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
扎實起步開好局譜寫發展新篇章
本刊評論員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改革發展的航船駛進2016年。2015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加快發展十大重點產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改革開放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民生持續改善,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完成了各項主要任務,為“十三五”順利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做好2016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事關黑龍江省“十三五”規劃能否開好局、起好步,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也是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時期,要在完善體制機制、推進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持續發力。全省干部群眾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凝心聚力,精準發力、扎實起步,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中打贏全面振興這場硬仗,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轉變為黑龍江大地上的生動實踐。
適應新常態,謀劃好開局,必須認清形勢,增強戰略定力和發展信心。遵循“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這個經濟發展大邏輯,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破解“三大矛盾”,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適應新常態,謀劃好開局,必須精準發力,千方百計穩定經濟增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2016年經濟工作,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更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實現穩增長,必須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關鍵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找準問題癥結,抓住要害所在,精準發力施策,在產業創新擴量、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激活國有經濟存量、發展非公經濟和縣域經濟、幫助企業降成本增效益等方面持續發力,切實打好結構性改革這場攻堅戰。
適應新常態,謀劃好開局,必須扎實開局,在打基礎利長遠的重點工作上取得新突破。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必須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扭住關鍵,嚴明責任,狠抓落實,按照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確定的重點任務,把握好節奏力度,著眼長遠打基礎,確保在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抓好“龍江絲路帶”建設、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關乎發展全局重大問題上全面發力,久久為功,切實取得新突破。
適應新常態,謀劃好開局,必須擔當有為,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新常態下,經濟在轉軌、結構在轉型,能不能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關鍵在黨,關鍵在班子,關鍵在干部。擔當才能引領,真干方能見效。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做到在思維模式和發展理念上與時俱進,走出過分依賴資源、依賴國家、依賴重化工業的思維定勢,轉變思想觀念,轉換發展動能,轉變方式方法,轉變干部作風,做到觀念上適應、工作上得力、方法上對路、作風上過硬,在實踐中大膽闖大膽試,在實干中創造經驗、探索新路,真正肩負起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任。
新的一年要有新思維,新的開局要有新作為。做好2016年經濟工作,有困難、有壓力,也有新機遇、新動力。全省干部群眾既要保持換擋降速的定力,又要堅定攻堅克難的決心,更要具備創新發展的智慧,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凝心聚力、奮發有為,譜寫龍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