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學校 盧 歡
有效合作——語文學習方式的追求
江蘇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學校 盧 歡
【摘 要】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 語文有效教學 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價值內涵體現在它不只是教學方式,合作還是一種生活態度;合作不只是學習方法,合作還是一種學習內容;合作不只是師生交往,合作還是一種資源共享。
(一)語文有效合作學習的內容策略
在語文教學中,并不是每節課、每篇課文都適合學生合作學習。因此,合理把握適合合作學習的內容對于組織有效合作學習,完成教學任務非常重要。
1.合作學習與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
案例1:趙老師在執教《岳陽樓記》時,在每位同學自主學習課文注釋后,要求四人為一個小組,將所遇到的字詞疑難互相答疑。如一組學生對“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其”以及“其必曰”的“其”有疑問。第二組的學生結合上下文和課文注釋,給出正解,第一個“其”是他們的意思,而第二個“其”的意思是那。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有人問,有人答,同學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2.合作學習與語文教學的難點內容
在理解課文重點段落,體會關鍵詞句等一些探究性問題時,學生獨立思考有一定難度,難以獨立解決。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后展開小組合作討論,進行充分的交流。在合作討論時,學生能相互啟發,拓展自己的視野,建構問題的解決策略,達到合作效果的同時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合作學習與語文教學的分歧內容
當學生對某個問題出現不同意見后,教師可不加任何評論,讓學生在小組內或小組間討論爭議。
例如:竇桂梅老師教授的《晏子使楚》,課文中有位歷史學家對“晏子使楚” 這件事有他的看法,他認為“一個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國家的智慧,一次外交勝利并不能獲得國家永久的尊嚴?!套邮钩c國家真正的尊嚴無關?!备]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對于史學家的觀點,你贊成嗎?還是不贊成?還是說不清?”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學生中產生兩種尖銳對立的觀點,教師適時地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面進行辯論,為了使自己一方的觀點有理有據,同學們合作協商,交流探討,挖掘課文的信息。
(二)語文有效合作學習的形式策略
1.生生合作,學生在有效合作中成長
(1)學生“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分組合作
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是根據優勢互補原則構成的分組模式。例如,有的學生考試成績不好但人緣好、組織能力強,可以和沉默寡言的學生搭配,性格上活潑好動的與內向沉穩的學生分在一組,成績上“好、中、差”搭配。通過互補式分組使得每個小組成員都能為小組貢獻自己的力量。而組間保持同質,這樣組與組之間才有可比性,使合作學習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局面。
(2)學生自由組合合作
學生自由組合選擇對象,往往樂于選擇那些熟悉、相處融洽的伙伴。他們互相了解,彼此相信,能彼此之間敞開心扉,推心置腹,坦誠交流。在自我選擇的小組中,討論可以立即切入主題。
(3)學生根據興趣愛好分組合作
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組,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生的主人,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2.師生合作,師生在學習體中共同成長
圍繞探究主題、創設問題情境,師生互動
教學中的互動目標設計,要體現學生的認知及發展層遞關系,緊緊圍繞一個探究主題,教師在教學中適時調整互動的策略,并能授予學生一定的合作技巧。
3.家校合作,營造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
家長是影響學校課程與教學的最直接的力量,學習方式的轉變程度很大意義上取決與家長的支持程度。
倡導家長與孩子“同讀一本書”“同寫一篇作文”“同辦一份報”,有力的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每班每月出版一期“親子讀書小報”要求家長和孩子圍繞一個專題共同完成。
(三)語文有效合作學習的目標策略
1.充分利用有效合作,拓展學習空間
語文學習,不能只以課堂為學習陣地,可以嘗試有效合作學習的方法,選擇一個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話題,要求學生合作去“找一找”“集一集”“走一走”“查一查”,拓展語文學習空間,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社會、生活,真正做到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巧妙運用有效合作,均衡三維目標
認知目標: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一系列的有效合作,學生之間合作互動,高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達成教學中所要求的認知目標。
技能目標:利用有效合作,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主題地分組合作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合作技能。
情感目標:有效合作學習將語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之上,使得語文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意色彩。
(一)有效合作學習方式是對傳統學習方式的發展與創新
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提高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并不會在課堂上自然而然的出現,它需要教師有目的地并認真的予以教授。在合作學習中,以良好的社交技能作為中介,教授學生鼓勵同伴的方式:微笑——你的觀點呢?交換目光——你真了不起!豎起大拇指——好主意!輕拍背后——真有趣!從而使學生學會彼此認可和信任,進行準確的交流,建設性的解決問題。
(二)傳統學習方式是有效合作學習方式的前提與基礎
合作學習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但是將合作學習視為一切的課堂教學必定不會是成功的教學。
好的學習方法是能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多向思維、發掘學生創新潛能、展示學生才智、獲得多樣結論的方法,是能開拓學生視野、打開學生思路、充分開掘語文學習資源的方法。
有效合作,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創造性學習的熱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的體現語文來源于生活,又實踐于生活的真諦。
合作學習作為語文新課程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它以傳統的語文學習方式為前提和基礎,又為傳統的語文學習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課堂教學案例為依托,對語文有效合作學習的內容策略、形式策略和目標策略進行闡釋,并就傳統語文學習方式與合作學習方式的關系進行具體的闡述,旨在深入探索語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將語文課程改革的文本理念轉化為教學的實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