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禮
下派干部如何說話、做人與做事
○唐宗禮
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任職,是加強干部輪崗鍛煉,提升干部駕馭復雜局面,解決復雜問題,提高綜合素質,為黨的事業培養接班人的重要舉措,是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經常性工作。要實現下派任職的預期目標,下派干部就必須會說“三種話”、善當“三種人”、愿做“三件事”。
首先要會說群眾“樂聽話”。誰能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誰講話群眾就愛聽,否則,即使你說得天花亂墜,群眾也會愛理不理。因此,下派干部要放下架子與群眾拉家常,真心聽他們的訴求,真情與他們溝通,真切體會他們的感受,站在與群眾平等的位置上多說一些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家長里短的話,與他們一起研究解決問題的措施,如此,群眾才會把你當知心朋友,你說的話群眾才愛聽、樂聽。其次要會說群眾“易懂話”。要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級的主張、自己的想法用群眾的習慣語言表達出來,多一些通俗易懂的方言俚語,多一些打比方的解釋,避免生澀之語讓群眾聽起來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再次要會說群眾“可信話”。有的人下到基層之初,往往會在群眾面前拍胸脯,保證給群眾辦這樣的實事、那樣的好事,可是,光打雷、不下雨,結果漸漸失去了群眾的信任,講話也就無人可信。為此,下派干部一定要說發自內心的真話、實話,多做少說,凡是說出口的話必須一口唾沫一個坑,言必行、行必果,言而有信,以信立威。
首先是善當群眾的“自己人”。要放下領導干部的架子,丟掉城里人的身段,拋棄文化人的清高,和基層群眾坐到一起、干到一起、談到一起,讓群眾真正把你當“自己人”。其次是善當群眾的“領頭人”。要切實把自己下派任職的職責擔當起來,把基層班子建設當作重要工作來抓,帶頭維護班子的團結,帶頭執行班子作出的各項決定,以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為群眾樹立標桿,增強基層班子的公信力、凝聚力、號召力。再次是善當群眾的“引導人”。領導干部下派任職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指導群眾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提高幸福指數,否則,說得再多也是白搭。因此,下派干部要注重加強調查研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群眾發展生產,廣泛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提高基層經濟實力,讓群眾的生活越過越好,越過越有信心。
首先要愿做“穩定事”。沒有穩定的環境必定難以打開工作局面。為此,下派干部要對那些影響基層干群關系、影響和諧穩定的各類矛盾和問題敢于觸及,主動上手,通過廣泛深入地調查研究,找出影響穩定的癥結,從而用法律、用制度、用過細的思想工作一一化解,消除一切不穩定因素,為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千萬不能遇到矛盾繞道走,棘手問題躲一邊,讓矛盾和問越積越深,越聚越多,影響和諧穩定的干事創業環境。其次要愿做“接力事”。少數領導干部走馬上任“三把火”,都是自己的主張、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目標,不管前任遺留下的工作是否值得繼續去推行,總是另起爐灶,由此導致基層工作常常處于一任領導一個思路,一任領導一個規劃,拆了建、建了拆等反復無常狀態,既勞民傷財,又貽誤發展時機。下派干部在出新招的同時也要“理舊事”,注重保持工作的連續性,誠心誠意接好基層工作的“接力棒”,不折騰、不反復,以對黨的事業負責、對基層群眾負責的態度,沿著基層建設目標一步一步走下去。再次要愿做“清廉事”?!罢?,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為政清廉是每一名領導干部的基本素養。下派干部能否立得住腳、扎得下根、打開工作局面、贏得基層的擁護與好評,關鍵是要看能否為政清廉,否則,一事當前,處處為自己著想,為小圈子著想,必然丟失民心,拉大與群眾的感情距離。為此,要始終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公開公平公正處理一切問題,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中彰顯黨員領導干部應有的高尚品質。
(作者單位 江蘇油田采油三廠)
(責任編輯楚 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