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中心小學 金 麗
?
給孩子一支生花妙筆
——小學低段寫話初探
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中心小學 金 麗
【摘 要】
【關鍵詞】
寫話 說話 功底 評改
“樂意寫”(一、二年級),“自由寫”(三、四年級),“學會寫”(五、六年級)。這是語文新課標為我們構建的一個科學而完美的寫作訓練序列。“樂意寫”的關鍵是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小學階段,學生不僅要學會用語言來表達需要、抒發情感,更要學著用手中的筆來描繪這精彩紛呈的奇妙世界。因而低段寫話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初站在這個寫話的入門臺階上,我深刻體會到了寫話教學的痛苦。多數二年級孩子一遇寫話就頓感頭疼,無從下筆。有的孩子為了應付任務,隨便寫兩行字,抑或從教科書上抄幾句,草草了事。有的孩子寫的話咋一看還不錯,書寫工整且有一定篇幅,但往細里看,問題就紛紛跳出來了: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語,一段話一個句號到底。每次周末寫日記,好多孩子的作品都是從早到晚的流水賬,令人啼笑皆非。看著孩子們面對 “狹窄的知識面,少量的識字,貧乏的語言積累”等難題,寫話即面露茫然甚至畏懼之神情,作為一線教師的我該如何讓他們以輕松愉悅的心態來對待寫話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新課標》中提出寫話的指導思想是:興趣優先,避免反感;順勢而為,避免拔高;形式活潑,避免刻板;發展個性,鼓勵創新。所以在寫話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滿心歡喜地進行寫話訓練。而說話是寫話的基礎,寫話是說話的發展,所以應先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聯系生活,養成欲說愛說的好習慣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六、七歲的一年級孩子,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能引發他們的新鮮感、好奇心。身為孩子們的引路人,培養他們對生活的感知能力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語言的表達訓練。如:開學第一天先來一下自我介紹,可以說說姓名、家庭住址、愛好或是對今后學習生活的美好設想。小學生剛入校門,頭腦中很少有條框的約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這時教師千萬不可遏制孩子說的愿望,而是應該創造機會,讓他們大聲地說、痛快地說。經常這樣地練習,不僅可使學生正確認識、感受生活,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為寫話做好了鋪墊。
(二)拓寬思路,傳授能說會道的好方法
一、二年級語文課本多配以插圖,這些圖色彩鮮艷、逼真。因此,一年級每學習新課前,我就請學生先看插圖、說內容。說的形式可以多樣,小聲說、小組說、同桌說、點名說。剛開始孩子們不知道怎么說,我也不做要求,讓他們站起來暢所欲言。當然其中我也引導他們用上一些很簡單的句式:“我看到圖上有什么?”“誰在干什么?”“那里有什么?”“我發現什么?”“誰感覺怎么樣?”
一段時間后,在掌握一定的識字量后,我就借助“滾雪球”的方法,指導學生把話說具體。如:時間?誰?干什么?怎樣干?結果怎樣?心情如何?通過一個個短問題的回答,然后滾成一個長句“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怎么樣地干什么”,這樣學生易于接受且容易操作,也可以減緩說話的教學坡度,并巧妙地讓學生繞過“怕寫話、寫話難”這兩塊“暗礁”。
在充分點燃學生的說話熱情,激發學生的寫話欲望后,我就開始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寫話基本功的訓練。正如吳立崗教授所說:對于習作教學中的基本功,我們一是要敢抓,要理直氣壯地抓;二是要會抓,即訓練策略上要“從動機走向目的”。因此,在充分利用語文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我從兩個方面下手。
(一)立足教材,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能夠寫出來”
一、二年級學生由于識字量少,書寫速度慢,往往總是寫不了幾句就停下了手,腦子里想了好多,可跳到紙上卻只是寥寥數語。別說要寫一二百字了,就連湊個五六十個字,對有些孩子而言也是件極不易的事。因此,在指導學生寫話時,我就充分利用教材,適當摹仿教材的寫作手法,讓學生能夠流暢地寫出來。
(二)擴展空間,向生活延伸,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孩子寫話也是如此。一二年級處于作文的起步階段,還不懂怎樣選擇寫話內容。一開始在寫話教學時,我總喜歡在還沒解決學生“寫什么”時,就迫不及待地告訴學生該“怎么寫”。而學生根本沒有心思寫,因為他的“寫什么”還沒有著落呢,即使寫出來也是亂糟糟的。這就需要我們充分運用身邊的資源,給他們“找米下鍋”。
另外,學生寫話不但要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還要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每次寫話訓練時,我總是提醒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生活中細小的事情轉瞬即逝,這就需要老師首先有一雙善于捕捉的眼睛,能時時刻刻抓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思考。積少成多,相信孩子們也能練就一雙善辨的慧眼,讓寫話成為學生真實生活的需要。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明白,在小學低段重視對學生寫話興趣的培養,讓他們能慢慢適應寫作是非常重要的,能有效地避免學生進入中段后,產生“作文恐懼癥”,為中段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我和我們班孩子一起走過的時間里,好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寫話能力,潛移默化中很多孩子喜歡說話,更愛上了寫話。在這塊沃土上,我靜聽著花開的聲音!
【參考文獻】
【1】管建剛,周一貫.“兒童文學”教學思想慢讀【J】.語文教學通訊,2010
【2】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小學低段是學生語言發展的最佳階段,亦是銜接中高段習作教學的啟蒙階段。教師要抓住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有目的的語言訓練,努力激發學生的寫話欲望,點燃寫話激情,鼓勵他們把心中所想、口中欲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并做好從說到寫、口語到書面語的自然階梯性過渡,切實抓好習作基本功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