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鑫鑫
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了任天堂和索尼在游戲機的價格戰中你追我趕,不斷開發新產品,創新產品定價模式,奮力爭奪市場份額,實現利潤的提升。最關鍵的是在這場價格戰中,每款游戲機推出時其定價策略對游戲機在每場競爭中贏取勝利的至關重要性。
關鍵詞:任天堂;索尼;游戲機;定價策略;價格
一、任天堂和索尼游戲機價格戰伊始
企業營運,最主要的目的是獲得利潤,但是來自同行業的競爭壓力,迫使企業不得不在價格上持久作戰,贏取消費者青睞。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企業定價策略和產品價值則是贏取戰爭的最利武器。于1946年5月成立的以電子、娛樂,金融和信息技術等為經營范圍的索尼和于1947年11月成立的以TV游戲軟硬件開發與發行為主打的任天堂,都是世界著名企業,自成立以來,兩家企業在交叉重疊的游戲和游戲機開發業務上的競爭和價格爭奪戰從未停歇。
二、日本任天堂和索尼公司經營簡介
1.任天堂的游戲和游戲機研發產品
任天堂的主要經營產品就是游戲和游戲機,它不僅是最有影響和有名的游戲平臺生產商,而且是便攜式游戲機平臺的領導者。自成立以來,任天堂推出了超過250款游戲,制作了最少250款游戲,超過24億套游戲售出,2015年更是推出了游戲名為Miitomo的首款手游。而其生產的游戲機也已從家用機過度到了掌機,眾所周知,尤其是80后和90后們,兒時的游戲記憶都是從Color TV-Game、FC(NES)、SFC(SNES)、N64、GC、Wii和Wii U等這些家用游戲機開始的,而后推出的掌機包括Game&Watch、GB、VB、GBA、NDS和N3DS等也成為一代游戲人的最不能遺忘的珍貴留念。
2.索尼在游戲和游戲機方面的成就
日本索尼公司是世界視聽、電子游戲、通訊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者,世界電子游戲業三大巨頭之一。雖然索尼經營范圍比較廣泛,但是其游戲和游戲機產業卻也在世界上占有舉足輕重的份額,其最著名的PlayStation系列電視游戲機是繼索尼新創的Walkman后,全球最為成功的產品。
三、企業定價策略
企業產品的成本價值和定價策略是決定企業產品價格的關鍵,消費者的選擇和消費觀念是企業產品銷售量的主要因素,二者對企業利潤的形成和提升至關重要。傳統的價格戰以低價策略贏得市場份額,實現業務增長,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演變,企業運營成本日漸加大,低價和低成本已較難成為眾多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優勢,此時戰略定價的目的應是通過盈利性的定價實現更多的價值,以此在同行業競爭中獲取持續優勢。幾乎所有成功的定價策略都包含了三個原則——基于價值,積極主動和利潤驅動。
四、任天堂和索尼游戲機價格戰
1.基于價值
1977年任天堂“電視游戲15”和“電視游戲6”發賣;1980年掌上型游戲機“Game&Watch”發賣,在業界引起轟動;1983年Family Computer發賣,在業界再次引起轟動;1983年紅白機的磁盤機發售,這是首次嘗試于卡帶式的電視游戲平臺,但是卻非常成功,兩個月內售出超過50萬部,而且該平臺技術含量較高,并且價格便宜,大約100美金。任天堂這一系列的舉動,使其游戲機價值逐漸累積增加,價格也逐漸上升,并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顧客,不僅產品定價策略達到最優,而且贏取了消費者的信賴,銷售量也成比例提升,利潤額大大增加。而此時的索尼,正致力于電子影像的發展,1970年,索尼與JVC、松下共同發表了U-matic磁帶錄影系統,正式為日后的錄像帶規格競爭揭開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發表了全球第一臺針對民生用市場Betamax規格的SL-300,并一舉讓索尼成為全球的消費性電子影像大廠。而且索尼在1979年推出的Walkman,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成功的產品。索尼公司雖然在這期間逐步發展壯大了,但是它在三大核心業務中的游戲機產業中,遠遠落后于任天堂,游戲機價值較低,價格也不高,銷售量也遠遠低于任天堂。在此次的價格戰中,毫無疑問,任天堂完勝。
2.積極主動
1984年,任天堂FC游戲機的巨大成功得以延續,1985-1995,任天堂公布他們將會在全球推出FC游戲機,在此期間超級馬里奧這款FC游戲亦在日本市場推出,獲得空前巨大的成功。任天堂于1985年10月18日,在紐約區推出NES來測試市場,隨后快速地獲得成功,在全世界它比其他競爭對手賣出更多。這一時期是任天堂的帝國時代,迫于形勢,索尼為了提升自己的游戲機品牌效應,1988年宣布與任天堂合作,共同開發超級任天堂用CD-ROM主機,超級任天堂在1990年11月21日,于日本推出。這部游戲機獲得了廣泛成功,在3日內全部售罄。超級任天堂較前一代,以其低價格和頗高的技術規格,經過改良的控制器,新增的數顆按鈕又再次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與之合作的索尼在游戲機平臺上也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但是好景不長,合久必分,任天堂擔心索尼一家獨大,1992年5月在任天堂的背叛之下合作破局。索尼逐漸意識到形態發展的趨勢,將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游戲機業務產品中,主動出擊。1994年12月3日,SCE推出了PlayStation(PS),尤其是1995年新總裁出井伸之走馬上任,確立了全新的發展方向,不失時機地殺入年銷售額高達200多億美元的游戲市場,憑借2000年3月4日推出的PS2家用游戲機一舉奪得游戲產業的霸主地位。在當時PS2已成為世界最知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游戲機,遠遠領先同期任天堂的GameCube。
面對索尼在游戲機產品的強勢回歸,任天堂推出了N64游戲機,盡管性能強于索尼,但還是采用卡帶存儲,容量低、成本高、制造時間長,令第三方不愿為它制作游戲,相應的,高成本帶來的高價格高于索尼的PS游戲機,消費者也不愿意購買,失去了大量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