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宇宏
走進兩漢三國
文/陳宇宏
公元前312年,秦始置漢中郡。漢中,因漢水流經此地而得名,《史記高祖本紀》引載“梁州本漢中郡,以水為名。”漢中歷史、文化沉積深厚,自然景觀獨具魅力。以“兩漢”、“三國”為特色的名勝古跡,享譽國內外。

每年油菜花盛開的季節,在漢中任何一條道路上行駛,你都仿佛進入了一幅山水畫卷。獨特的自然環境和適宜的氣候條件讓這里儼然成為了偏安一隅的世外桃源。但不同于那個夢中的桃源,曾經閉塞的交通和封閉的環境的極大改善,暢通了這個位于秦嶺與巴山之間的天府之地與外界的密切聯系。
在衛星遙感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這片秦巴谷地的地形面貌。一個巨型的漏斗,被群山環抱。中心的平原地區與周邊山峰的最高落差達近3000米。盆地北面的高山是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以南的山脈曾是古代蜀國和巴國的領地,人們叫它巴山。
早有耳聞漢中盆地是油菜花的故鄉,油菜花的天堂。當我有幸走進這天堂,看到的油菜花不是連續著一整片,是柔軟的綠與嬌嫩的黃相交接的,放眼望去,翠綠的葉和艷黃的花互襯,黃的更黃,綠的更綠,猶如一片海洋,百萬畝同時怒放,天地之間浮光躍金,把漢中裝扮成一個巨大的山水盆景。明媚的春風中,大片的油菜花開滿了田野,水潤碧綠的莖稈上,一簇簇黃燦燦的花朵散發著耀眼的光茫,在周圍青翠麥苗的映襯下,萬綠叢中分外明。迎著明媚的陽光,徜徉在花海之中,蝶蜂漫舞,鳥語花香,賞田園風光,讓心情在大自然中放飛,充分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感受油菜花的壯觀景色。我在想漢中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它注定是一個別樣的地方。它和陜西其他地方有太多的不同,不是黃土高坡,不是信天游,不是窯洞,不是氣候干旱、千溝萬壑,而是山環水繞、氣候溫暖的北方魚米之鄉。
同樣是河流,發源于漢中寧強縣的漢江,因兩岸植被繁茂,土地侵蝕弱,泥沙含量小,而水碧若玉,清澈美好。走在這樣的河邊,我經常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此地人也很驕傲地和我們說,南水北調要調漢江的水去北京,這一帶已成為北京的水源區。而秦嶺之北的渭河卻濁流滾滾,勝似黃河。在漢中,有專吃竹葉的大熊貓、還有羚牛和金絲猴。旱蓮是一種瀕臨滅絕的花樹,此樹籽實特別堅硬,極難培植成活。離不開水田的珍稀鳥類朱鹮也是瀕危動物,等級高于大熊貓、華南虎,1981年在漢中發現時,是僅存有7只的弱小種群。這方熱土似一軸鐘靈毓秀的山水丹青,又像一首厚重典雅的史詩。
漢中古城依偎在漢江的身邊,被漢江所哺育、所潤澤、所滋養,占盡了漢江的風采神韻、地利人和,自古有“天漢”之美稱。天之漢、地之靈,這里是漢文化的發祥地,走進漢中,就走進了大漢王朝的英雄之林,在這里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著名學者余秋雨就曾發出這樣的感慨:“我是漢族、我講漢語、我寫漢字”。這是因為我們曾經有一個偉大的王朝——漢朝,而漢朝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鎮,就是漢中。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
這是宋代大詩人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中的名句。我們可以肯定地回答:正是漢中,開創了漢家四百年基業,而且至今在中華民族之林中,漢族依然是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第一大族,在華夏大地上,可以說,“漢”字,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兩千多年前,漢王劉邦在漢中筑壇拜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完成大漢王朝的統一大業。漢中市博物館復原了中國交通史上的奇跡,依山傍水的秦蜀古棧道,同樣的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鐫刻在石門隧道石壁上的石門十三品,是中國書法的珍奇瑰寶,輻射著恒永的藝術之光。這方熱土上,走出了開拓絲綢之路的漢代博望侯張騫,他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位于漢中城固的張騫墓,已經列入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張良、蕭何、韓信被稱之為“西漢三杰”,張良功成身退于漢中留壩紫柏山張良廟。“英雄神仙”留古風,綠水青山聞琴簫,西漢名將蕭何,在漢中古道上演了“月下追韓信”的精彩一幕,當年為名將韓信設壇拜將的拜將臺,就坐落于漢中城南。兩個故事闡釋的“發現人才”和“重視人才”,成就了一個王朝的大業。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發明人蔡倫,被封為龍亭侯。漢中洋縣建有他的陵園,香火綿延兩千個春秋。
走在這方熱土,就走進了大漢民族的古老年輪。面對這方熱土,還會聽到金戈鐵馬悲壯歌吟。一部《三國演義》,其中竟有200多處涉及漢中這方古老熱土,留下了眾多的三國遺址和風物。漢中勉縣的武侯墓,長眠著勵精圖治、六出祁山、鞠躬盡瘁的千古臥龍諸葛亮。蒼郁的古柏蒼郁著正氣和風骨,久遠的題詠久遠著崇敬和贊頌。漢中勉縣的武侯祠,是中國最早的一座武侯祠,也是唯一的一座奉詔修建的武侯祠,號稱“天下第一武侯祠”。今天,漢中三國文化景區,已成為三國旅游線路中的重要景點,漢中成為重要的融兩漢三國文化、秦巴民俗風情、自然山水生態于一體的體驗型、區域性、休閑旅游目的地。漢中熱土襟山帶河、山川雄秀。長江的最大支流漢江,從歲月的深處流來,哺育出這方熱土的物華天寶、毓秀鐘靈。著名學者易中天就曾說:“漢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國,自古就是塊風水寶地。”漢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一方兼南北之美的風水寶地和魚米之鄉,是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的地方和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漢中被稱之為北國江南,河溪縱橫、湖塘廣布、水域詩意、聞名天下,這里的石門水庫、南湖、興元湖、紅寺湖、南沙胡、五門堰,風景如畫,燦爛著水的神韻。在一座座青山深處,一湖湖碧水像一面面神奇的寶鏡,鑲嵌在峽谷之間。兩岸翠峰連綿倒映水中,清風從水面掠過,水鳥在湖畔鳴唱。這真是夢幻似的水鄉風情,南國風光。這里既有世外桃源般的水鄉仙境,人們蕩舟碧波,忽然品味湖光山色,忘我于山水之間。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漢中的黎坪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優美、原始森林綠海松濤、奇峰幽谷云遮霧繞。古木參天,溪流如歌、飛瀑如練,奇石林立。中華龍山神秘天石龍鱗,使世人為之驚嘆,大有神仙洞府風采。

張良廟AAAA級景區
漢中秦巴山中,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華陽景區的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居于一地,國內外稱奇,是國寶的家園、也是世界和中國絕無僅有的大自然動植物生態寶庫。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有92峰、82坦、72洞,幾十里草坦相連,風景如畫,在這里你可以傾聽小鳥的歌唱,與森林對話、與天地精神往來,這里的空氣負離子含量高出城市數百倍,是天然大“氧吧”。在秦巴山腹的陜甘川三省交界之處,始建于明代盛于清末民國的古鎮青木川,宛如世外桃源。這里至今存留著完好的民居院落、街市廊橋,像一個美麗的神奇傳說。
漢中,又是花的海洋,伴隨著春天的到來,油菜花、桃花、梨花異彩紛呈,絢麗斑斕,漢中花季最為引人入勝的是100多萬畝金燦燦的油菜花。有如金子一樣光耀。陽光一樣明麗,讓人如醉如癡。夏天的漢中“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的漢中“霜葉紅于二月花”,冬天的漢中蠟梅伴著雪花一起開放。
漢中生態和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近年來,漢中市積極實施“旅游活市”戰略,全市旅游業步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發展氛圍濃厚,開發步伐加快,旅游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旅游吸引力明顯增強,經濟總量不斷攀升。
漢中鐵路公路交通便捷,四通八達,漢中旅游以每年30%的增速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今天的漢中,已經名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中國最佳歷史文化魅力城市、中國休閑城市、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市和中國最美油菜花海的金榜。漢中正在以擋不住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五洲四海的游人,前來領略智水仁山之雄秀,感悟天地造化之神奇。
天漢燦爛,群星爭輝。漢中因歷代名人而更加輝煌,歷代名人因漢中而更加耀眼。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漢中有過昔日的輝煌,今日的振興,更憧憬明天的繁榮。世界對漢中了解得越多,漢中融入世界的步伐就越快。

張騫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