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棟威曹興周楊元(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山東濟南5004;山東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泰安7000)
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探究
■畢棟威1曹興周2楊元1
(1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山東濟南250014;2山東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泰安271000)
能源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提升,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水能以及地質能源。為了能夠使得水能以及地質能源可以得到有效的開發,需要重視水工環地質工作,不斷的對水工環地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找尋出新的突破方法,從而大量的開發出人們所需的水能以及地質能源,對于推動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水工環地質的現狀以及它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闡述和研究。
水工環 地質 發展
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會促生出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思考,于是就有學者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基于地質學提出了水工環地質的理論。水工環地質研究分別是水文地質研究、工程地質研究與環境地質研究。現如今,水工環的發展已經影響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從農業生產到航天事業,從醫學研究到人類生存環境的探究,而這一趨勢不僅不會減弱,更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被推到更高的位置。
1.1生態環境逐漸惡化
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為礦產行業的不規范生產。在我國礦產企業的采礦作業過程中,對環境保護意識非常薄弱,只追求生產量,卻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進而導致我國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這些破壞將直接導致河流干涸、土地沙漠化和地面沉降等,進而影響人們的生活。因此,環境保護問題已成為水工環地質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
1.2科技創新力度不夠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各項工作也需要不斷的創新,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但是我國的水工環地質工作在創新改革上的力度還不夠,在創新的方面,我國的水工環地質工作還存在一些明顯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就使得我國的水工環地質研究成果無法正常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使得我國的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開展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在水工環地質檢驗工作這一方面,各種現代化勘探技術的應用也存在諸多的問題,由于沒有先進技術的引導,使得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管理以及評審等都存在滯后的問題,嚴重影響到我國對各種地質能源和水能源的開發。
1.3礦產資源的短缺
在自然資源中,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其形成需要漫長的過程,但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沒有對煤礦、鐵礦等資源進行科學的規劃與合理的開發,使資源的浪費現象較為嚴重。在經濟緩慢發展之際,礦產資源開采的設備、工藝較為落后,致使開采呈無序性、粗放性,資源的過量開采致使其數量日益減少。當代,礦產資源的短缺問題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
1.4相關人才缺乏
我國人口基數十分巨大,但是整體受教育的程度相對較低,具有水工環地質研究的專業人士更是鳳毛麟角,以至于水工環在中國的研究發展一直受到各種各樣問題的阻礙,盡管政府為水工環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經濟保障與人員配置,但取得的成效還是比較微弱。不過相信隨著中國的逐漸富強,曾經那些大量流失的人才也會慢慢回到祖國的懷抱,也會有更多高技術含量的專業人才迅速崛起。
2.1技術改革
就我國水工環地質勘查技術進行分析,這一行業自產生至今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發展瓶頸。目前所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對當前的行業改革工作進行深化,促使水工環地質工作能夠和當前的市場相融合,從而以改革的方式來促進發展最終達到整體性提高的目的。并且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改革并不盲目,在二十一世紀之初,針對水工環地質工作進行過改革,增加科技研發的力度,保證先進施工設備的引進與應用,建立網絡信息平臺,促進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工作具有信息化、現代化與科技化等特征,同時,科研成果要積極轉化為應用,進而促進生產力的提高,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經歷過這一系列的地質改革工作之后,數年后的今天我們已經明顯的看到了成效。
2.2思想理念的更新
在社會、經濟穩步發展之際,水工環地質工作通過經驗教訓的總結,認識到思想理念需要不斷更新,通過建議與意見的吸收,為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新的方法與新的思路。水工環地質工作要具備前瞻性意識,根據國家的方針政策與經濟的發展要求,對工作進行系統的、全面的規劃,在統一、先進思想的指導下,保證認識的準確性與高效性,保證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高質量,從而促進國家發展目標的實現,滿足國家、社會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同時,水工環地質工作要提升環境保護的意識,舍棄傳統的、落后的思想,保持意識的長遠性與可持續性,環保是工作開展的前提,只有在此基礎上,水工環地質工作才能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才能保證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有序開展,進而實現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
2.3人才的培養創新
地質方面的人才稀缺,應下大力氣培養適應新時代水工環地質工作的專業人才,并提高工作者各方面的待遇水平。只有各方面的條件優越,才能吸引、留住更多的人才,這是提升我國水工環地質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也要加大工作的落實力度,制訂滿足新時期水工環地質工作要求和符合長期規劃方向的制度。在制訂制度前,需要加強調查研究,聽取多方面的意見,認真考察地質勘察現場的實際情況,并取得上級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在借鑒其他國家地質勘查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發展策略,并以此為依據開展后期工作,從而推動我國的水工環地質工作邁上新臺階。
總而言之,就我國水工環地質的現狀而言,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堅持不懈,我國科學技術的不足,要求我們得引進海外的一些先進知識,學習更完善的科學理念。把科學的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長期目標,我國才能在短短幾十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才能更好地奠定國家在世界的地位,才能更好地促進類似水工環地質等研究的不斷進步。
[1]楊新強.論當前我國水工環地質現狀和水工環地質未來的發展趨勢 [J].科技論壇,2013,21(7):117~119.
[2]劉承勇,肖敏,宋玫錦.試議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的思考 [J].門窗,2014,05: 426+430.
P641.4+3[文獻碼]B
1000~405X(2016)~4~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