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輝南縣慶陽鎮中心校 徐敬波
?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
吉林省輝南縣慶陽鎮中心校 徐敬波
【摘 要】
新課標中規定,語文學習在培養學生自身的人文素質的同時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的一部分,他對一個人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給出了小學語文進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然后列舉了進行情感教育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如何 小學 語文教學 進行 情感教育
近幾年來情感教育一直都很受關注。小學時期是人生的基礎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還很單純,沒有那么多的雜念。在這個階段進行情感教育,不僅能夠高質量和高標準的完成情感教學的任務,還能和語文教學的實際內容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1.新課標中明確的說明語文教師的職責不僅要教會學生識字、造句。還應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
2.小學語文帶有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特點,小學是人生認知的開始,因此加入這樣的教育十分的重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用情感打動學生,用道理使學生信服,由此體味到名人的高尚情操。這樣學生就能自覺地向優秀的人學習,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3.文章寫作的目的就是要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挖掘出其中隱藏的情感。如果我們學習文章只在于認字,那我們可以直接學習漢語詞典,根本不用浪費時間去學課文。語文學習中的情感教育可以挖掘隱藏情感,可以提升學生自身素養。
1.情感教育不是瞎教,不是無憑無據的教,而是要遵守一下幾項原則。(1)尊重原則。(2)環境體驗原則(3)互啟性原則。只有先以這三種原則為基礎,才能正確的實施情感教育。
2.還原課文中出現的場景,讓學生親自去感悟情感。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他們的認識還很少,他們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自己建立一個與課文相似的場景,打造一個情感氣氛,讓學生親身經歷。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影片,讓學生通過眼睛,耳朵自己去感悟其中的情感。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還在一定的程度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上課能夠認真聽講,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渲染情感。文章中包含的感情,必須要自己去感悟,光憑教師說是肯定不能徹徹底底的理解的。小學語文教師在上課時要抓住朗讀的精髓。首先要教師給學生師范,教師在讀的過程中要讀出自己所理解的那種感情,也要有表情的朗讀,這樣學生能夠初步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其次就是要求學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讀。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要求學生重復朗讀那些能夠表達作者的情感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親身體驗到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感情也就升華了。
4.教師要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帶領學生仔細的品讀其中的含義和隱藏情感。真實情感是滲透在文章當中每一個字以及每一句話中的,要想把握文章的整體情感,就必須要仔細品讀每一個詞。在學生朗讀之后,他們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這時我們教師要趁著這個機會,帶領學生仔細品讀文章中的重點詞句,更加深入的品味和分析文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
5.教師要找類似的文章,帶領學生實現情感的近一步升華。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以積累作為基礎的。我們語文的學習也離不開積累。我們的課本上選取的文章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但是數量是很有限的。我們通過課本的學生,使得學生的情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升華。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半途而廢,我們要趁熱打鐵,找一些類似的文章讓學生品讀。最終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情感教育。
【結 語】
總之,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積極挖掘文章的情感,讓情感為我們服務。由此來引起學生共鳴,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綜合素質水平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穎.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