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州市老年大學 張興東 花雁鳴
實施人才戰略 助推學校發展
□山東省青州市老年大學 張興東 花雁鳴
青州市老年大學立足自身實際,堅持“文化引領、名師帶動、貼近需求、資源共享” 的辦學思路,大力實施人才戰略,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提升了老年教育工作水平。
2010年以來,青州市老年大學堅持文化引領、名師帶動、貼近需求、資源共享的辦學思路,積極應對新形勢下老年教育工作的發展要求,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青州市委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高度肯定。其中,“名師帶動”作為實施老年大學人才戰略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發展的基本戰略。
一是強化宣傳,營造輿論。通過《濰坊日報》《齊魯晚報》等主流傳統媒體和網站、微信、飛信等網絡新媒體,大力宣傳人才對老年教育的重要意義,樹立老年教育人才戰略理念,在全社會營造輿論氛圍。
二是開展調查,征求意見。青州市老年大學重視學員對教師的意見和要求。通過調查問卷、座談會等方式,就老年教育所需人才方向廣泛征求廣大老干部、老年學員的意見。針對學員提出的合理意見,對當前教師結構進行調整,建立起合理的教師流動聘用機制。
三是廣泛推薦、形成氛圍。通過公開招聘、基層推薦、社會調查等方式了解當地能參與老年教育的各類人才,力爭把最優秀的人才納入到老年教育體系,為老年教育增添活力,在全市形成了重視人才、舉薦人才、吸納人才的良好氛圍。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青州市老年大學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學校將“名師帶動”戰略落到實處,廣泛吸納社會名家和當地高校的中青年名師投身老年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名師的品牌效應,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一是嚴把教師選聘標準。學校嚴把教師選聘工作的入口關,精心挑選高水平教師。要求教師要具備以下素質:熱愛老年教育事業,有奉獻精神;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勝任老年大學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名望;身體健康。
二是多渠道進行選聘。為保證教師資源的充足,學校工作人員在充分掌握當地教師資源的情況下,走出校門,主動爭取那些在社會上有名望且適合老年教育工作的同志來老年大學任教。對于毛遂自薦者,在進行專業知識考察后確定是否留用。同時,充分利用專家、學者動員、推薦一部分專業人才到校任教。通過多方努力,學校建立起110余人的教師資源庫,聘請32名社會各界人才擔任老年教育顧問,打造了一支“老、中、青”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另外,作為老年教育工作的補充,建立起全市離退休干部人才庫,登記各類人才300多人。其中,國家級藝術協會會員16名,省級藝術協會會員30名。通過合作教學、舉辦培訓、短期聘任、動態管理等靈活辦法,充分發揮這部分人才的作用,使其成為老年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
三是發揮教師對學員的吸引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年大學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每位名師都擁有不少忠實“粉絲”,他們教什么,學員便報什么。某些專業有的學員已反復學習多年,但仍樂此不疲。書法教師王萬里、花鳥畫教師張本坤、山水畫教師林厚成、行草教師張貴山、聲樂教師王升等都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學員”。名師就是老年大學的一面旗幟,有這樣的旗幟,自然就會有四面八方的老年朋友慕名而來。
高層次人才在學校舉辦培訓有利于拓寬學員視野、提升學員的藝術層次。青州市老年大學充分利用資源,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積極邀請高水平教授前來授課。2015年以來,先后邀請清華美院高研班導師朱零教授舉辦《中國畫傳統的承與變》專題講座并辦班授課,邀請《中國書法報》編輯部主任張日安教授舉辦書法刻字培訓班,受到廣大老年學員歡迎。近年來,青州市老年大學還先后承辦了山東書協高研班和山東美協山水花鳥培訓班,邀請省內書畫名家前來授課,有近300名老干部、老年大學學員、老干部工作者及社會專業人員參加了培訓,大幅度提升了他們的書畫藝術水平。
通過部門、單位推動和爭取社會資助支持等方式,學校組織成立了老干部藝術團、老干部書畫研究會、老年大學攝友會、老教師合唱團、花鍵隊、太極拳隊等43個社團組織,參與的老干部達3600余人。老年大學的優秀學員在各老干部社團組織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全市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市老干部藝術團成立20多年來,每年演出200多場次,充分展示了老干部的正能量,老教師合唱團曾到中央電視臺演出,兩個團體都被評為全市“十大文藝團體”和“十佳老干部文藝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