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文
在佳木斯全面振興中建功立業
王愛文
習近平總書記繼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到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后,時隔兩個多月,親臨黑龍江考察調研指導工作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龍江工作的高度重視,對龍江發展的殷切期望,對龍江人民的親切關懷。習近平總書記到佳木斯考察指導工作,既是對我們莫大的關心和支持,又是巨大的鼓勵和鞭策,更是我們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當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努力把學習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推動佳木斯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在龍江全面振興中建功立業。
黨中央的重視是我們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保障,也是我們保持強大信心的根本所在。信心來自于習近平總書記對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路徑的具體指導,從去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著力”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到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再到這次到黑龍江的具體指導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工作的要求越來越清晰,指導越來越具體,為我們提供了工作的根本遵循。信心來自于我們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佳木斯作為綜合型城市,歷史包袱較少。近年來,我們抓住了“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以及水利、鐵路、棚改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基礎設施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一批有后勁的大項目,如泉林公司秸稈綜合利用、象嶼集團倉儲物流和玉米深加工、百威英博公司100萬千升啤酒、萬達城市廣場建設成效逐步顯現,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我們將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總方法,把做好“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三篇文章作為總抓手,找準路徑,精準發力。對電機股份、東興煤化工等老的骨干企業,緊密銜接國家政策,做好改造、嫁接、更新等相關工作,改造提升“老字號”;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我市最大的“原字號”,依托農業的資源和優勢,鼓勵支持農業企業和工商資本發展產加銷、農工商一體化的綜合體,通過一二三產業聯動,大力發展全產業鏈項目,深度開發“原字號”;發揮政府指導作用,依托“互聯網+”,推動農業資源與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對接,增強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培育壯大“新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我們將把做大農業、做強農業作為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推動力,緊緊扭住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新農村三大任務,瞄準水稻、大豆、綠色有機農產品三大方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有機統一起來,使農業優勢更優、長處更長,走出一條符合佳木斯實際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確保我市現代農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繼續做出新貢獻。一是圍繞“雙百工程”謀篇布局。打造“百公里綠色稻米長廊”,建設“百萬畝優質水稻示范帶”,力爭用5年時間建成國內一流的綠色生態高效農業示范區、全省一流的綠色稻米產區和“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樣板區。二是大力推進調結構轉方式。大力實施“旱改水”“井改江”“油改電”,向水稻、大豆等優勢作物方向調;積極推進“糧改菌”“糧改經”,向高效經濟作物方向調;積極推進“糧改飼”“糧改牧”,向飼草飼料方向調;大力推進農業“三減”,向綠色有機方向調,促進糧經飼統籌發展。圍繞綠色生態安全轉方式,通過提高綠色、有機農產品比重,提升市場競爭力,使綠色食品產業成為重要的產業支撐。三是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優化區域布局,加快同江對俄果蔬出口基地,富錦、樺川優質米生產基地,樺南、湯原雜糧、雜豆和山特產品基地建設。著力推進富錦萬畝水田展示區、樺川星火“互聯網+農業”服務站等提檔升級,推動物聯網與互聯網有機結合、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四是抓好工商資本和農業的對接,推動經營模式創新。總結推廣象嶼模式、金瑪模式、新峰模式等成功經驗,積極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通過合作化整合農業資源,延長產業鏈,結成利益鏈,保證農民在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受益,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同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囑托,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有序實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抓好城鄉綠化美化,逐步推進退耕還濕,保護好綠水青山,讓佳木斯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生態更美。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考察時深情地說,“我心里惦記著每一個少數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團結一致,共同發展進步。”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關注、對少數民族群眾生活的關心,也對我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將全面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將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納入全市總體發展規劃,研究完善差別化的扶持政策。對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準,找出赫哲族鄉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中的差距和短板,制定出相應發展規劃,進一步整合力量,形成合力,確保我市赫哲族于2017年底在全國人口較少民族中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發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產業,加快赫哲族、朝鮮族特色村鎮建設步伐,謀劃開發沿松花江到黑龍江的民族特色文化游精品線路,增加少數民族群眾非農收入。加大民族傳統文化搜集、挖掘和整理工作力度,論證、篩選和開發一批有市場發展前景、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優勢文化產業項目,促進文化與產業對接,使民族文化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得到傳承與發展,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我們將牢固樹立共享的發展理念,切實把民生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在不斷做大“蛋糕”的基礎上分好“蛋糕”,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繼續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圍繞農業產業扶貧、智力扶貧、醫療扶貧、社會救助扶貧,精準分類,精準施策,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不讓一個縣、一個鄉、一個村、一個人在脫貧的道路上掉隊。繼續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加快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提高百姓幸福指數。
“堅持把改進干部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提出的殷切希望。我們將進一步增強習近平總書記到我省、我市考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干”字當頭、“實”字托底,說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在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上保持定力、善做善成。更加注重素質提升,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進作風,在學習上下一番真功夫、實功夫、苦功夫”的要求,努力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工作本領。更加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對待干部既要嚴格管理,又要熱情關心,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旗幟鮮明地支持、鼓勵、保護擔當者,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用起來,調動積極性,激揚精氣神。今年是換屆之年,要教育引導好各級干部自覺克服心浮氣躁、注意力不集中的心態,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干事創業。同時,著眼于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久久為功,推進發展環境建設。抓住人才這個撬動經濟發展的最有力杠桿,實施重點產業人才支撐計劃,依托域內大中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積極營造激勵人才干事創業的政策環境,努力改善拴心留人的人才服務環境,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為人才成長和發展創造條件。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健全完善“兩清單、一流程”落實機制,大力推行網上審批,積極探索實行網上并聯審批,提高辦事效率;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對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訴制度和干部交流輪崗制度,嚴格執行“四個一律”,努力建立起“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作者系中共佳木斯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
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