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波 李濤 安生婷 張海青
(青海省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青海西寧810029)
淺談我國銅礦資源現狀與勘查技術要點
■劉立波 李濤 安生婷 張海青
(青海省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青海西寧810029)
近年來我國對銅礦開采不斷加大重視。我國不同地區的銅礦資源分布不同,在進行銅礦資源勘查時,應結合銅礦礦區的實際情況,注意銅礦勘查過程中的技術和設備應用,加強勘查技術管理和控制,不斷提高銅礦資源勘查技術水平。本文分析了銅礦礦區概況,闡述了銅礦資源勘查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銅礦資源 勘查技術 要點
德興銅礦位于江西省德興市,構造上處于揚子準地臺江南臺隆東段的南緣。礦田面積14平方千米,包括銅廠、富家塢、朱砂紅3個礦床。區內出露地層主要為新元古代雙橋山群淺變質巖系,與成礦關系密切的是燕山早期的花崗閃長斑巖、石英閃長玢巖、細晶巖及煌斑巖等。礦體主要產于花崗閃長斑巖體與圍巖的接觸帶,部分產在斑巖體內,3個礦床的礦體分布均向北西側伏,最大垂深1000多米。經過地質勘探分析,圍巖蝕變環繞斑巖體、接觸帶由內向外依次為石英—絹云母化帶、綠泥石—水云母化帶及鉀長石—綠泥石化帶。礦石類型以原生硫化物銅礦石為主,約占總儲量的85%以上;其次是氧化物銅礦石及混合銅礦石。主要礦石礦物有黃銅礦、黃鐵礦,其次為輝銅礦、砷黝銅礦和斑銅礦;脈石礦物以石英、絹云母、水白云母、伊利石、綠泥石為主,其次是碳酸鹽類及硫酸鹽類礦物。伴生有鉬、金、銀等有用組分。礦床類型屬典型的斑巖型銅礦床。
2.1全面勘查銅礦區的地質情況
銅礦區域地質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為描述礦產產出的一個重要特征,在進行銅礦資源勘查之前,應全面勘查銅礦區地質情況。在進行銅礦資源勘查時,結合礦區實際的水文地質條件和銅礦資源勘查目標,合理進行規劃部署,然后結合銅礦區礦體情況,準確計算銅資源的儲量。在銅礦資源勘查過程中,應高度重視礦區地質研究,采用先進的地質勘查技術和現代化勘探設備,最大程度地降低經濟損失,做好地質研究和勘查,嚴禁盲目進行地質勘查,在實際的銅礦區勘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方面內容:其一,準確全面地進行地質勘查,分析成礦地質因素,詳細了解和分析該礦區的地質條件和成礦特征,包括圍巖蝕變、礦化作用、巖漿、地層、含礦構造等,這些情況與銅礦資源分布位置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通過了解礦區的空間位置、礦體數量、規模、形態、規律性認識、成因類型等,加強對該銅礦區銅礦資源分布的了解;其二,仔細研究礦石物質成分,一方面正確劃分銅礦區的類型,如銅礦石、銅鉬礦石、銅鐵礦石、銅硫礦石等,分析地質條件,研究銅礦區具體儲量,另一方面,加強銅礦物質數量和種類的分析,計算具體儲量;其三,了解銅礦區結構構造,分析銅礦礦石中的有害成分和有益成分。
2.2了解銅礦特征
為了確保銅礦資源勘查工作效果,應重點做好銅礦特征的了解和研究,準確識別銅礦資源的找礦信息,探討有效的銅礦資源勘查途徑,特別是對于銅礦區內部一些深部的銅礦體,這種銅礦體埋藏在地表以下較深的地層中,受到當前勘探技術和相關儀器設備的限制,很難獲取準確、全面的勘探信息,使得深層的銅礦體被周圍土層所掩蓋,嚴重影響銅礦資源的勘查成效。同時,應積極引進現代化勘查技術,采用操作簡單、抗干擾性能強、精度高的探測設備,對銅礦區進行廣覆蓋、高精度的勘查,不斷提高銅礦資源勘查準確性和工作效率。
2.3采用合適的找礦方法
隨著地質勘查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銅礦資源找礦方法也不斷完善和優化,在實際的勘查工作中,應選擇合適的找礦方法,不斷提高銅礦資源勘查工作效率。首先,數據采集找礦技術,在銅礦資源勘查過程中,運用先進的數據采集技術,準確確定重點的銅礦資源勘查區,節約勘查工作成本,減少勘查工作量,縮小勘查區域范圍,數據采集找礦技術具有快速高效、操作簡單、成本低等優點,還可用為銅礦區坑水的有效防治和綜合利用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從而有針對性地采用熱害處理方法和熱能利用措施。其次,物化探查,利用物化探查方法,勘測銅礦區的巖石物性參數,為銅礦資源勘查奠定良好基礎,當前在銅礦區應用的物化探查法主要有土壤探測、EH4地球物理探查法、電磁場探查法、激電法等,通過分析銅礦區各種巖性的斷裂帶和接觸帶,確定銅礦資源的具體位置。最后,非常規找礦法,在銅礦資源勘查過程中,除了應用一些操作簡單、理論和技術比較都成熟的找礦方法以外,還可以應用一些非常規找礦方法,特別是在特殊的礦區環境和工作條件下,可以發揮更好的應用優勢。例如,對于隱伏盲礦或者陷伏礦,應用較多的是電化學理論和地氣理論,結合長期的地質條件發展,在地質應力作用下,深部的銅礦礦體被持續活化,并且通過不同形式不斷向上遷移,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離子電導率法、烴氣測量法、電吸附法等,這些技術和方法主要以地球化學理論為基礎,可以勘查到一些礦化異常信息,對于深層次的銅礦資源勘查有著重要意義。
2.4深層找礦預測
通過了解相關找礦方法、銅礦區地質化學特征、地質因素等內容,認真分析和研究銅礦區的礦體變化、規模、異常大小等親狂,結合地質找礦規律和化學異常特征,科學預測銅礦區找礦前景,在具體勘查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內容:其一,仔細分析該銅礦區的地質條件,合理確定銅礦露天采場的四周和底部邊界,為露天的銅礦礦區邊界線劃定提供詳細全面的資料,重點分析銅礦礦體的延深、梁端、上下界線等情況,結合實際的銅礦礦區情況,選定合適的勘查位置,確保銅礦資源勘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其二,在進行礦體勘探時,科學評價具有開發價值的銅礦礦體,認真進行分析處理,例如,對于銅礦礦體破壞范圍較小的斷層和破碎帶,應加強其分布范圍和規律的研究,對于銅礦礦體破壞范圍較大的斷層,應結合礦區實際情況,控制斷層和產狀和斷距;其三,銅礦礦區勘查受到經濟合理性和開采技術條件的限制,只能達到一定深度,而隨著銅礦礦區的深層開發,銅礦資源儲量不斷減少,為了延長銅礦礦體壽命,需要對銅礦礦區深邊部進行找礦,并且深層和邊部找礦需要考慮到漿巖體延伸、深層礦體內是否有含礦層以及控礦構造,對礦物包裹體、找礦礦物、原生暈、物探等進行專門研究,編制深層的銅礦預測圖,做好銅礦礦區的深層次預測。
銅礦資源勘查是銅礦開采生產的重要環節,應全面了解礦區地形、自然地質條件、地理環境等多方面內容和情況,結合相關地質勘查資料,采用先進的勘探技術,掌握銅礦礦區的勘探密度,合理組織勘探流程,科學推斷勘探結果。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加大銅礦資源勘查技術的分析和研究,積極運用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提高銅礦資源勘查技術水平。
P62[文獻碼]B
1000~405X(2016)~4~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