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 劉雪梅
?
淺談中考說明文閱讀備考策略
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 劉雪梅
【摘 要】
【關鍵詞】
中考 初中語文 說明文 閱讀
作為現代文閱讀中相對簡單的文體,說明文主要以說明為表達方式,站在科學的角度解釋客觀事物、抽象事理,幫助我們理解事物的性質、功能、成因等或者是事理的來源、意義等,對讀者的知識建構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在幫助學生復習時就要抓住這些特點著手,引導其提煉篩選、概括理解,最后對文本內容有個全面理解,以此達到深入閱讀,有效解題的目標。
拿到一篇文章,學生的首要工作是通讀,在整體上有所認知,然后判斷文體結合問題針對性思考,在短時間內提煉、篩選信息,以便在做題時心中有數。對于說明文的閱讀,學生也要這樣,一開始就積極地閱讀,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重要信息,像說明對象、特征、方法、順序等,輔助接下來的思考。
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我會建議他們在閱讀前把題目看一遍,掌握題干中的重要信息,在順暢閱讀的同時能找準解題方向。然后,我就會讓其開始閱讀,邊讀邊理解,將文體要素一一弄清。
1.明確說明對象
首先,學生要明確文章的說明對象,將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區分開來。這兩種文章在內容上有很大的區分度,一個是對事物的說明,,一個是解釋事理。比如2014年遼寧省《馬航客機為何失聯》、重慶卷《空難“見證人”——黑匣子》、2013年河南卷《“不假思索”的肌肉記憶》等在問題上能看出說明對象,或者,學生也可以通過抓首句和中心句來找對象。
2.明確對象特征
其次,我會讓其弄清說明對象的特征或要闡明的道路,以此作為文本的切入口,層層剖析,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所思考。比如,學生在做2008年重慶卷《夢幻視覺“水立方”》一文時,他們就很聰明地發現文章題干不僅點名了說明對象,還直接道出其特點,少廢了好多功夫。緊接著,學生就“夢幻”這一特點逐段閱讀,劃出描寫特點的句子,歸納小結。
3.明確說明順序
然后,學生就要著重說明順序的明確,只有知道了這一點,學生的閱讀才能更有層次、目標。通常,順明順序分為三種:時間、空間、邏輯。對于順序的判斷,一般有兩種方法,其一是排除法,時間、空間順序比較好判斷,學生一眼就能看出來,剩下來的自然是邏輯順序。其二是抓關鍵詞,尤其是關聯詞,像“……首先……其次……再次……”“由于……所以……”等就可以結合內容具體分析來判斷。
4.明確說明方法及作用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就是找出說明方法并且說明其作用,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引導學生結合內容分析,做到有據可依。常用的說明方法很好記憶,有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等,對于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像作比較就是借助對比強調事物的某一特點,打比方就是生動形象的表達,學生在分析時不能混為一談。學生在答此類題時一般可以套模式:這一段(句)采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的……特點,起到了……的作用。
這樣,學生就能在接下來的解題中有所準備,能按照說明思路閱讀,有針對性、有方向地探究,提高效率。
學生在把握重要信息后要對文章進一步理解,這就需要我們引導其結合觀點,抓住關鍵字詞進行分析。具體實施時,要注重各種術語、修飾詞、過渡句、主旨句的思考,以此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幫助其在是實戰中有所突破。
比如,在說明文中遇到修飾性詞語時,我們就要格外注重。比如,在做2010年南京卷說明文時有這樣一道題:第④節畫線句中加點的“最多”一詞能否刪去?說明原因。對于這類詞的思考,我們要引導學生遵循步驟,先回答表態,然后思考去掉以后句子意思有無變換,說明原因和作用。這樣,學生就能通過這一道題結合文本觀點有更深入的思考。在掌握重要詞之后,就要引導學生理解重要句子,探究其在語境、文本中的作用。比如,在2010年河北卷《淘米水的作用》中就有這樣一題:第⑥段在全文的內容和結構上有什么作用?學生就要綜觀全文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進行解答,全面思考,避免以偏概全。
這樣,學生就能在問題的探討中學會解題,并且加深對文本觀點的理解,促進自身在閱讀能力上的提高。
除了內容和結構,對說明文語言的分析也很重要,學生在了解其特點后能促進對文本內涵的感悟。通常,說明文語言分兩種:平實和生動,但有一個共性就是準確,這是說明文語言的特點,學生在分析問題時不能忽略這一點。復習時,學生就如何揣摩語言的準確性來問我,我會引導其從三點入手:首先要結合文本,在語境中體會詞語的準確性。其次,要重視一些關鍵詞語,像修飾詞、過渡詞等。最后要留心關聯詞語的特殊作用,像過渡、總結等。學生掌握了這些,就差不多能做好題目了。比如,學生在做2010年鹽城卷時說明文《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時有這樣一道題:第5段中畫線句子在語言表達方面有什么特點?請任選一處加以分析。這時,學生就可以參照我的方法結合具體內容解答,先說明這句話在文章中的意思,然后依據語言準確性的特點進行分析,談談這樣寫的好處,聯系文本觀點體會,明白沙漠化的嚴重性,警示人類要保護環境。
這樣,學生在做此類題目時就能掌握技巧,有針對性、有方向地思考,回答到“點”上,避免失分。
總之,說明文是中考語文考場上的“常客”,在現代文閱讀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屬于容易得分的一類,但隨著逐漸增長的難度,我們要加強復習,以此應付萬變的形式。具體訓練時,我們要結合文體要素有針對性地輔導,確保學生能正常發揮,輕松應對。
分析近幾年的中考,很多地區的試題都把說明文納入其中,而且絕大部分都來自課外,所占分數比例較大,難度也逐年增長。面對這種形勢,我們要加強對說明文的復習,促進學生對技巧的掌握,借助持續有效的訓練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幫助其在中考考場上穩定發揮,輕松應對,為自己的成績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