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縣第四中學 游仁濤
淺談新課標背景下的創新作文教學
江西省贛縣第四中學 游仁濤
【摘 要】
【關鍵詞】
新課標 創新 作文教學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的繁榮將主要依靠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來實現。江總書記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作文又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作文教學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義重大、大有可為。于是我結合平時對作文教學的觀察、思考與實踐,對創新作文教學作了一些探索。
現代生活日新月異、豐富多彩,只要用心觀察、多留意,“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上的所見所聞都可以進行作文。如果說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那么材料則是構成文章的血和肉,因此選材的創新也十分重要。因此,怎樣實現選材上的創新呢?“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首先,要引導學生關注當今社會的新事物和新變化。讓學生注意去觀察和描述這些新事物和新變化,才能寫出新鮮的富有時代色彩的作文來。其次,還要引導學生去關注各種熱門的話題。如民生、人權,中央反腐等,讓學生經常討論這些話題,并引導他們嘗試去思考和寫作。再次,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翻舊出新,即在問題材中去尋找尚未被別人關注的新觀點。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主題,即作者所要表達的好惡、觀點、思想等。立意要新穎。所謂新穎,就是立意要跳出陳舊的框框。訓練學生立意創新,要讓學生養成從多角度思考,創造性地思考的習慣。做到不迷信權威,善于質疑,不為習以為常的看法所左右。具體表現在以下兩點。
(1)立意新穎,就要避“俗”
比如,寫蠟燭,老師就像蠟燭,照亮了別人, 燃燒了自己……這些幾乎成了通用的公式。然而立意真正要做到創新,就務必避俗避熟。如某學生寫家鄉變化,用“稻草家族上法庭”的形式“控訴”了蜂窩煤、液化氣先后擠占原本屬于稻草家族在農村市場的“罪惡”,作文從稻草的“遭遇”中透視了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革,其立意角度讓人拍案叫絕。
(2)立意新穎,就要求“異”
求異思維常常開出特別艷麗的花朵。比如,對“嚴是愛,松是害”這句流行語的反思,從有助于孩子智力的發展、身心的成長,提倡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激勵教育的角度看,立論“不嚴不松又慈愛”更會受到青睞和歡迎。如滿分文《有時,我也想作“差生”》,小作者在材料的選擇上很別出心裁,采用了逆向思維的方式,選取了“人無我有”的材料——我也想做一個差生;從反向立意的角度,表達出了自我在面對強大的學習壓力、繁重的學業負擔、老師及父母厚重的期望下,有時,也想做一個瀟灑快樂無憂的“差生”的想法,也反映出了當前的基礎教育圍繞“考試”這一指揮捧,不少學校、家長加重學生學業、心理負擔的現狀,顯得新穎別致而有創意。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思想的外衣。生動、新鮮的語言使文章出色、升格。更動了文字,同時也更動了思想。在表意明確妥帖的前提下,力求完美高雅,會提升作文的檔次。生活是多姿多彩、瞬息萬變的,如果平行訓練學生多注意觀察、積累,引導學生廣泛的閱讀,將鮮活的生活本身展示出來,語言自然會活潑、富于變化。同時不斷豐富學生的詞匯庫,加強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經過學習、吸收、消化后,創造出新的符合語法規范的個體,是語言創新的又一境界。正如孔夫子的得意門生子貢說的那樣,如果去掉有文采的獸毛,那么虎豹的皮革就和犬羊的皮革一樣了,意思是語言表達畢竟有高下之分。所以,追求語言之美,先在準確、貼切、規范上下功夫,在此基礎上的典雅優美,才相得益彰。
總之,創新作文教學,要求教師站在教育創新發展的角度,用創新的眼光審視作文的寫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把生活材料變為創新作文教學的資源;引導學生深入觀察生活、感受思考生活,主動積累新鮮、豐富的寫作素材;培養他們創新立意、巧妙構思的習慣;教會他們靈活新穎的表現形式,運用新鮮生動的語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他們掌握作文創新的方法,從而使創新作文教學的路越走越寬。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一天高過一天,任憑作文教學的創新,終究還是要回到學生學習作文的規律上來,回到扎扎實實地用個性言語規范、準確地表達上來。只有這樣的創新教學,才有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燦爛明天。
【參考文獻】
【1】蘇之康.中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4)
【2】邢永富.現代教育思想.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6)
【3】劉慧婷.初中生創新作文芻議【A】.2013年4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
【4】張惠蓮.淺談創新作文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2(22)
寫作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一種方式,是進行創造性表達的思維過程。作文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既是社會發展、民族進步的需要,也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時代呼喚作文教學的創新。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均提到了“培養學生的勇于創新的精神”。可見,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時代背景要求下,給中學語文中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