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采用2004年至2014年的統計數據,通過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運用Stata軟件,分析研究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結果表明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會導致我國居民消費的增加,城鎮人口數的增加會導致我國居民消費的減少。文章最后就如何提高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議。
關鍵詞:居民消費;人均收入;人口規模;經濟增長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居民的收入不斷增加,居民的消費水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從宏觀角度或微觀角度來分析,我國居民最終消費支出都直接影響國民經濟運行及其發展水平。目前我國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我國居民的消費處于怎樣的水平,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這些因素對宏觀經濟具有怎樣的影響,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文獻綜述
消費活動是經濟活動的終點,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對于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已經有大量的經濟學家和學者做了充分的研究。現在國外學術界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是凱恩斯主義的消費函數,即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他認為消費主要取決于消費者的凈收入,即居民現期可支配收入。隨著居民現期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費也會隨之增加。凱恩斯的這種消費理論主要是用收入來解釋消費。他假設消費者是完全理性的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的主要經濟活動就是儲蓄和消費,并且消費會隨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隨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增加的消費支出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減少,即邊際消費傾向具有遞減的趨勢。由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凱恩斯進一步提出平均消費傾向遞減,而且邊際消費傾向小于平均消費傾向。
另一種是弗蘭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論。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消費函數,每個人都根據他自己一生的全部預期收入來安排他的消費支出。這一理論強調消費要受制于個人或家庭在其整個生命期間內所獲得的總收入。這種理論把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少年、壯年和老年,在少年和老年階段,消費大于收入,在壯年階段,收入大于消費,而壯年階段多余的收入則用于償還少年時期的債務和儲蓄起來用于以后的養老。雖然他強調消費不完全取決于現期收入,但是,經濟學家根據大量經驗觀察發現,消費還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現期收入,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當居民收入下降或擔心失業時,居民往往會推遲或削減耐用品購買,現期消費就會減少;其二,當居民收入呈現下降時,消費信貸會受到配額限制,居民就不得不削減現期消費。
三、模型建立與回歸分析
我們所能想到的影響居民消費的因素有很多,如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社會商品零售價格總額、城鎮人口數、儲蓄存款利率、價格水平、居民家庭財產情況、收入分配、稅收、消費者偏好、消費信貸狀況、消費者年齡構成、制度、風俗習慣等等。但考慮到樣本數據的可收集性和我國經濟的實際情況,本文選取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人口數來作為居民消費的影響因素。
1.模型建立及影響因素分析
為了具體分析各要素對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在這里,我們選擇“居民消費水平”作為被解釋變量(用Y表示)。選擇“國內生產總值”,即“GDP”作為第一個解釋變量(用X1表示),選擇“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第二個解釋變量(用X2表示),選擇“城鎮人口數”作為第三個解釋變量(用X3表示),所以模型可以假定為以下形式:Y=β0+β1X1+β2X2+β3X3+μ,其中μ代表隨機干擾項。下面將分別詳細說明每個解釋變量所代表的意義。
(1)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即GDP,是指既定時期內,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我們知道,消費需求是收入的函數,而收入又取決于生產,所以,隨著生產的發展,收入不斷增加。因此,生產發展水平及其增長速度就成為影響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
(2)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指的是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其他非義務性支出以及儲蓄的收入總和。它是每個居民總收入減去個人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等費用后的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決定儲蓄水平的一個重要因子,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儲蓄會直接隨之增加,所以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就意味著居民自己的銀行儲蓄的增加,就可以為以后的購房、購車、養老、醫療保健做準備,這樣就會對居民的消費支出產生很大的影響。
(3)城鎮人口數
在這里,我們選擇城鎮人口數來代表人口的多少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因素。在消費總額為既定的一個數時,人口的規模和增長速度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水平。如果人口的規模較大,即這里的城鎮人口數較大,能夠消費的人數增加,需求擴大,居民的消費水平必將上升;反之,如果人口的規模較小,能夠消費的人數減少,需求減少,居民的消費水平必將下降。所以城鎮人口數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
2.回歸結果分析
本文數據來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數據樣本為2004年到2014年11年間的年度數據。做OLS線性回歸,得出的回歸方程為Y=13004.7+0.022067X1+0.3895632X2-0.276239X3+
μ,該模型可以初步通過經濟意義上的檢驗,系數和符號也都符合經濟意義。用Stata軟件做OLS回歸后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注:其中v3,v4,v5分別代表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人口數。
從上述模型結果中可以看到,擬合優度:R2=0.9995,這意味著,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鎮人口數聯合起來一起解釋了這個消費水平樣本中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波動的99.95%。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可決系數很高,模型的擬合優度很好,這表明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鎮人口數聯合起來確實對居民消費水平有顯著影響。并且模型通過了F檢驗,說明方程整體是線性顯著的。回歸后t值也都通過了檢驗,說明各個變量也都是顯著的。
我們可以看出,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國內生產總值(GDP)每增加1億元,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就增加0.022067元;當其他條件不變時,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就增加0.3895632元;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我國城鎮人口數每增加1萬人,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就減少0.276239元。
在這里,城鎮人口數的符號與前面預期的出現了不一致的現象,即我國城鎮人口數的增加會導致居民消費水平的下降,這里解釋為:城鎮人口數增加可以說明我國的兒童人口和老齡人口相對于勞動人口的比例上升。我國在2000年時,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了7%,這標志著我國進入了老齡型社會;到2012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4.3%,已處于快速老齡化階段;到2014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則達到了2.12億,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5.5%。這明顯出現了未富先老的跡象,大大增加了經濟發展壓力。因此,長時間內,在這種老齡型社會下居民消費的增加會導致人均資本存量下降,進而影響到將來的產出水平,這樣就抑制了將來的居民消費,導致居民消費水平的下降。所以城鎮人口數的符號是符合經濟意義的。
四、結論及建議
本文利用2004年至2014年的統計數據,探討我國居民消費水平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人口數之間的關系。通過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我們可以得出: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會導致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城鎮人口數的增加會導致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下降,本文的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第一,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對居民消費水平有一定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越好,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會上升,國民收入也就會提高,在人口不變的情況下,人均收入也就會提高,購買力就會上升,從而居民的消費水平也就會提高;反之,一國的經濟越差,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會下降,國民收入也就會降低,在人口不變的情況下,人均收入也就會下降,購買力就會下降,從而居民的消費水平也就會降低。所以政府應大力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國內生產總值,提高國民收入,最終達到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目的。
第二,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居民的消費水平影響最大。正如凱恩斯所認為的那樣,居民消費會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即前面所提到的邊際消費傾向變化率為負值。但在總體上,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用于消費的收入就會增加。因此提高居民消費水平,還是需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首先,要逐步擴大個人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次,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創造條件讓更多居民擁有財產性收入。再次,改革稅收政策,強化稅收的調節作用,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最后,擴大政府和企業對個人的轉移支付,增加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第三,在消費總額為既定時,人口的規模和增長速度直接影響了消費水平。如果人口自然增長率比消費總額增長率要慢,消費水平必將有較快的提高;如果人口自然增長率快于消費總額增長率,消費水平必然下降。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對居民消費水平有很大影響,所以根據我國人口現狀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旨在把提高人口素質和解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放在一起考慮,制定一個增長合理、能夠提高質量并且能優化年齡結構的綜合人口方案,這樣,適當的人口增長就可以有效帶動消費。
參考文獻:
[1][美]杰弗里·M·伍德里奇.計量經濟學導論(第五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楊冰.居民收入與消費關系的統計分析及對策[J].北方經濟,2008(8).
[4][美]奧利維爾·布蘭查德.宏觀經濟學(第六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5]程松柏.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與政策建議[J].商業時代,2010(35).
作者簡介:王韻如(1994- ),女,西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2013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