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土城
合作生動力 互助得共贏
——一次增強學生合作意識的主題隊會
古土城
主題隊會;合作意識;團隊精神
通過開展團隊協作小游戲,讓學生體會生活、學習中的合作和合理競爭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增強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團體游戲。
1.團隊協作小游戲;
2.準備活動所需道具:隊旗、隊歌伴奏、藏字紙團、眼罩、卡紙、油性筆、軟墊、展板、PPT等;
3.學生自由組合,分成6個小組。
(一)列隊、出隊旗、唱隊歌
(二)輔導員講話
人生就如一場挑戰、一場游戲,有的人熟知游戲規則,大膽去爭取,努力拼搏,于是收獲了很多;有的人埋頭苦干,卻不懂方法;有的人不愿或不敢面對,到頭來兩手空空,腦也空空。你愿意做智者還是愚人?勇者還是懦夫?強者還是弱者?即使不是智者,也得勤于思考;不是最強者,也要勇于挑戰,這樣才有進步。下面,請同學們以行動說話,看看誰是智者、勇者、強者。
【設計意圖:輔導員充滿激情的一段話,可以引發學生興趣,帶領學生直奔活動主題。】
(三)游戲體驗
1.尋寶游戲。
游戲介紹:學生用眼罩蒙上眼睛,走到指定區域取寶,在限定時間內取得寶物件數多的小組勝出。寶物用紙團代替,紙團內寫上“健康”“友情”“家庭溫暖”“班級情誼”“學業成功”等,個別紙團內寫上“貼背借力”,為后面的游戲作鋪墊;紙條上的這些詞語即代表各種財富;寶物距離禁區邊界線至少1米。
游戲規則:各組選出尋寶者1人,尋寶人帶上眼罩,在隊員的提示下,走到指定區域內搜尋寶物,手腳不得觸到禁區;可更換尋寶人。
(各組開始游戲。)
輔導員小結:游戲成敗取決于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信任、指令是否清晰等,這就需要大家有合作意識,有團隊精神。
【設計意圖:所尋之寶,是紙團上所寫的親情、友情、健康、學業成功等,寓意我們最大的財富。尋寶人在蒙眼的情況下,無法確定寶物的位置,同時,寶物放在距離邊界線較遠處,僅靠個人難以觸及。只能拉著隊友的手,才能盡力向前移動、將手伸到更遠的距離;只能依靠隊友清晰的指令,才能在尋寶之路上有所收獲。通過此游戲讓學生明白,互相扶持越多、目標越清晰,收獲也就越多。】
2.“無手坐地起”游戲。
游戲規則:坐在地上,不用手撐地而站起來。
輔導員:一個人能否完成上述要求動作呢?
(輔導員讓每位學生都進行嘗試,多數人無法站起來。)
輔導員:大家想一想,剛剛尋得的寶物秘籍中,有沒有一些暗示?
(提示:貼背借力——背貼背找到發力點、平衡點,意即借助同伴的力量。)
輔導員:接下來兩人合作,看看能否完成上述要求動作。
(小組內自行組合,再次嘗試。做完后,輔導員鼓動學生發言,交流方法。最后輔導員總結發言,指出要點:手臂互扣不得松開,背靠背互相支撐,通過借力一起站起來。)
輔導員:同學們,掌握了要點之后,大家再來嘗試一次吧。
(多人參與時,因為發力不同步、用力不均勻等原因,容易出現此起彼倒的情況,甚至全都無法站起來。在此過程中,輔導員引導學生思考方法,鼓勵其堅持、堅持、再堅持。)
輔導員小結:集體行動,需要帶頭人統一指令,這個人是我們的核心,可以是我們的老師,也可以是小組的組長。
【設計意圖:此活動講究身體與力量的合作,旨在讓大家體會隊員之間密切配合的重要性。】
3.頭腦風暴活動。
環節一:神奇的等式,神奇的1
輔導員:請大家看PPT,思考如何使等式成立。
(PPT展示:1+1=1;2+1=1;3+4=1;5+7=1;6+18=1。)
(提示:1里+1里=1公里,2個月+1個月=1季度,3天+4天=1星期,5個月+7個月=1年,6小時+ 18小時=1天)
(PPT繼續出示:35+1=1?)
(提示:35位學生與輔導員老師,形成一股力量,團結一致、人心歸一。)
環節二:成語大比拼
輔導員:我們是初一(4)班,請同學們說出10個帶“一”字的成語,10個帶“四”字的成語,而且必須是褒義詞。
(學生們積極討論,認真思考,相互提醒,說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成語。)
輔導員小結: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人無法完成或很難完成的任務,在眾人的合作下,就能集思廣益,再復雜的問題都會簡單化。所以我們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也要學會合作。
環節三:英文單詞秀
輔導員:我們是4班,請同學們分別說出以f、o、u、r開頭且表示積極意義的單詞,組成美好的four。
friendly友好的
optimistic樂觀的;樂觀主義的
unity(團結)與周圍人和平相處
respect(尊重)尊重所有的種族、文化及價值觀
fabulous極好的,極妙的;驚人的;難以置信的
outstanding突出的,杰出的
unusual不普通的,難得的,異乎尋常的,獨特的;與眾不同的
remarkable卓越的;顯著的;非凡的,非常(好)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孤軍作戰難以走遠,每人各有優勢,團隊通力合作、各施其能,方可戰勝各種困難。】
(四)分享活動體驗
輔導員:對于以上任務,有的小組做得很快,有的小組完成得卻很慢,甚至在規定時間內都不能完成,這是為什么呢?這次活動,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受要與其他人分享,接下來請同學們交流一下關于本次體驗帶來的一些思考。交流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
1.活動中你有哪些特別深刻的感受?
2.活動中促進你完成任務的因素有哪些?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3.活動中阻礙你完成任務的因素有哪些?可以怎樣改進?
(各組在組內分享時,將心得寫于卡紙上。之后請每組組長發言,闡述自己組交流的結果。)
輔導員總結:每項任務,取勝的關鍵在于小組成員要學會合作,互相商量,才能合作共贏。成功需要人和人之間的合作,合作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合作需要默契。
【設計意圖:體驗后的分享,利于學生們強化內心的感悟,通過交流引發更多情感上的共鳴,合作、互助應成為班集體的主題詞。】
(五)齊唱班歌,升華主題
并肩逐夢
八月的夏天,我們晨風中相見。歡聲笑語中,記住了你的純真他的笑顏。
友誼伴左右,我們一路奔向前。在彼此之間,心靈相通已勝過萬語千言。
誰的大聲吶喊,讓我更向往挑戰;是誰的鼓勵,助我將夢想的火把點燃。
我們共對困難,未來就不怕孤單;我們相互珍惜,前行時會變得更加勇敢。
讓我們手牽手,肩并肩,一起追逐有夢的明天,揮灑汗水,踐行我們的青春誓言。
讓我們手挽手,心相連,筑起如家一般的溫暖,一樣的信念,讓愛永駐你我心間,
讓愛永遠沒有終點。
(唱班歌時,播放PPT,展示師生照片,回顧班級走過的歷程。)
輔導員: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希望如歌中所唱,讓愛永駐你我心間,讓我們心手相連,并肩逐夢。
【設計意圖:在歌聲與欣賞照片的過程中感受班級溫暖、感受集體凝聚力,動之以情,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集體的依戀感。】
(六)活動總結
輔導員:遇到困難時,他人的支持與幫助,就是雪中送炭。一人做不了,大家一起做就變得簡單了。有集體的關心,有眾人的力量,再大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希望我們的小組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繼續合作,每小組的組長以及每個學科的課代表,帶著全組、全班同學一起努力、一起進步,爭創屬于我們的奇跡。讓我們重溫班級口號——
全體學生:愛我四班,與人為善,同苦共甘,為夢奮戰。
【設計意圖:本次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系列化主題的一部分,要求學生們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繼續合作,是導之以行,而全班共喊班級口號更能引發共鳴,實現情感上的升華。】
(七)呼號、退旗
輔導員組織班級學生呼喊口號,收好隊旗,有序退場。
隊會是由少先隊員組織領導的,以少先隊員的自覺、自主精神為基礎,在隊長的指揮下,由少先隊員集體創作的活動。隊會活動依靠學生的自我設計與輔導員教師的指導,體現學生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發展,最終實現自我教育。隊會旨在用活動的方式,促進個體在群體中成長。
初一(4)班中隊由35人組成,男24人,女11人,全為地段派位生。一方面,只有少數人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和行為習慣,多數人自我認同感較弱、集體意識較淡薄。另一方面,男女比例懸殊,他們又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好動,教育不當的話,容易出現一些教育問題。
基于此,中隊舉辦了幾次互動式的教育活動。通過這些寓教于樂的游戲,將德育滲于活動中,效果勝于單方面的思想灌輸。班上有一個學生,個人衛生習慣不好,身上有異味,而且敏感多疑,總是覺得其他同學很排斥他。通過集體活動,他逐漸對集體產生了歸屬感、依戀感。在多次的情感體驗中他有了明顯的改變,身上的異味沒了,與同學的相處變得融洽了。
在集體慢慢融合之后,師生開始追求新的發展。在輔導員與中隊長、班干部商議之后,定下本次隊會主題為“合作、互助、共贏”。學生參與活動設計,輔導員教師給出指導意見,最終確定方案。本次隊會通過團隊小游戲的形式,展現班級的合作、團隊精神。活動自始至終洋溢著初一(4)班學生們真誠的笑聲,透露出他們與人為善、同苦共甘、為夢奮戰的積極情緒,特別是四班學生原創班歌的演唱,“手挽手、心相連,筑起如家般的溫暖”的精神,激發了同學之間的互助互愛,也感動了在座的聽課老師。
在本次隊會中,隊員分成小組,積極參與,有競爭有合作,每個人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情感體驗深刻。活動中我刻意強化小組之間的競爭、合作意識,讓更多人展示才能,從互相啟發中獲得良性的刺激,這能使組員逐漸放棄對強者的依賴,促進個人成長。當個人無法完成任務時,他可以尋求團隊的合作,這會為他帶來巨大的能量。有了這種意識,就算日后遭遇困難,學生也不會逃避甚至覺得走上絕境而產生某些極端想法,而會轉向親人、好友、同學尋求幫助。從這個角度考慮,游戲活動也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載體。
活動設計以生為本,體現了對學生、對課堂的理解與尊重。學生們在活動中互相學習,在互動中互相啟發,在對話中互相分享,在分享中深化主題,全方位體驗情感。要建設一個擁有較強凝聚力的班集體,團體活動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希望所有教師都學會利用團體活動,促進班集體的形成。
G631
A
1005-6009(2016)58-0054-03
古土城,廣州市江南外國語學校(廣州,510240)教師,一級教師,廣州市優秀班主任,廣州市名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