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穎 蔣 廈 楊康年(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危廢集中處置單位如何加強日常管理防范環境風險
■鄭穎蔣廈楊康年
(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當今社會正在快速發展,工業發展速度尤為突出,相應的危險廢物的產生速度也是極其可觀的。這些危廢對于我們的生活環境存在著長期的、重大的威脅,因此對于危廢的集中處理各個環節都應當加強管理防范環境風險。本文以實例出發,引出其的重要性,隨后詳細的從環境風險、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環境的特殊要求、危險廢物集中處理環境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對于危廢集中處置單位呵呵加強日常管理防范環境風險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危廢處置管理環境風險
這里將講述幾個關于危廢集中處置不當導致的事故,讓人們從一組組令人心痛的數據中認識到危廢集中處置單位的日常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重要性,下面僅僅是眾多實例中的幾個:1994年4月在貴陽市仙人腳垃圾填埋場發生了垃圾崩塌事故,事故造成1名過路行人被壓死以及垃圾的流失量達數千立方米。1994年12月在重慶江北景觀山垃圾場發生了垃圾崩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4人受傷。1996年9月7日上午,某廠動力車間變電班,在對三分廠2號分變電所進行小修時,在拉下高壓負荷開關未確定是否確實斷電的情況下進行鋁排的清掃,造成作業人員當場觸電身亡事故。這樣的案例還有許多,每一個案例都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通過以上事故案例分析,可以發現造成這些危險存在的因素主要是坍塌、觸電等等。這就要求相應的公司應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防止同類事故發生。
2.1環境風險的概念
所謂環境風險就是指由于人為或者自然因素而引起的利用環境作為傳播介質的,并且對環境及社會造成破壞、損害以及毀滅性的后果的時間概率及后果。
2.2環境風險管理
所謂環境風險管理指的是通過環境風險評價結構,依據合適的法規和技術進行削減風險費用及效益的分析從而確定可接受的風險度以及可接受的損害水平,并結合相應的政策等因素的分析實施恰當的管理措施,來降低乃至消除事故的風險度,最終達到保護人民健康和生態系統安全的目的[1]。
3.1生產的特殊性
物料自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大多在處置中都會產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險性的中間品,因此就對處置工藝提出了更多、更苛刻的要求。
3.2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環境的特殊性
危廢在處置物料中具有風險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對于危廢集中處置單位所面臨的環境風險類型也是多樣的,包括中毒、火災、水質污染等等,有時包含多種風險于一身[2]。
4.1風險管理制度不完善
風險管理制度是風險管理實行的依據,因此一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的現狀是風險管理制度以財務風險管理為主,其他諸如生產、制造、銷售、售后等等制度都沒有,有些制度也只是紙上談兵根本沒有實際操作意義。
4.2管理層風險意識淡薄
在引言中我們就介紹了許多危廢處理過程中的事故實例,這都是血的教訓,有的甚至給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危害,但在事故面前更多的管理層人員沒有真正醒悟。而是圍繞如何降低事故后的損失為己任,沒有認識到如何預防事故的發生才是自己最根本的職責。
4.3環境風險應急管理工作缺乏
在環境應急管理工作中出現機制不完善,信息得不到共享的現象[3]。很多員工根本就沒有基礎的應急防范知識,遇到有突發事件發生也不能做出及時而正確的處理。
4.4缺少群眾的參與
危廢的處置是一個龐大的工作,單單靠相關的工作人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也需要群眾參與的力量。但事實是群眾對于這方面就缺乏認識,更別說在危廢發生環境風險事故時懂得如何應對了。
5.1危廢管理制度具體落實流程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危廢集中處置單位應當由一套完整的危廢管理制度,具體的如下:第一,以書面或口頭形式提出危廢產生申請;第二,由相關單位針對申請進行訪問,并進行危廢樣本提取,符合要求后簽訂處置合同備案以及進行轉移的申報;第三,產生危廢單位按照規范進行包裝;第四,填寫清單,留產生和處置單位各一份;第五,固廢運輸由產生和處理公司協商解決;第六,進入廠區的固廢嚴格稱重、檢測等操作。
5.2加大人員培訓力度
首先,對于新招聘來的員工或轉職人員要進行嚴格的崗前培訓,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后要行行筆試,合格者才能進行后續培訓,隨后進行再次考試合格者中擇優進行面試,最終合格者合一進行試崗[4]。其次,就是對于所有員工都要進行定期的崗中培訓,并進行不定期的考核,尤其在運輸風險防范、貯存風險防范、焚燒系統的風險防范、安全填埋系的風險防范、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風險防范這些方面,加強員工對于操作規程以及應急預案等危廢處理的知識的學習。定期的突發事故演練也是十分必要的,從演練中一方面能夠驗證預案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鍛煉相關人員的突發事故應急能力,不但能夠發現問題也能夠提升公司的整體應急能力
5.3環境風險應急措施
針對公司綜合環境對項目做好應急預案,分布好應急區域、設定應急報警,做好應急處置預案,人員安全救護,規定應急狀態終止程序,事故現場善后處理,為加強事故應急環境管理,實施環境保護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同時負責對監測人員的培訓、管理、業務素質的提高。
目前我國對于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防范環境風險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針對這樣的現狀就更應當加強危險廢物的管理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運營體制。加強環境風險管理是對可能存在的事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和防止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對可能造成的環境災害制定應急預案,以減少環境風險。使風險發生概率減少到可接受的程度。
[1]王樟生,論環境風險評價與管理[J].能源與環境,2006(04).
[2]盧靜,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企業環境風險評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
[3]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廣東省危險廢物綜合處理示范中心環境影響報告書,2004年.
[4]朱俊,建立環境風險防范體系加強對環境風險的管理[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0 (05).
X37[文獻碼]B
1000-405X(2016)-1-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