時的場景)家長,你先回去吧,孩子在這里很安全。
母親:沒事,老師。我都請了假了,你講你的我就看看。
老師:這會影響大家的,孩子們老是看你,都沒心情聽課了。
(家長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走時,對著孩子大聲喊道)寶貝……好好聽課,媽媽在外邊等著你……
孩子:(蹦跳起來,調皮地敬了個軍禮)是,媽媽。
家長走后,老師接著講。講著,講著。
孩子:(突然站起來)老師,我想上廁所。
老師:去吧,快回來。
孩子:是,老師。
(孩子在外面跑了一圈,回來了,老師接著講)
孩子:老師,我想喝點水。
(過了一會兒)老師,我想上廁所。
一節課就這樣出出進進無數次。
第三幕:放學給王浩家長反映孩子請假上廁所的情況
家長:我寶貝很聰明的,可能是上學第一天,不適應吧。
老師:我希望他以后可以改過來。
家長的批評:(笑著撫摸著孩子的頭)寶貝上課要認真哦!明白嗎?
孩子點了點頭。家長微笑著轉頭面對老師說:“我回去再狠狠地教育他。”
老師: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如果再以這樣的習慣下去,他的學習和紀律都會受到很大影響的。
家長:老師,謝謝你的關心,你放心,我回去批評他。(拉著孩子跑了)
第二天
老師:孩子在學校還是沒有進步,特別是行為習慣。
第四幕:孩子在學校調皮受傷
過了幾天
調皮的孩子追跑,不小心把膝蓋摔破了點皮,沒有和老師說。
下午放學,家長拉著孩子氣沖沖地對著老師,“我兒子這是什么情況呀?你們老師給我解釋一下,你們太不負責任了。孩子都摔跤了你們都不知道,你如果是不想帶她去醫院,你就早點打個電話給我們家長。我帶他去醫院擦藥啦。我寶貝從小到大沒受過這么大的委屈。”家長轉身撫摸孩子,“寶貝痛不痛呀,不怕,有媽媽爸爸。”
孩子:(樂呵呵地說)不痛。
爸爸:(很生氣地說)怎么不痛呢?都摔成這樣了。
老師:……
總結:在父母心中,孩子無論多大,永遠是孩子,但不能把這種對孩子的愛變成溺愛。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從一出生就繼承全家人的希望,同樣的也擁有全家人的愛,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日漸發展,家庭獨生子女等社會因素,溺愛已是社會問題。讓孩子認識成長的道路上離不開父母的輔助,更離不開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路自己才能走出腳印。父母抱著走永遠只留下父母的腳印。對于自己而言只是空中樓閣。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