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望直港鎮中心小學 徐志洲
用教學的“三性”實現有效課堂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望直港鎮中心小學 徐志洲
迎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我們沐浴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然而,在熱鬧與自主的背后,我們擔心的是隨之而來的放任與膚淺。我們的課堂教學固然多了些新穎的形式,卻離一個寶貴的東西越來越遠,那就是有效。有效課堂不僅要落實新的課程理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且還要遵循教學規律,回歸教學本質,只有這種“原生態”的教學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所以筆者認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應用教學體現的“三性”(基礎性、主體性、實效性)來實現有效。我主要通過實施這樣四個教學版塊——“四抓四精”,來體現“三性”,實現“有效課堂”。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多學。學生的課前預習很重要。但很多學生不懂得如何預習,認為預習只是讀讀生字,課文而已,達不到預習的目的,而行之有效課前預習能夠體現“先學后教”,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能夠為課堂教學各環節的實施提供時間上的保障。課前預習必須做到“精心”,教師精心布置,學生精心預習。“課后習題”往往體現了編者的意圖和教學的重點,抓課后習題進行預習能夠提高預習的有效性,促進教學目標達成。1.收集資料。如司馬遷、林則徐、徐悲鴻、彭德懷等這些名人,歷史人物對學生的印象不深,那么我們就應布置學生課前查閱資料,進行簡單,有效的補充,使學生對人物形象和歷史史實有所了解,學生才能在朗讀中激情迸發,與人物產生共鳴。2.生活體驗。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生活體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學生年齡小,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有些事情理解不了。我們教師要提前引導學生進行生活體驗。如《愛如茉莉》這篇課文,書后練習要求找出體現父母之間真愛的細節。小學生思想懵懂,即使從文中找出這些句子,也不明白夫妻之間的真愛。教師要提前好多天布置學生察言觀色,去觀察爸爸媽媽細膩的動作、語言、神態,記下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從而體驗父母之間情和愛。這種體驗為學習課文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課堂上也能節省大量的時間,教師只要適當引導,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量化細化。細化后的預習任務應更易于學生操作,更能直接服務于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二、第二個教學版塊——“抓句,精巧研習”
“抓句,精巧研習”就是抓住課文中
詞和語句,有機整合,通過聽寫、識記、填空、辨析、問答等多種形式,精當而又巧妙地復習鞏固積累運用已學知識,做到“溫故知新”“舉一反三”,有巧妙地過渡到課堂教學,進行內容研討。教學《灰椋鳥》時,我安排了兩項復習內容,一是通過對描寫灰椋鳥的兩組四字詞語(排空而至 一批一批 整群整群 浩浩蕩蕩; 嘰嘰啾啾 百鳥齊鳴 落入深澗 驚濤拍岸 )的復習 ,讓學生學會歸類積累;二是通過對課文中心句的復習,讓學生學會詞語辨析(觀察 觀賞),學會句式轉換(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學會發現問題。
“抓重點段落,精讀感悟”就是抓住課文中描寫精彩的段落、中心突出的段落、表達特殊的段落設計一到兩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咬文嚼字反復涵詠體味文本內涵和文字意蘊,使學生讀有所悟,讀有所獲。還以《灰椋鳥》這篇課文為例,要側重抓住4、5、6三個自然段,讓學生充分朗讀感悟灰椋鳥歸林之壯觀、鬧林之熱烈。教學時,第6自然段貫穿始終,重在表達情感,把握中心;第4自然段詳教,重在品味詞句,體會壯觀,認識分號;第5自然段略教,重在領悟表達方法,學習用“似……如”句式表達。課上,學生讀中思索、讀中品味、讀中表達,既讀“厚”了文本,又讀“出”了語文味,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這一版塊注重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課堂學習狀況進行自我總結反思,總結反思內容可以是獲得的知識、習得的方法、懂得的道理。學生在總結反思中鞏固所學知識,凸顯主體地位,促使其更好地學習。教學反饋應及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節節清,課課清。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如教學《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灰椋鳥》這些課文,在課的結束階段,我設計這樣的環節:通過今天這節語文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學習上哪些方面還需要努力?學生通過交流反思,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凸顯了主體地位,又能促其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更好地學習與成長。有效課堂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留下想象的空間,留下創新的空間。學生的一些獨特見解猶如智慧的火花,不僅能啟發同伴,對教師的教學也有開拓思維的作用,也是教師可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料。“精練拓展”就是緊扣課標要求,抓住教材中的知識點,精心設計字詞句篇或聽說讀寫練習,舉一反三,適度拓展。
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讓基礎好的學生“吃得飽”,跑得快,讓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動,讓學困生“吃得了”,不掉隊。因此,無論是教學的設計,還是內容的呈現,無論是問題的設置,還是釋疑解惑,均應“為了一切學生”,抓住基礎,突出主體,扎實訓練。唯有這樣,才能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才能回歸教學的本質,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
【1】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時代教育,2012(24)
【2】章陽.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