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北京 100053),E-mail:wenjing zhuangxiu@sina.com
?
青年女性平板運動試驗致持續性室速搶救成功1例
溫靜,陳宇嘉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北京 100053),E-mail:wenjing zhuangxiu@sina.com
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輕化趨勢。平板運動試驗為無創心肌缺血檢查的主要手段之一[1],其對冠心病的診斷、病變程度的判斷和預后有重要意義。經大量運動試驗和冠狀動脈造影對照,平板運動試驗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為79%~83%,特異性為72%~96%,陽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多支高于單支[2]。因此,對大多數病人具有重要的篩查意義。但年僅41歲的年輕女性,無任何危險因素,在運動初始階段(2.7 km/h,2分24秒)出現持續性室速仍為罕見,現將此例救治體會報道如下。
1資料
病人,女性,41歲,因心悸、胸悶2月余,來我院心臟科就診,靜息心電圖:未見ST-T異常(見圖-1)。

圖1 病人正常心電圖
病人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否認冠心病家族史,無煙酒嗜好,月經正常。查體:血壓120/80 mmHg,心率73次/min,心臟多普勒超聲示:左心房舒張內徑(LA):29 mm,左心室舒張內徑(LV):42 mm,左室射血分數(LVEF):64%,未見室壁運動異常。為排除心肌缺血行運動平板檢查,運動前了解到病人為中學班主任老師,工作壓力大,時常感胸悶、心悸,且近期發作頻繁,平時較少運動,為明確心臟供血情況行平板運動試驗檢查。
按運動平板檢查常規要求:清潔局部皮膚,粘貼電極片,連接12導聯心電圖,示:心率75次/min,律齊,測血壓:110/80 mmHg。向病人介紹平板運動的流程及如何配合后,采用Marquetle運動平板儀,按Bruce方案逐級運動,每3 min升一級,開始第一級運動(2.7 kg/h),當行走到2分19秒時出現短陣室速。詳見圖2。

圖2 病人短陣室性心動過速
立刻停止運動,讓病人靜坐休息,落座僅7 s病人出現雙眼斜視,ECG示:持續性室速。詳見圖3。

圖3 病人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
立刻準備電復律時病人暈厥、意識喪失。為防止病人摔倒立即抱住病人,并給予心前區叩擊2次,將病人轉為平臥位,行心肺復蘇術,給予吸氧,開放靜脈通道等搶救措施后,ECG 示:轉為竇性心律,病人意識逐漸恢復正常,此時心率91次/min,測血壓120/90 mmHg。但ECG示V4~6ST 段出現下斜型壓低最多達3.15 mm。 詳見圖4。

圖4 病人ECGV4~6 s下斜壓低
考慮心肌缺血可能性大,立即聯系CCU將病人轉入冠心病監護室,并給予補液(硝酸甘油、合心爽等),給予吸氧、心電監護等措施,病人病情暫時穩定。為進一步明確病人冠狀動脈狹窄情況,完善冠脈造影術前準備,口服氯吡格雷300 mg,于次日上午行冠狀動脈造影術,結果顯示:左右冠狀動脈開口正常,走行正常,左主干未見明顯狹窄、前降支近端狹窄85%,回旋支、右冠狀動脈未見明顯狹窄,提示為左前降支(LAD)單支病變。于是在LAD病變處植入4.0×18 mm,Xience-V支架一枚。手術順利完成。術后病人胸悶、心悸癥狀明顯好轉,留院觀察2 d后,正常生活起居無不適,平穩出院。后經門診隨訪6個月病人胸悶、氣短明顯好轉,再無暈厥發生。
2討論
運動平板致心源性暈厥較少見,大多數為血管迷走性暈厥(VVS)[3],均為運動停止后出現且預后良好,本例病人為青年女性,在運動初始階段發生暈厥實為罕見,經過仔細分析,病人冠狀動脈狹窄客觀存在,因為她平時較少運動,心臟的負荷還可以承受,但是增加負荷后心臟缺血就明顯反映出來。病人在做檢查時出現緊張情緒,交感神經興奮增強,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幾方面因素相加導致病人很快出現心臟缺血的一系列反應。
總結此例病案體會有以下幾點:①靜息ECG正常的病人運動中同樣存在風險,運動中密切注意ECG變化、及時發現異常和果斷終止運動非常關鍵,可以盡可能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②運動中除了觀察ECG,隨時觀察病人的步態、表情、面色,甚至眼神變化,及時發現病人病情變化并及時終止運動,減少可能的風險。③運動平板室要固定配置除顫儀,搶救設備、吸氧裝置及急救藥品等是非常必要。④在運動前要詳細了解病人不適癥狀、主訴、查看以往的心電圖及相關檢查,做到心中有數,確保病人安全完成檢查。⑤平時的心肺復蘇(CPR)培訓也同樣重要,對醫護人員進行CPR考核(如:現場模擬各種不同情況下的配合搶救及問答),因此可以做到快速反應、及時復蘇搶救。⑥此外門診檢查室與CCU的順暢溝通和密切合作使病人快速進入CCU,及時救治也是成功搶救的保證。
此例年輕病人在運動負荷較輕時(2.7 km/h),僅相當于散步的速度出現持續性室速,確實罕見,日常生活中如此的運動量經常會遇到,但未發生危險。考慮除了與其疾病相關外,平時運動較少,檢查時精神高度緊張,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存在一定關系。
因此,今后要在運動前加強對病人的心理輔導、減輕心理壓力很有必要,以便病人安全、順利地完成檢查,更真實的反應病人的病情。
參考文獻:
[1]耿學軍.700例活動平板運動分析[J].實用電生理雜志,2008,17(3):203-204.
[2]孫洪香,楊瀟然.平板運動試驗對青年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山東醫藥,2007,47(26):97.
[3]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傾斜試驗對策專題組.傾斜試驗用于診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5):325-327.
(本文編輯王雅潔)
(收稿日期:2015-03-20)
中圖分類號:R541R256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5.038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05-05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