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副市長 譚家玲
在重慶市老年大學建校30周年成果匯報會上的講話
□重慶市副市長 譚家玲
金秋送爽,碩果飄香。在全國、全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全會精神之際,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重慶市老年大學迎來了30周年校慶,又喜逢喬遷新校區之喜,今天專門舉行教學暨研究成果的匯報會,我理解是“雙重喜慶”,可喜可賀!
老年大學創辦30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樹立了老年大學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廣大老同志充分認可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充分肯定。成為黨和政府聯系老干部、老同志的橋梁和紐帶,廣大老齡朋友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的精神家園。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老年工作和老齡教育事業的發展。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老干部工作、老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理念,不斷為老同志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創造良好條件。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對加快發展老年教育,擴大老年教育供給,創新老年教育體系機制,提升老年教育現代化水平,作出了新的部署。重慶市委市政府始終將老年教育作為全市教育事業和老年事業的組成部分,市委孫政才書記充分肯定市老年大學30年的辦學成績,并對學校的下步發展提出“要創新辦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育質量”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市政府切實加強對老年教育工作的統籌協調,將老年教育事業納入了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和力量,在制定規劃、營造環境、加大投入等方面都給予有力支持。從教學場地、教學設施、教學經費和人員配備等方面,都給予政策傾斜,為老年大學提供堅強后盾,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積極推動老年教育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近年來,市老年大學和我市部分區縣老年大學新的校舍都已經建成,相繼投入使用,受到了老年人普遍歡迎和充分肯定,也充分表明了各級黨委政府為老年人服務的工作宗旨。去年,市委市政府專門委托市老齡委辦、市民政局、重慶社科院、市統計局等相關部門,針對重慶老齡化進程很快,老齡化比例程度很高等新情況,專門設立一個課題進行跟蹤研究,拿出應對的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在老齡化程度加快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為老年人提供各方面的社會保障;另一方面,如何更好地發揮老年人的智力優勢、經驗優勢、技能優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今年已經拿出初步課題的成果。今后幾年,伴隨著老齡化程度、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還要進行跟蹤研究。在跟蹤研究中,希望老年大學充分發揮作用,共同獻計獻策,為推動全市社會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貢獻力量。
通過30年的不斷發展,重慶市老年大學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豐厚的研究成果,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在全社會特別是老同志中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希望學校在現有發展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辦學措施,堅持辦學方向,加強規范化管理,在滿足老干部、老同志、老年人晚年精神文化和健康快樂需求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陣地、平臺、樂園作用。下面講幾點意見,與大家共勉。
第一,做好新形勢下的老年大學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領導,形成合力。老年大學是實現老同志“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重要載體,是開展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習近平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改善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辦好老干部活動中心和老年大學。”為辦好老年大學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實現這些目標和任務,必須始終堅持老年大學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以為老年學員服務為中心的宗旨,形成組織部門和老干部部門牽頭抓總、各有關部門協同配合、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重慶老年大學探索了各界參與以及學員參與管理的創新路子,形成了共辦、共建、共享工作格局。要繼續堅持好、發展好這種辦學模式。各級黨委、政府要將老年大學工作列入關乎民生、關乎社會發展的議題,定期聽取匯報,研究解決問題。組織、老干、老齡等部門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作用,積極爭取黨政領導關心支持,當好黨委、政府參謀助手,為老年大學的建設和發展服好務,形成推進老年大學發展的整體合力。
第二,做好新形勢下老年大學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辦學宗旨和辦學方針。老年教育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實踐和探索過程,要深刻認識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老干部工作和老齡工作、發展老齡教育的重要指示和視察重慶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孫政才書記的重要批示,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投入力度,認真落實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老年教育發展規劃》。要積極應對我市人口老齡化,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建設全國一流現代化老年大學為目標,準確把握社會老齡化發展的態勢和老干部工作、老齡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在繼承弘揚建校30年的寶貴經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時代特點和老齡工作的實際,實現老年教育工作的轉型升級發展,讓老年教育惠及更多的老年人。特別要在進一步豐富辦學內容,拓展辦學陣地,提升辦學質量、創新辦學方式、擴大覆蓋和服務對象,由封閉向開放、由現場向線上線下、由學校本部向區縣鄉鎮社區拓展延伸,擴大老年大學的覆蓋面、服務面和影響面,讓老年教育惠及更多更廣泛的老年群體,真正由一所老年大學辦成一張覆蓋全市、服務全市的老年教育網。
第三,做好新形勢下的老年大學工作,必須堅持弘德重教,傳播正能量。老年大學是老年朋友的精神家園,是傳播科學文明、傳遞社會正能量的重要陣地。既要向老年學員傳遞正能量,又要發揮老年教員、學員優勢,向社會傳播正能量。一個學員就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社區正能量的火種。我們老年大學的學員,本部有9000多人,全校有1萬多人,每一個學員就是一個火種,可以匯聚成全社會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的一個強大正能量群體,來引領整個社會,形成一個健康向上、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風尚。要圍繞努力把老年大學辦成廣大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溫馨家園的要求,堅持以老年人為本,創造老年人“學、樂、為”的更好軟、硬條件。要把敬老、愛老、助老的工作抓得更實,更有成效。把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愛和溫暖送到老年人心中,讓廣大老年學員更加滿意。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工作責任心和改革創新精神,努力適應老年教育新形勢、新任務,結合重慶實際,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尊師重教,弘揚正氣,樹立長者風范,堅守好干凈、純潔、高尚的精神陣地。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老年大學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重慶老年大學一定會越辦越好,必將成為全市老齡工作的品牌,成為全市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亮點,成為融學、教、樂為一體的、廣大老年人的幸福家園,為實現“科學發展、富民興渝”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