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波(河北省地質調查院河北石家莊050000)
河北省水資源利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劉軍波
(河北省地質調查院河北石家莊050000)
河北省作為一個經濟大省,水資源問題始終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破解河北省水資源短缺的難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于本省的國計民生乃至京津地區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安全意義重大。
河北省 水資源利用 現狀 趨勢
河北省水資源嚴重不足,人均水資源量386立方米,畝均水資源量243立方米,人均和畝均水資源量都相當于全國平均值的1/8,均低于全國水平和相鄰省、市、區。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41毫米,降水量各地不均,且年際變化較大。多水年份與少水年份降水量相差懸殊,降水量年內分配也很不均勻,全年降水量的80%集中在6~9月。全省地表水資源量為152億立方米,其中海河、灤河流域地表水資源量147億立方米;內陸河、遼河流域4.75億立方米。外省入境水量主要來源于相鄰盛區的灤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及漳衛河水系的上游各支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為61.6億立方米。河北省地下水資源量為150億立方米,其中平原區水資源量為90.5億立方米,山區74.3億立方米,平原與山區重復計算量為15.1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全省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允許開采量為120.08億立方米/年,其中河北平原91.68億立方米/年,山區28.40億立方米/年;另外,河北平原還有礦化度2~3克/升可利用的微咸水15.36億立方米/年。
2.1供水用水現狀
據統計河北省已建成大型水庫2座(含潘家口、大黑汀和岳城水庫),中型水庫39座,小型水庫1059座,總庫容154.8億m3?,F有引水工程5427處,萬畝以上灌區163處,提水工程12045處,平原蓄水閘330座,機電井84.3萬眼。其中淺機井74.7萬眼,深機井.96萬眼。在用水量上,農村用水、工業用水和城鎮生活用水分別占82.7%、13.7%、3.6%,農村用水在河北省水資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最大。
2.2地下水開發利用
在開采井中,淺層地下水開采井665965眼,占總數的86.8%;深層地下水開采井68914眼,占總數的9%。全省地下水開采總量為157.87億m3,其中淺層地下水開采量130.22億m3,占總數的82.5%;深層地下水開采量24.73億m3,占總數25.7%。河北平原區地下水開采總量為133.62億m3,占總開采量84.6%;山區地下水開采量2425億m3,占15.4%。總的來說,河北省地下水的利用以淺層地下水為主。山區地下水開采主要分布在盆地和山間寬谷區域。河北平原區是全省地下水高度開采區,河北平原所屬的12個水資源分區中,淀西清南平原區地下水開采量最大,其次為溢西平原區。全省工業利用地下水23.49億m3,占地下水供水總量的14.9%,農業灌溉104.90億m3,占66.5%,城鎮生活用水13.76億m3,占8.7%,農村生活用水9.35億m3,占6.3%,其它行業(包括林果、養殖、草場)用水量6.36億m3,占地下水供水總量4.0%。
3.1全面節流,初步建立節水型社會
農業節水方面加快節水工程步伐,因地制宜推廣各種高效農業灌溉節水技術,并通過加強管理,使農灌水有效利用系數逐步提高;加強農藝節水措施,大力推廣覆膜栽培、秸桿還田等改土培肥、抗旱保墑措施,同時積極引進耐旱品種和科學栽培技術;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節水高效的特色農業,;實行水旱互補,發展現代旱作農業。工業節水方面強化電力、化工、冶金、造紙、紡織、機械和食品等行業用水大戶的節水工作;將節約用水與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相結合,限制高耗水項目和規模;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采用先進節水設施和節水工藝。城鎮生活節水方面大力開發、推廣、使用節水器具,;合理提高水價,使供水部門實現“保本微利”和為南水北調籌資;對城市公園、綠地、花園等用水必須安裝節水灌溉設施;加大城市供水系統投入;經營純凈水、洗浴、洗車的單位或個人必須重視節水和循環用水,對浪費水和非法經營的要堅決依法取締;各市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限額用水、超量加價的收費方法,用水緊張時,關閉高耗水的特殊用水行業。
3.2多方開源,優化水資源配置
充分挖掘本地水資源潛力,適度開源,興建骨干水源樞紐工程,續建完成大名遠水庫,新建茅嶺底、二龍山中型水庫,擴建石河水庫;積極興建山區集雨和小型攔蓄工程;平原地區新建平原蓄水閘;進一步處理海河遺留尾工,加快閘涵、泵站等工程設施改造;積極倡導海水、微咸水的利用;蓄、泄、滯、引、補多種措施并舉,優化工程調度,最大限度地發揮洪水資源的效益;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充分利用“云水”資源。在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和計劃用水的前提下,實施河系和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緩解我省城市、工業及黑龍港運東地區嚴重缺水狀況;在作好南水北調前期工作的同時,為了緩解嚴重缺水局面,暫時犧牲部分環境,應急超采地下水,但應盡可能減少超采量。同時對一時難于實施集中處理,要盡量作好廠區源頭處理,并配合“天然氧化塘”等簡易處理方法,部分用于大田農灌。
3.3防治污染,實現污水資源化
在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工業和生活用水重復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量的同時,加強廠區治理及集中污水處理。加強和規范入河排污口管理。在農業上,減少氮、磷污染,推廣高效、低毒和低殘留化學農藥,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和節水農業:工業上,嚴格控制工業污水的排放,實現由濃度控制向總量控制的轉變,并對各排污口進行適時監測,保證達標排放。同時加快城鎮廢、污水的治理。河北省8%0的污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河流或滲井滲坑,導致水環境污染。因此,在抓緊企業點源治理的同時,有計劃地興建城市污水綜合處理工程,全面防止水污染。
3.4實行依法治水、計劃用水
加快水利立法工作盡快修訂《河北省水資源管理條例》,同時加強地方性節水、水資源利用等配套法規建設,不斷完善水法規體系。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切實做到依法治水,依法用水,依法節水,依法管水。實現水資源統一管理實行年度用水計劃申報和管理制度,建立“以水定項目、以水定發展”的決策機制,搞好用水的水平衡測試,積極引導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強化監督管理,定量供水,超量累進加價,改革水資源投資機制,促進節約用水,實現水資源合理利用和配置。
加強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就要繼續深化取水許可制度,健全水資源管理制度,逐步推行水資源開發利用評價制度。要加強對地下水管理,完善地下水監測網絡,建立干旱期水資源應急管理預案,提出干旱期水資源分配的意見,并結合取水許可的計劃用水監督實施。
TU991.11+2[文獻碼]B
1000~405X(201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