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臨海市老年大學教務處
?
把握『三環節』 講好一堂課
□浙江省臨海市老年大學教務處
教學質量取決于教師的授課質量,因此講好每一堂課對教師非常重要。講課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功夫,我們認為要想講好一堂課,教師須把握好以下“三環節”:
第一環節——精心設計課堂結構唐人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應該把講課的過程設計成解惑的過程。簡單地說,設計課堂結構時通常可把一堂課劃分為開頭、中間、結尾三個階段,并把這三個階段設計成“龍頭”、“豬肚”和“鳳尾”。
開頭要引人入勝,采用最簡潔、最有效的方法把學員的注意力吸引到本堂課的內容中來。可采用現場演示、復習前課、提出設問等方法,把學員最感興趣、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激發出學員的求知欲,讓他們帶著疑問聽課,這好比一條龍的頭,簡稱“龍頭”。中間部分是一堂課的核心:一是內容要飽滿且適度,就像豬的大肚子,內里豐富;二是要緊緊抓住主題,切忌“東拉葫蘆西扯瓢”。要用最生動的語言把內容講清楚、講透,使學員產生“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之感,讓他們有“聽君一堂課,勝讀十年書”的享受和樂趣,這樣他們才能越聽越愛聽;三是講課的層次要分明、條理要清晰、邏輯性要強,切忌“東一榔頭西一棒”;四是要在重點和難點內容上多下功夫講解,不能一味地平均用力。最后,結尾要有余味,要像鳳凰的尾巴那樣美麗(所謂“鳳尾”),給學員留有遐想;也可以像電視連續劇的下集預告、評書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那樣,給學員留下懸念,讓他們期待下節課的盡快到來。
第二環節——課堂表達要生動、有吸引力教師講課,在某種程度上猶如演員在舞臺上表演,講得好、有趣味性,所講的內容就會給學員留下深刻的印象。講好一堂課,教師的課堂表達很重要:一是語言要準確,語調盡量做到抑揚頓挫,切忌“老和尚念經一個腔調”;二是教師要通過眼神和面部表情與學員進行情感的溝通,讓大家產生共鳴,從而對所授內容印象深刻;三是適當借助手勢“說話”,增強形象感;四是課堂板書要清晰、有條理,這樣不僅便于老年學員做課堂筆記,也能帶給他們一種美的感受,切忌隨心所欲、胡寫亂畫。
第三環節——課后要進行反饋一堂課講完了,效果如何,還是要學員說了算。因此課后,教師一定要廣泛征求學員的意見或建議,始終保持虛心進取的心態,總結提煉自己做得好的經驗,反思和改進每節課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此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適應學員口味,收到更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