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鵬 張小洪 許代兵
(重慶市地勘局川東南地質大隊重慶400038)
滑坡造成的危害及整治滑坡的相關措施
■曾鵬 張小洪 許代兵
(重慶市地勘局川東南地質大隊重慶400038)
滑坡是一種常見的山區地質災害,其產生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文分析了滑坡的危害,提出了整治滑坡的各種工程措施。
滑坡滑坡 危害 滑坡整治
滑坡是斜坡上巖土沿著某一破壞面(或軟弱面)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是山區常見的一種不良物理地質現象。根據是否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滑坡可分為自然滑坡和工程滑坡兩大類型。滑坡的規模差異大,規模小的只有幾十立方米,而大規模的滑坡可達上億立方米。滑坡這種地質災害所導致的經濟損失是十分巨大的。沖垮各種建筑,使村鎮在頃刻間被掩埋,破壞鐵路和公路樞紐,造成農田顆粒無收。這種巨大的損失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深遠。
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由于受破壞力學平衡的各種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斜坡上的不穩定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山坡內部某一軟弱面(帶)作整體、緩慢、間歇性滑動的變形現象稱為“滑坡”。由于山區鐵路、公路及其他工程設施的興建,需要開山動土,滑坡的危害也就更加突出了。嚴重的滑坡災害不但摧毀工程設施,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對于滑坡整治問題,大致可采取改善滑帶土、抗滑和削方減載等三類工程措施。改善滑帶土就是通過提高滑帶土的抗剪強度,減緩或者阻止滑體運動,此措施可以依靠物理方法也可以依靠化學方法來實現。抗滑是指借助外界構筑物以防止滑坡進一步滑動。而削方減載類主要是通過對滑坡區地形地貌的人為改變以達到降低下滑段的重量,近而防止滑坡出現再次滑動。總結此三類工程措施,通過電滲、化學處理、焙燒、排放地下水等物化方法對滑帶土性質進行改善,可以達到直接穩定滑坡的目的。然而,由于電滲、化學處理、焙燒成本與工藝復雜性原因,預防滑坡時單純的依靠改善滑土帶工程措施我國運用較少,通常是根據實際情況,綜合使用三種工程措施。
2.1針對中、厚層滑坡方面的整治措施
(1)預應力錨索。預應力錨索為高強度的鋼絞線,其特點為低松弛,高強度,因此非常適于做滑體錨固。因為鋼絞線在柔韌性上良好的性能,使得其制作及運輸都非常方便,而凝結材料與鋼絞線絞紋結合的非常緊密,這就是其能承受高承重強度的原因;錨索鋼絞線的長度可以隨著使用情況而現場確定,因此其取用方便且無需接長。現階段錨索長度范圍為30—50m;錨固段的長度依實際現場情況而定;而非錨固段應在其表面套塑料管。依據工程經驗,錨索拉力低于800kN時,可選取Υ100mm以內的鉆孔;當拉力高于800kN時,需選擇高于Υ100mm的孔徑。孔徑內應留有4—6束鋼絞線的空間,錨索頭部應采用錐形金屬材質的固定式過索頭。為了防止非錨固段錨索出現銹蝕現象,應對其采取表層塑料管涂防護劑,管內注瀝青油以及二次灌漿等封閉措施。一般地,為便于灌漿,水平面和鉆孔之間宜呈30°角,灌漿材料為350#水泥砂漿。錨索間距為3m左右,在錨頭處鋪設鋼筋混凝土墊。
(2)錨索抗滑樁。在樁身頂部與水平面大約30°方向設置預應力錨索。其原理為:滑體錨固穿過錨索,通過張拉在滑床之內形成主動抗滑結構。此原理與簡支梁的受力狀態極為相似,它是通過在抗滑莊上端的錨具與樁本身鉸性連接而受力。借助樁身,預應力錨索對滑體施加了足夠的預應力(部分預應力以壓應力的形式發揮作用)盡而極大程度優化了樁身受力狀態。通過施加預應力使樁身原來承受的最大彎矩轉移至受荷段中部,整體彎矩值明顯降低。
2.2針對中小規模滑坡采取的整治措施
(1)刷方減重。通過對坡后部下滑段的土體進行清刷,保持坡前部抗滑段土體不動,進而達到降低滑坡下滑力。
(2)抗滑擋土墻。在滑坡治理中運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工程措施是采用抗滑擋土墻等支擋建筑物,正在滑動的或者深層滑坡不宜采用此措施。其作用是通過設置擋土墻達到抗滑的目的。單一采用抗滑擋土墻一般不會取得理想的抗滑效果,因此工程施工中一般將其與支撐滲溝等其它支擋建筑物或減重、排水等工程措施。
(3)抗滑樁。此項整治措施是借助嵌入穩定巖土內的錨固起到支撐滑坡推力的目的。抗滑樁的分類依據很多,按材料性質可分為鋼筋混凝體樁、鋼樁、木樁、等;按結構可分為一般抗滑樁、椅式樁、墻排架抗滑樁、П型剛架樁、H型排架抗滑樁等;按埋置結位置可分為全埋與懸臂兩種;而按變形條件,又可分為剛性與柔性樁兩種。
2.3淺層滑坡整治措施
(1)混凝土抗滑鍵。混凝土抗滑鍵以“鍵”的形狀將滑床、滑體連在一起,既極大地縮短了抗滑樁長度,又形成了穩定的滑體支擋物。它施工簡便,可以用混凝土直接灌注,而且無需配筋,比抗滑樁更節約材料,尤其適合于處理淺層滑坡。在治理萍鄉市上官嶺煤礦鐵路專用線牛頭山滑坡工程中,抗滑鍵首次應用。它在結構上簡單,可以使用直接灌注的混凝土,用料少,因此更具有經濟性,特別適合加工淺滑坡。
(2)焙燒法。對于小規模的淺層流動性滑坡,有時是開挖許多土坑,通過焙燒烘干地基,提高土的強度從而改善滑坡的穩定性。此法在公路和鐵路滑坡治理中應用的比較多。
(3)片石垛支撐。此方法造價低廉,取材方便,施工工藝簡單,可作為過渡和臨時性措施。
通過以上分析,產生滑坡的因素有很多,它是內在地質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滑坡自身的地質條件是最主要的,其次還有人類工程活動以及當地的氣候氣象條件等。確定滑坡整治措施時除應考慮滑坡規模、穩定性狀態外,尚應分析造成滑坡的主要因素,整治措施應對癥下藥。
[1]張雯.線路工程 [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2]郝瀛.鐵道工程 [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4~410~1
曾鵬(1974~),男,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巖土工程勘察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