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超
(鞍山市環境保護研究所遼寧鞍山114004)
探討環境污水治理生態環保效應的實現
■馬一超
(鞍山市環境保護研究所遼寧鞍山114004)
近年來,在科學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現象越來越嚴重。現階段,我國加大了環境保護力度,并積極加大了資金投入,然而污水治理力度的不足,始終是制約我國生態環保效應有效實施的關鍵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環境污水治理生態環保效應的實現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現階段我國環境污水治理中的缺陷入手,對環境污水治理生態環保效應的實現措施進行了詳細論述。
環境 污水治理 生態環保 效應
近年來,在科學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取得飛快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日益嚴重。現階段,我國在積極加強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論,在這種情況下,生態環保效應的實現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而在積極加強環境治理的過程中,水資源污染的治理至關重要,然而我國的污水治理起步較晚,相關技術和制度等內容還不夠健全,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環境污水治理生態環保效應的實現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1不協調的設備投入與產出
現階段,我國在積極進行污水治理、環境保護的過程中,沒有統一的設施和制度,造成了不協調的設備投入與產出現象。經濟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工業生產污水排放量增加,同時種類各異,因此不同區域在進行污水治理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環境因素,并應用不同的設備[1]。然而現階段,我國在實施污水處理的過程中,并沒有實現運營的統一,因此各地實施污水治理活動過程中常常需要耗費更多的資金及設備等資源,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沒有及時提取有害物質,在缺乏詳細調查的基礎上對污水進行排放,導致我國水污染治理過程中,二次污染現象嚴重。
1.2較低的投資力度
我國地域遼闊,在實施污水治理的過程中,各地區擁有不同的實際情況,然而無論什么樣的工作環境,都需要進行管道建設和設備使用等,需要耗費一定的資金。然而現階段,盡管我國加大了對污水治理的重視程度,然而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資金投入遠遠不足,導致我國在進行污水治理的過程中,科研能力也較低,對國外污水治理技術及模式過于依賴,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國的污水治理現狀,因此降低了污水治理效率和質量。同時,高污染性是環境污水的主要特點,因此在構建污水處理中心的過程中,需要同市中心保持一定距離,而對當地土地進行占用,還需要耗費一定程度的資金,再加上污水處理機構運行過程中,設備的維護等都需要耗費一定資金,而我國較低的資金投入,嚴重降低了環境污水的處理力度。
2.1構建完善工作機制
新時期,在積極加強環境污水治理,從而實現生態環保效應的過程中,我國應積極進行工作機制的完善。首先,相關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應當全面排查各地污水排放口,仔細勘察水環境在泄洪河道中的質量;其次,加強對現有水污染處理廠現狀的調查,對其功能、作用、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意見,及時關閉不符合規定的相關污水排放口;再次,在加強環境污水治理的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在污水排放企業,加強對其的監督和巡查力度,對污水排放超標的企業進行限制和嚴厲懲處[2]。并且,積極構建完善的例會制度,定期對工作進度進行討論,積極總結工作經驗,并在實踐中實現技術和理念的創新。
2.2實現污水治理社會化
我國自實施環境污水治理以來,始終都是由國家組織并建立的專門機構來開展各項工作,而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企業及相關單位運行過程中,同污水排放及治理關系越來越緊密,在這種情況下,應積極將我國專門污水治理機構同社會經濟主體進行緊密結合,從而從源頭起加強環境污水治理效率。無論是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還是環境污水的有效處理,都是實現我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相關污水處理機構應當及時同社會經濟主體聯合起來,促使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能夠在每一個環節當中,及時融入減排理念,從源頭上加強對環境的保護。
并且,現階段,我國相關環境污水治理機構發展速度加快,逐漸在社會和市場當中形成一種壟斷的局面,在沒有競爭的環境當中,不利于先進技術的研發,不利于提升我國環境污水治理的效率[3]。這種局面也不利于環境污水治理領域逐漸形成一個科學的產業結構,不利于生態環保效應的實現,因此積極實現污水治理社會化,運用競爭機制逐漸構建健全運營機制,才能夠促使環境污水治理效率的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人類要想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現階段,積極加強污水治理、實現生態環保效應勢在必行。我國在積極實施污水治理的過程中,起步較晚,現階段相關技術不夠發達,制度不夠健全。在這種情況下,在健全污水治理機制的基礎上,積極進行市場化改革,將經濟的發展同我國環境保護進行緊密聯系,促使各個部門在日常運行過程中,能夠加大對水資源的保護力度,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污水治理效果,在實踐中逐漸總結經驗教訓,研發創新型技術,提升我國的污水治理效率和質量,為我國社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1]姜仁良.低碳經濟視閾下天津城市生態環境治理路徑研究 [D].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2012.
[2]潘華麗.環境稅背景下旅游經濟與旅游生態環境效應研究 [D].山東師范大學, 2013.
[3]陳雯.中國水污染治理的動態CGE模型構建與政策評估研究 [D].湖南大學, 2012.
X83[文獻碼]B
1000~405X(2016)~4~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