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海 安春生
?
“十三五”時期黑龍江省人力資源發展的政策建議
高玉海安春生
“十三五”規劃是跋涉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的社會主義中國的關鍵一程?!笆濉逼陂g,深入挖掘全省豐富、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對于改善民生、聚集人才、維護穩定,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意義重大。
推動高等教育分類發展。黑龍江省高等學??梢詮娜惏l展:綜合性、學術研究型大學,政府應重點扶持這類大學,在政策、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支持。專業性、應用型的大學或學院,應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功能,調動社會力量的辦學積極性,大力發展此類大學,使其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地方培養高素質的適用性人才;技能型的院校,尤其是鼓勵民辦大學發展,激發社會力量辦學,培養生產、服務第一線的從事實際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
擴大職業教育規模。其一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需要把??茖哟胃叩嚷殬I學校辦好的基礎上,發展應用技術技能型高校,培養本科層次專業人才,探索建立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碩士培養模式。其二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調動企業積極參與。大中型企業參與辦職業教育,可以解決按需培養的問題,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充實到教學一線,自然為學用結合提供保障。其三需要建立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雙向流動的通道。普通學校和職業院??梢蚤_展課程和學分互認,普通高等學??梢哉惺章殬I院校畢業生,并與職業院校聯合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其四重點培養掌握新技術、具備高技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根據“龍江陸海絲綢之路建設”和互聯網+的實施,加快培養服務現代服務業人才。
完善人才培養和需求銜接體系。推進我省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過程等方面的有效銜接。探索校企合作、校村合作、訂單式培養、集團化發展等多形式的銜接培養方式。建立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專業改革機制,辦好特色優勢專業,縮減供過于求的專業,調整辦學層次、辦學質量與需求脫節的專業,建立面向市場、優勝劣汰的專業設置機制。
培養與引進緊密結合。編制《黑龍江省年度產業發展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目錄》,立足現有人才培養和使用,堅持人才自主培養開發和引進省外及海外人才相結合,建立統一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和人才信息發布平臺,突出培養引進領軍人才和緊缺人才。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制度,建立突出貢獻獎勵制度,鼓勵各類人才自主創業,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本級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獎勵為企業發展、地方經濟作出貢獻的科技人才,多途徑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團隊。
強化對俄引智工作。通過建立股份制的實驗室或中試基地、互派訪問學者、和聯合培養研究生等方式,加強與俄羅斯技術和教育合作。加強語言文化交流,鼓勵俄羅斯的高校在黑龍江建立俄羅斯語言文化推廣中心,同時也積極支持我省的高校在俄羅斯的高校建立“孔子學院”推廣漢語言和中國文化。充分利用中俄博覽會等載體,尋聘收集境外項目、人才,組織包括我省企事業單位在內的從事對俄合作的項目單位赴俄羅斯,尤其是俄遠東地區洽談項目,招才引智。圍繞“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培養金融、貿易、物流、能源和俄語等專業人才,深化對俄人才合作。
大力引進國外高層次人才。圍繞我省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引智服務計劃”,重點引進大豆、水稻、玉米、馬鈴薯四大作物的專項人才。采取扶持政策,支持在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裝備制造、新型農機裝備制造、交通運輸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和旅游、金融、信息、物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引進國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重點做好一批示范性引智項目,促進我省產業結構調整。
加大科技經費投入。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重要的地方;改善研究經費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類研究中的合理配置;實現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在保證政府增加投入的基礎上,加強企業對科研創新的投入。采取稅收優惠政策和貼息政策等財政手段,鼓勵和引導企業對前沿研究、交叉研究,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等科研的投資;鼓勵高校、企業投資創建高新技術風險投資機構,或吸引更多外省和國外投資機構創辦風險投資公司,以增加科技創新資金來源。
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加強政府、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的合作,促進官產學研一體化。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依托國家、省重大人才計劃和科研、工程、產業攻關等項目,在創新實踐中培養人才。鼓勵企業在高校、科研院所設立人才基金,建立研發機構。加大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后備帶頭人支持力度,對其科研項目研究與開發給予政策優惠。加強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的技術合作、技術轉讓和技術服務,發揮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人才培養優勢、基礎科學優勢和科技創新優勢,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企業要發揮資金優勢,為高校和研究機構提供經費。
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加強科技咨詢機構、技術交易機構等各類科技中介機構的建設;開展與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的技術交流、技術咨詢、技術評估、技術代理、技術外包、技術培訓等活動;完善各種科技成果信息和科研投資方向的信息庫,加強我省星火科技信息網、農業科技網、東北大型科學儀器協作網等信息資源平臺的建設;發揮生產力促進中心、行業技術轉移中心等成果轉化服務機構的協調能力,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有效對接。
切實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醫生、教師、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加強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的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采取定向招生、少數民族高考生加分等辦法,每年重點扶持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急需緊缺人才。
引導人才向農村基層和城鄉社區流動。對在農村基層和城鄉社區工作的人才,在工資、職務、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采取政府購買崗位、報考公職人員優先錄用等措施,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社區和中小企業就業。實施公職人員到基層、社區服務和鍛煉的派遣和輪調辦法,從省直機關選派處級干部到鄉村任職、掛職,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選派高層次人才到農村基層和城鄉社區開展科技對接、技術支持。
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特殊政策。各級黨委政府定期研究解決少數民族人才培育選拔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具體措施,強化落實,發揮組織、人社、民族、教育、財政等職能部門的作用,形成培養選拔少數民族人才工作的合力。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招錄各類人才時,應視情況,對民族縣、鄉、村的主體少數民族實行指標單列、擇優錄用,使少數民族人才的配備比例與人口比例相適應。
營造創新與競爭環境。一是實行靈活的扶持政策。在政策取向上要對創業實行鼓勵、激勵政策,如寬松的工商、稅務、土地等政策,降低產業準入門檻,寬松的城市戶籍政策等等。二是建立暢通的融資渠道。努力爭取有更多的銀行進入黑龍江,加強小企業貸款擔?;鸬慕⒑瓦\行,采取有力措施使擔?;鹉艹浞职l揮作用。重視引導、支持、培育中小企業進入國家創業板發行上市。
營造政策法制環境。圍繞人才強省戰略,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廣泛宣傳《黑龍江省人才規劃綱要》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宣傳各地、各行業培養、使用和引進人才的成功經驗、典型案例,加大對作出突出貢獻人才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人才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形成人人都作貢獻、人人都能成長的社會環境。
改善事業環境。建立良好的用人機制,提供干事創業的基礎,培育留住人才的優良土壤,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讓人才價值實現最大化。打破論資排輩、求全責備、平衡照顧等不良陋習,建立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選拔任用機制。建立健全分配激勵和人才獎勵制度,鼓勵企事業單位利用股權、期權激勵等形式留住人才,實行人才收入與業績、貢獻掛鉤的績效分配方法,使人才的價值真正得到體現。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趙嘉賓zhaojiabi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