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河 楊明(山東省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臨沂276006)
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及難點探究
■朱成河 楊明
(山東省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臨沂276006)
地質找礦工作一直是我國的重要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質勘查技術得到創新與優化,為找礦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條件,找礦工作開展更加便利。在地質找礦的過程中,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找礦工作帶來困境,出現了諸多重點和難點問題,有望在社會形勢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完善。地質找礦過程中,要注重對地質勘測詳情、周圍環境的關注,是決定找礦質量和效果的關鍵。本文就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及難點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地質找礦 重點 難點
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非常豐富,大力開展地質找礦工作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對我國的經濟實力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地質找礦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找礦技術在斷完善,充分貫徹當前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握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現階段,我國在找礦工作中還存在著多項難點和重點問題,應提高對地質找礦工作的認識與重視,新時期,地質找礦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明確地質找礦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是首要任務。
1.1缺乏專業找礦人員
通過對地質找礦工作現狀的分析,了解到專業人士在找礦中發揮的作用和自身價值,若選擇非專業人士在礦產資源辨別、環境判斷以及其他表象的判斷上都缺乏專業性,影響找礦工作的開展效率和質量。優質的找礦團隊是工作的重點,找礦人員的專業性不強,是其存在的難點,亟待需要解決[1]。開展地質勘查與監測工作,對人才的需求量大,找礦工作相對辛苦,且待遇不高,這也是導致該行業人口流動大的主要原因,為提高找礦質量,首先應從找礦工作人員著手,是突破難點的最佳方式。
1.2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
找礦工作的開展,持續時間較長,是一項相對枯燥而系統性的工作,強化對找礦工程的管理是關鍵。管理體系的建立是找礦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問題,管理體系是管理整個找礦過程的重要依據,是工作開展的基礎[2]。但是,當前地質找礦過程中存在著管理體系不完善的現象,找礦管理的各個部分缺乏協調性與連貫性,制度的規范性不強,未對員工構成嚴格的約束與規范,缺乏有效的獎懲制度是是管理體制怠慢、松散的體現。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員工認為可以借著找礦的工作進行游玩或戲耍,管理力度不夠,是地質找礦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3資金投入不夠充足
找礦工作所持續的時間長,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資金的需求量大,是支撐地質找礦工作開展的關鍵。現階段,對于我國來說,資金的獲取渠道相對較少,且資金投入缺口較大,對找礦資金的分配缺乏合理性,是制約找礦工作開展的關鍵問題。若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無法為地質勘測、找礦工作提供所需的條件,是其存在的現實性問題[3]。
2.1加強地質找礦專業隊伍建設
找礦人員是開展地質找礦工作的執行者,直接影響著找礦工作的質量與效果,找礦人員的專業性決定著找礦工作的進展,影響著對地質結構的測量與評判。因此,在構建地質找礦專業隊伍時,應對每人的專業技能、職業操守與工作經驗等進行全面的考量,地質找礦團隊都必須具備專業證書,并經過嚴格審核才可進入團隊,且對其地質勘測技術、知識點認知等予以嚴格的考核,從中選取優秀人才,能夠大大提高找礦效率與重點。為此,應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實踐訓練工作,對找礦工作中的常見現象進行模擬操練,鍛煉員工吃苦耐勞的精神,如若出現找礦人員綜合能力不強,怕苦、怕累、怕臟,應及時進行辭退,其個人條件不符合該項工作的開展。
2.2建立完善的找礦管理體系
礦產資源是我國珍貴的自然資源,大都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保證地質找礦工作的規范性是關鍵。找礦團隊應切實處理好地質災害與自然資源的關系,及時做好地質防護工作,及時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和原因,找礦人員應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對該地區的地質災害情況進行預測,及時做好應對措施,以降低地質災害帶來的危害。對于地質災害的檢測非常關鍵,僅僅從地質表面去評判地質災害是不夠的,其內部是在不斷的變化,且一旦地質災害發生,其可控性會降低,會形成更大規模的災害,不利于找礦工作的開展。為此,應劃定重點區,強化對重點區域的重點管理,制定地質災害預警機制,為找礦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同時,應開展地質災害的防護,如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提前設計好排水設施,若如出崩塌現象,應及時加固,并利用護坡擋墻或隧道對泥石流起到阻擋的作用。
2.3完善市場環境調節機制
地質找礦工作的開展,應建立健全礦業權交易市場體系,該體系必須具備公平性與科學性的特點,要注重保護找礦者的權利[4]。因此,國家應針對此項問題建立統一交易標準與管理體系,在區域性的市場首先開展項目,然后將項目進行不斷的拓展,從而成立一個統一性、信息化的交易市場平臺,做好資金的安全管理與分配調置,以促進礦業的健康發展,實現對成果的廣泛應用。市場是礦業發展的重要平臺,要優化市場環境,建立嚴格的市場調節機制,對礦業產權進行嚴格的檢查,重視地質找礦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為我國礦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礦產資源是我國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工業、經濟提供所需的原料,是重要的財富。為了積極探索礦產資源,我國在大力開展地質找礦工作,尋求更多、更新鮮的礦產資源,以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地質找礦工作的開展,應了解其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加大在找礦上的資金扶持力度,構建更為完善的市場調節機制,建立更為專業的找礦團隊,注重對礦產產權的控制與確定等,以提高找礦質量和效率。
[1]延輝.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J].科技傳播,2012,07:22+21.
[2]李奮進.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解析 [J].環球人文地理,2014,24:32~33.
[3]陶明.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探討 [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1:38.
[4]白新碧.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探討 [J].低碳世界,2014,11:139~140.
P624[文獻碼]B
1000~405X(2016)~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