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老年大學教務科 吳開和 邱志明
?
抓教研 重師資 樹品牌
□莆田市老年大學教務科 吳開和 邱志明
莆田市老年大學自創辦以來,名氣日益擴大、品位逐漸提升、學員越來越多。這與學校如火如荼地創新教研模式,內化教師素質,提升教學質量,努力打造學校品牌密不可分。
教案編寫 嚴謹規范 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校組織教研室和有關教師編寫了目標明確、教學規范、內容統一、便于操作的《莆田市老年大學教學大綱匯編》供任課教師參考。學校強調教師在課前必須編寫教案,并在期末上交學校教研室存檔。教研室會對每位教師的教案逐一檢查登記,作為其結構工資津貼的組成部分和選聘教師的參考依據。對教案編寫認真的教師,在期末教師大會上提出表揚,并給予一定的津貼;對另一部分教師,要進行約談、討論,提出改進方法,以不斷改善作風、教風和學風。學校還組織有關人員評選“優秀教案”, 以評比促教學,樹典型抓教研,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
深入課堂 優化教學 學校改革以往“浮上面,聽匯報”的“閉門教研”管理方法,變為“沉下去,查課堂”的“現場感受”工作作風,經常深入各教學班聽課,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從內容、課堂結構、方式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現場調查,收集教師的教學亮點以及師生對教與學的反饋意見,以便課后與教師面對面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優點、不足或困惑,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觀摩 蔚然成風 學校鼓勵教師互相聽課,取長補短,將每年的4月和11月定為“教學觀摩月”,每學期都要組織5至10次大型教學觀摩課,組織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后,組織校領導、教務科、教研室、系主任和聽課教師進行點評,從教學的藝術、內容、方法、效果、建議、手段和課堂管理、師生互動諸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教學評價,既肯定教學成績,也指出不足之處,交流教學經驗,分享教學成果。學校還會把優質課錄制成視頻上傳至校園網站播放,并推薦參加各級交流和評選。
名師薈萃 確保質量 教師的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學校不拘一格廣納人才。目前聘請的53名教師,德才兼備,都是各個專業領域頗具聲望的專家、行家和民間高手。如被譽為“莆田第一胡”的二胡老師王建成,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國家一級裁判、福建省體育舞蹈運動協會副主席何文生,莆仙戲劇團的“臺柱子”劉金燦、徐碧琴等等。
此外,學校為豐富學員知識,開闊視野,還特邀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馬金焰來校作攝影知識講座;聘請中學特級教師鄭玉森,離休老干部、市關工委宣講團團長黃波生為學員定期上政治大課。由于講座內容新穎,理論聯系實際,深受學員喜愛,每到開講的日子,教室里便座無虛席。
師德師風 日臻提升 為了使教研活動持之以恒,學校建立教師教學考評制度,采取“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的形式,讓學員和工作人員評價教師,對其進行“德、能、勤、績”等方面滿意度的測評,對于優秀教師,年終給予表彰和適當的經濟獎勵或組織外出參觀,以推動師德師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