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敦利
自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黃敦利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簡稱《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簡稱《條例》)重在立德立規,立德向善,立規懲惡。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新常態下,黨員干部尤其要把規矩立起來,把紀律嚴起來,帶頭增強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切實擔負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必須把欲望關進道德的籠子。早些時候通過電視看到一個專門捕捉猴子的辦法,就是在椰子上挖一合適的洞,里面放滿猴子喜歡吃的果物,猴子由于看到自己喜歡吃的果物就奮不顧身,手始終不出來,這樣抓猴子一抓一個準。小時候到河邊釣螃蟹,螃蟹往往用鉗子夾住鉤上誘餌,始終不愿意“放爪”,一提桿就上來了。其實,無論是抓猴子還是釣螃蟹,主要是通過引誘的方式引其上鉤,動物因貪欲而束手就擒。動物是有欲望的,人是高級動物,自身欲望會更強,對不良欲望克制能力的大小決定個人品質的高低。近年來,一些領導干部因貪欲誘惑紛紛落馬,究其原因,這些人原本不是“根子壞”,許多曾經是作出過成績、得到過榮譽的“好黨員”和“好干部”,但因守紀律講規矩的意識不強,貪欲過度膨脹,最終滑向墮落的深淵。詩人陸游以“利欲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的經典詩句寫出了功名利祿的丑惡,也道出了看淡功名利祿的豪放。黨員領導干部在誘惑手段越來越隱蔽、誘惑形式越來越多樣、誘惑用心越來越險惡的復雜環境中,唯有通過道德約束,在心中筑起一道紅線,將一切違反法紀、背離制度的行為杜絕在紅線之外,欲望才不會泛濫成災。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必須把權力當成奉獻的工具。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告誡官員不是將精力放在比待遇高低、權力大小、升職快慢上,而是放在比奉獻多少、貢獻大小上,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古往今來,多少官員面對權力都不能正確把握自己,或者一開始就將其作為私器而濫用或者亂用,往往經歷了從清醒到混沌的過程,逐漸讓權力脫離了既定的軌道運行,最終腐化墮落,害人害己。究其根本,就是忘記了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內心深處沒有弄清楚“依靠誰”、不明白“為了誰”、想不通“我是誰”,在面對權力時,少了一份清醒和敬畏。鄧小平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全黨:“我們拿到這個權以后,就要謹慎。不要以為有了權就好辦事,有了權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樣就非弄壞事情不可。”黨員領導干部不管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理應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正確行使權力,掌權為公、個人則榮、事業則興。否則,聲名則敗、事業則損。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必須把自省作為修身的鏡子。早在2010年6月,習近平同中央黨校領導談到對學員的要求時說,我們黨需要有一批“踱方步”的人。所謂“踱方步”,就是邁著四方步考慮黨和國家大事的人。顯然,習近平同志的“踱方步”,除了要求領導干部要考慮國家戰略問題外,還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反躬自省,嚴以律己。現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眼中“一點黑”,總是與那些問題多、問題嚴重的人去比,覺得自己那點事兒算不了什么,抱著僥幸心理再“撈上一把”。無數事實證明,這些黨員領導干部正是因為不能很好反省自己,不能將自己暴露在“顯微鏡”下,結果就沿著由怨到羨、由看到干、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的違法亂紀道路,一步步滑向悔恨不已的深淵。新時期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對自己身上的惡習和陋習高度重視,按照“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的警句對照檢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之中,決不為己謀私利。同時增強自律、自警、自省意識,以《準則》和《條例》為鏡子,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處處用制度規范約束自己,踏實做人,坦蕩做事。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就是要求黨員領導干部把嚴守黨紀作為從政為官的行為準則,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使其成為一種思維習慣和行為自覺,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唯有如此,黨員領導干部才能站得更穩、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