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
一說到健康長壽,讀者就會被告知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卻很少被告知不要做什么,以及為什么?下面就介紹八種需要遠離的不良生活習慣,并簡明扼要地說明理由。
首先是不要做傻吃不動的“吃貨”。現在社會上不僅小胖墩比比皆是,老胖墩也雨后春筍般隨處可見了。主要原因就是還有許多人極度缺乏體育鍛煉,與此相對應的又是大魚大肉猛吃不止的營養過剩。由此引發肥胖和心腦血管等疾病就是情理之中了。如果您近期明顯覺得自己特別容易疲勞,稍微做點消耗體力的家務事,就感覺氣短、眩暈,您就應該考慮去醫院看醫生了。
其次,不要做諱疾忌醫者。這里所說的諱疾忌醫者是那些就怕別人說自己有病的愚昧者。別不相信,這種愚昧者在現在并不少見。他們的典型表現就是對自己的健康狀態太過自信,即使出現“小災小病”也隨便吃點藥扛過去,可結果是將小病拖延成大病,因為一些疾病很容易被藥物表面的緩解作用所掩蓋,致使延誤了寶貴的治療時機。正確的做法是,要定期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體檢,就像機器設備需要定期檢修一樣,對自己身體這架機器的運行狀況,做到隨時心中有數,盡可能將問題消滅于萌芽狀態。
第三是不吃早餐或是吃得馬乎應付。早上的營養攝取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時刻,直接關乎著一整天的生活質量。此外,某些消化系統和代謝性疾病都和不吃早餐或早餐營養不足相關聯。
第四是孤獨閉塞,缺少正常的人際交流。在缺乏交流、疏導和宣泄的情況下,人的精神壓力會與日俱增,這正是一些老年人越來越抑郁消沉的主要原因。目前,老年人出現心理疾患的社會現象很突出,其根源就是老年人的自我封閉使然。
第五是久坐不動。長時間坐著,不利于血液循環,會引發很多代謝性和血管性疾病。很多老人的頸、腰椎及腿關節疼痛就是因為坐姿長久固定而引發的。就是電視節目再好,也不要一坐幾個小時不動,最好不超過一個小時,就要起來活動一下身體,讓血液和關節處于暢通靈活的最佳狀態。
最后一條是不能保證充足睡眠時間。我們有一種不正確的傳統意識,認為老年人不像年輕人那樣需要充足的睡眠,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睡眠不足或質量不高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是沒有顯著年齡界限的。臨床實踐證明,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或多或少地與睡眠不足或質量不高有關。所以說,保證規律充足的睡眠,是我們健康長壽的基礎所在,切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