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燕華(河北煤田物測隊河北邢臺054000)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及其在多金屬找礦中的運用
■麻燕華
(河北煤田物測隊河北邢臺054000)
在我國的資源勘查過程中,地理物理勘探方法是較為常用的技術之一,具有分辨率高、多技術集成的特點,是物探未來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運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進行金屬找礦工作,能夠實現多金屬礦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文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進行了闡釋,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多金屬找礦中的應用。
地球物理勘探多金屬找礦應用
隨著地表礦與淺部礦的不斷減少,找礦的難度不斷增加,物探方法在找礦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的作用。為了實現多金屬礦產勘查地質效果的有效提升,本文對物探方法的進展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多金屬找礦中的應用,希望能夠在多金屬找礦方面有所突破,促進我國礦產資源利用的進一步發展。
1.1甚低頻電磁法
甚低頻電磁法(Ver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sm)主要是利用甚低頻電臺所發射出的電磁波對電磁場的空間分布進行測量,對淺層地質體中存在電性異常的區域進行確定與分析。甚低頻電磁法具有設備輕便、觀測簡單、測量快速的優點,但是所探測的深度比較小。
1.2地震層析成像
地震層析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技術實際上就是利用醫學中的X射線CT理論,通過地震波對地下結構進行探測,通過探測所得相關數據推測地下結構的物理屬性,并逐層進行圖像的繪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主要的作用就是對地球內部的精細結構進行確定,從中找出不均勻的地方。該技術具有分辨率高、探測深度大的特點,在礦產資源、物理結構等探測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1.3大地電磁測深
大地電磁測深(Magnetotelluric)實際上就是利用場源進行電磁測深,其中場源為天然交變電磁場,通過電強度、磁場強度的變化對地下巖石的分布特征進行研究。大地電磁測深具有探測深度較大、分辨能力較強、成本較低的特點。礦石與圍巖之間在電阻率方面是存在較大差異的,礦體的電阻率明顯比較低,由此就可以利用大地電磁測深對礦體進行探測。
1.4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one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s to tellurics)是以大地電磁法、音頻大地電磁法為基礎發展形成的勘探技術,在山區進行勘探的過程中能夠依據地形靈活選擇發射機的放置位置,在發射機固定之后只需要移動接收機即可,能夠實現勘探效率的有效提高與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1.5淺層地震技術
淺層地震技術屬于地震勘探方法主要是在巖石中激發彈性波,通過彈性波的傳播對地下地質機構與巖性信息進行研究。淺層地震技術最早是運用在油氣勘測中,當前依舊是油氣勘測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技術之一。與一般的勘查方法相比,淺層地震技術具有探測深度達、地質評價精細的特點。
1.6瞬間電磁法
瞬間電磁法屬于電磁測深法,依據電磁感應理論對探測目標物干生出的渦流場在其周圍空間中形成的二次電磁場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呈現出的對應特征進行探測,依據這些特征對目標物的空間形態進行推測,從而實現探測的最終目的。因此,瞬間電磁法在高導電性、較大礦體的尋找中具有非常突出的效能。此外,瞬間電磁法還具有探測深度大、地形制約小、施工環境要求低、操作簡便等特點,在地里景觀復雜的礦區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找礦過程中具有明顯的效果。
在多金屬找礦工作中,依據施工的相關步驟可以將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2.1區帶成礦預測階段
在取代成礦預測階段,主要的目標是對有利成礦環境進行劃分。首先,需要對區帶成礦環境進行有效的了解與研究,主要的了解途徑為對區帶之內的斷裂帶、裂谷、板塊接縫、地體銜接等區域進行研研究工作,從而對隱伏構造進行有效的探究。通過了解與研究之后確定區帶中的有利成礦環境,之后有針對性地對該地區進行礠法測量、電法測量等工作,對該地區的元素分布特征進行研究,進而更為準確、詳細地劃分有利成礦區帶。
2.2找礦預測階段
在找礦預測階段主要的目標就是對含礦靶位進行圈定。在找礦預測階段中主要的工作是對已經劃分完成的有利成礦區帶進行進一步的普查,從而在其中對有利賦礦空間進行探尋,同時對有利賦礦空間的硫化物分布規律進行探究。含礦靶位的圈定必須滿足兩個方面的條件,一個方面是該地區為有利賦礦空間,另一方面為該地區硫化物富集。在含礦靶位確定之后,利用電法測量、放射性測量等方式對該區域的磁場、電性、高極及γ能譜等進行測定,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則證明該地區可能為賦礦部位。
2.3普查評價階段
普查評價階段主要的目標是對礦體進行評價。在普查評價階段,主要的任務包括礦體賦存部位、礦體產狀、礦體規模、礦體儲量等。在對礦化規律及礦化特征等地質要素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將其與地球地理特征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依據兩者之間的關系對探測的目標進行選擇。在普查評價階段,探測目標的選擇至關重要,所有的探測目標應該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第一,探測目標與礦體之間存在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比較明確;第二,通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夠對探測目標進行查找與辨認;第三,工作方法必須具有經濟合理性。
在我國礦產資源的發展過程中,多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占據著重要地位。通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夠有效地解決多金屬找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實現多金屬找礦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為我國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多金屬找礦中運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一方面能夠提高找礦效率,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勘查水平的提高。
[1]李大虎,何強,石金虎,劉保金.隱伏活斷層的綜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青川縣城區活斷層為例[J].世界地震工程,2011,02(57):164-169.
[2]黃繼忠,任建光,王璐.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云岡石窟保護中的應用[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1,02(47):87-95.
[3]秦運忠,何彥南,唐榮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貴州大麥地金礦勘查中的應用[J].礦產與地質,2013,01(37):86-91.
P631[文獻碼]B
1000-405X(2016)-1-137-1
麻燕華(1982~),女,本科,物探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地球物理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