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裕峰(新疆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新疆烏蘇833000)
探究現代工程地質測繪技術的發展
■羅裕峰
(新疆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新疆烏蘇833000)
本文對地質測繪工程進行探究分析,闡述了現代地質測繪技術的發展,并提出相關優化地質測繪技術的策略。
地質測繪 技術 應用
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對于各項工程在設計之前,從事工程地質工作者要詳細的了解建筑工程的地質條件的空間分布情況,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寸如實的把他們反映到地形的圖上,作為工程地質預算和執行的基礎提供設計部使用。因此,必須進行工程地質的繪測,并且編制準確的地質圖。工程地質測繪是工程勘查工作進行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勘察工作,它也是為了工程項目實施的準備工作。
1.1地質測繪
地質測繪是借助一定的勘測工具來對特定區域的地質環境進行初步勘查及分析其可行性程度的過程。地質測繪被運用到工程、水利、交通等眾多行業,為各個中大型項目的建設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地質測繪分為測量和繪制。測量是指通過對地質進行觀察、描寫、測量來得到項目地質環境的各個數據。而繪制則是把項目的各項地質因素用不同的顏色、符號,按照精度要求標繪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圖上,以直觀明了的文件形式保留。其所測量的數據、繪制的圖樣是日后項目設計及建設的基礎,可以預估其組成部分的分布、成因、發展演化規律等關鍵因素,還可當做資料來分析項目實施可行性的程度、難度,以及項目的穩定性及適宜性,人為測繪不能長期駐點測量、采取數據,就注定了測量深度、廣度的局限性,以及對擬定項目的考核測量的短周期性。由此傳統地質測繪的測量數據的精確程度往往稍欠佳。
1.2工程測量
工程地質測繪是巖土工程勘察的基礎工作,在諸項勘察方法中最先進行。按一般勘察程序,主要是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勘察階段安排此項工作。但在詳細勘察階段為了對某些專門的地質問題作補充調查,也進行工程地質測繪。工程地質測繪是運用地質、工程地質理論,對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各種地質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擬建場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質條件。將工程地質條件諸要素采用不同的顏色、符號,按照精度要求標繪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圖上,并結合勘探、測試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資料,編制成工程地質圖。這一重要的勘察成果可對場地或各建筑地段的穩定性和適宜性作出評價。
2.1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測量技術是利用GPS衛星定位來勘查地質狀況,是現代測繪領域中最重要的一項測量技術。地質測量作業條件復雜多變,顯現出工作量大,效率不高,周期長等劣勢,而基于全球定位系統的測繪技術推廣于地質測量領域后,使得此難題得到合理的解決。全球定位技術打破了以往的測角、測距等地面定位技術的束縛,GPS能直接高速度、高精度的鎖定目標,并建立三維坐標環境,此外它還能長時期的檢測擬定對象,不但縮短了每次地質勘測的觀測周期,而且獲取信息的精確性更可靠。全球定位系統適用于大地控制網、城市規劃、地質勘測等測繪項目,其具體操作流程是在基準站和移動站之間設置的接收機,同時接收超過四顆的衛星信號,并通過無線電連接各接收機,來獲取數據。
2.2遙感技術
受空間科學發展影響,遙感技術在地質測繪領域得到普遍應用。眾所周知,所有物體對電磁波感應的頻率有較大的差異,并且表現出位移性,遙感技術就是在此前提下發展而來的。遙感衛星、環境監測衛星作為遙感技術的主要構成工具,它根據物體對差異頻率的感知所反映圖像來分析地表動態變化。利用遙感技術中的影像系統能獲取測量對象的不同比例的地圖,而且能準確抓取最新版影像,此優勢在實際運用中已發揮出可觀的價值。概括地講,RS技術不僅具備大區域、實用性、信息的完整性、科學性與經濟性等優勢,還具有超大的存儲空間,運算速度快且計算量大。然而,遙感技術也存在諸多難題,其中模式識別困難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給未來的遙感技術發展提出了新挑戰,同時,注入了研究和探索的活力。
2.3地理信息系統
近幾年,地理信息系統快速發展,對其研究力度逐年加大。GIS系統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屬于一種特定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空間中的相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3.1準備工作
在對工程建設地區進行工程地質測繪前,應充分搜集、研究有關勘察區的地質資料,了解在工作區已進行過的工作,掌握這一地區地質概況,根據前人工作程度恰當地安排今后的工作。搜集資料包括合關地形圖、陸地攝影、航空攝影、衛星照片從各種比例尺地質圖和地質報告。對前人資料要系統閱讀和分析。在分析、整理過程中,根據勘察區的地質特征、前人研究的深度和爭論的問題,提出可利用程度、存在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并編制有關圖表和說明書等。對一些關鍵性問題,需要到現場校核、補充或修正。工程地質測繪前,先選擇露頭良好、地層出露全、構造簡單地段測制地質剖面圖。通過測制地質剖面圖,掌握巖性特征、巖層順序、產狀特征、地層厚度、接觸關系、分布特征等,以確定測繪時巖層的填圖單元和標志層。其后編制地層對比表和綜合地層柱狀圖,柱狀圖的比例尺一般大于測繪比例尺的5~10倍。當地質構造復雜或巖相變化大時,應測量多條剖面。
3.2地址點記錄
地質測繪中地質點的記錄,必須有專門記錄卡或記錄本,地質點要統一編號。地質點的記錄,既要全面又要重點突出,相同的可簡略,重要的地質點,應盡量用素描和照片,以補文字說明之不足。記錄文字要清晰,以便查對、整理保管。測繪中,每天外業結束,都要進行資料整理,如整理記錄、清繪地質草圖、分析地層巖性的變化和連接、斷層延伸等,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測繪期間要隨時了解平硐、鉆孔資料,以便推斷地層、斷層向地下、河床的延伸和變化規律,為勾繪地質界線提供依據。
在地質測繪中,運用GPS測繪技術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同時也對提高地質測繪的精準度有著極大的意義,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地質測繪技術將會不斷地加以更新和運用,使得地質勘察的精度得到有效提升。
[1]黃華,現代測繪技術在地質勘察測繪中的應用 [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
[2]常勝強,GIS測繪技術在地質勘察測繪中的應用 [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3.
[3]程娜,探討GPS~RTK測繪技術在工程勘察測繪中的應用 [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
P5[文獻碼]B
1000~405X(2016)~4~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