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霞 黃剛強 孫炎平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福州市第一醫院放射科,福建福州350009
磁共振對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
鄭彩霞 黃剛強 孫炎平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福州市第一醫院放射科,福建福州350009
目的探討磁共振常規檢查對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磁共振影像學資料完整、臨床可疑胎盤植入患者25例為研究對象,并與手術病理或臨床綜合診斷結果相比較,統計磁共振在鑒別胎盤粘連及植入的敏感性、準確性和特異性。結果胎盤滯留及粘連組10例中,磁共振正確診斷8例;胎盤植入及穿透組15例中,磁共振正確診斷13例。陽性預測值(PPV)為86.7%(13/15)、陰性預測值(NPV)為80.0%(8/10),而檢查的敏感性(Sen)為86.7%(13/15)、準確性(ACC)為84.0%(21/25)、特異性(Spe)為80.0%(8/10),統計學上顯示MRI檢測方法與臨床最終確診結果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P>0.05)。結論磁共振的軟組織分辨率較高,可正確診斷胎盤植入,并準確判斷胎盤植入深度及范圍,以及子宮周圍器官的受侵程度,在胎盤植入的臨床診斷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磁共振;常規檢查;胎盤植入;診斷價值
產科危重癥較多,而胎盤植入屬于最危險的重癥,會對母嬰產生極大的威脅及危害。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工流產及剖宮產率上升,胎盤植入的發病率呈現升高態勢。按照胎盤植入深度的不同,在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也不同,盡早、及時準確評價胎盤植入情況,對于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對于降低產婦并發癥,降低對新生兒損害有著重要的價值[1]。在胎盤植入診斷中,MRI軟組織分辨率高,可清晰顯示胎盤內及毗鄰結構,對于胎盤植入的臨床診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本研究選取了我院收治的臨床可疑診斷胎盤植入患者25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磁共振在胎盤植入臨床診斷上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磁共振影像學資料完整、臨床可疑診斷胎盤植入的患者25例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將25例患者分為胎盤滯留及粘連組(n=10),胎盤植入及穿透組(n=15),年齡最小22歲,最大37歲,平均(28.9±2.4)歲。所有患者均經彩超檢查后,懷疑有胎盤植入者18例,彩超檢查為胎盤粘連,而臨床高度懷疑胎盤植入者7例。產后患者出現胎盤排出不全或無法排出者9例;人工流產或剖宮產術病史15例;停經5~9個月伴陰道出血患者8例。最后手術病理證實胎盤植入15例,臨床綜合診斷胎盤滯留或粘連10例,其中胎盤粘連7例,胎盤滯留3例。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西門子Avanto 1.5TMR掃描儀行常規掃描,腹部相控陣線圈,患者取仰臥位,給予常規T1WI(TR 550 ms,TE 14 ms),T2WI(TR 4000 ms,TE 87 ms)及抑脂序列(TR 2500 ms,TE 70 ms),掃描矩陣為256× 256,FOV 36×38;激勵次數為4,層厚、層間距分別為3 mm、1.0 mm。并行橫斷面、矢狀面及冠狀面掃描,并對疑似胎盤植入患者行以垂直于子宮壁的非常規切面掃描[2]。對于常規MRI診斷有困難的患者給予增強掃描。
1.3 圖像分析
磁共振圖像均由兩名高年資放射科醫師分析,主要對患者胎盤形態、位置、信號強度等進行觀察,以準確判斷胎盤植入深度、范圍,觀察相臨近的器官是否受到累及。以MRI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結果、臨床綜合判斷結果為主進行分析[3]。
1.4 MRI診斷標準
①植入性胎盤:子宮結合帶信號中斷、子宮肌層局部中斷或厚度明顯變薄;并可見高信號胎盤侵入或信號不規則,且血管影可穿過肌層。②穿透性胎盤:子宮肌層信號消失,胎盤突出子宮輪廓線以外。③粘連性胎盤:子宮結合帶模糊、中斷或不規則,子宮肌層信號良好,厚度無明顯變化[4]。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包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均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治療隨訪情況
根據胎盤植入治療原則,胎盤粘連、胎盤滯留患者的治療,藥物或保守治療的效果較為理想。胎盤植入、胎盤穿透患者,治療上應根據患者的病情給予子宮切除術或子宮次全切除術治療。因此,在選擇治療方式之前,準確鑒別診斷是關鍵。為了更好分析磁共振在胎盤植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將25例患者分為胎盤滯留及粘連組,胎盤植入及穿透組,前一組患者10例,經臨床綜合診斷確診;后一組患者15例,均經手術病理確診。其中,臨床綜合診斷包括臨床癥狀及體征、病史及輔助檢查結果,并對患者進行隨訪,隨訪時間4~12個月,采用電話隨訪、家訪等方式,平均隨訪時間(8.4±2.4)個月。
2.2 患者檢查診斷情況
胎盤滯留及粘連組10例中,其中胎盤滯留者3例,胎盤粘連者7例,磁共振正確診斷8例,2例診斷為胎盤植入,后經臨床綜合診斷為胎盤粘連,診斷符合率為80.0%。3例胎盤滯留者MRI表現為子宮結合帶基本清晰、完整。胎盤粘連MRI表現為結合帶信號模糊,與胎盤分界不清,肌層受壓;2例MRI診斷誤診為胎盤植入者,主要表現為胎盤與肌層分界不清。胎盤植入及穿透組15例患者中,胎盤植入12例,胎盤穿透3例,經由磁共振診斷正確13例,2例磁共振診斷為胎盤粘連,手術病理證實為胎盤植入,診斷符合率為86.7%,其中5例患者常規MRI檢查無法確定,由增強掃描后確診。15例胎盤植入及穿通患者的MRI表現:①子宮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大,而最大約為22 cm× 15 cm×10 cm;②子宮內膜結合帶局部模糊,且厚度變薄者2例,見圖1、2;病灶突入肌層,導致肌層厚度明顯變薄者9例,見圖3、4,胎盤突破漿膜層3例,其中1例與膀胱分界不清。③在病灶信號表現上,表現為T1WI多為低信號,同時也混雜著不規則的高信號,而T2WI為混雜的高低信號。④在病灶增強掃描后,病灶出現不均勻顯著強化,且邊緣強化更為顯著。
評價指標:磁共振檢查胎盤植入,陽性預測值(PPV)為86.7%(13/15)、陰性預測值(NPV)為80.0%(8/10),而檢查的敏感性(Sen)為86.7%(13/15)、準確性(ACC)為84.0%(21/25)、特異性(Spe)為80.0%(8/ 10)。統計學上顯示MRI檢測方法與臨床最終確診結果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P>0.05)。

表1 胎盤植入磁共振(MRI)檢查診斷結果

圖1 產后患者,子宮右后側壁胎盤植入橫斷位

圖2 同一患者矢狀位

圖3 足月產婦子宮左側壁胎盤植入冠狀位

圖4 同一患者橫斷位
在產科中,胎盤植入是產婦的危重癥之一,可出現產前或者產后不可預料的大出血,可危及產婦的生命安全。近年來,在人工流產及剖宮產率不斷上升的背景下,胎盤植入的發病率也逐漸升高,而胎盤植入在產前正確診斷率并不高,從而可能導致產后大出血的發生,因此產前正確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在產時及產后做好應急措施,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異常種植,是由于子宮底蛻膜發育狀況差,導致胎盤絨毛侵入或穿透子宮肌層。在病理上,根據胎盤絨毛侵入子宮肌層程度,可分為粘連性胎盤、植入性胎盤和穿透性胎盤三種不同類型[5-7]。其中,在臨床治療上,粘連性胎盤患者主要給予保守治療,而因為胎盤植入及胎盤穿透,常可誘發大出血、子宮穿孔和繼發感染,對母嬰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在治療上往往選擇行子宮全切術或者次全子宮切除術。因此在臨床上應做到早診斷、早鑒別,從而為治療方案選擇奠定基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最大限度降低對孕產婦生命安全的威脅[8]。
3.1 胎盤植入的磁共振(MRI)影像學特點
MRI可多平面成像,軟組織分辨率高,無輻射影響損害,在國內外胎盤植入臨床診斷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常規MRI檢查序列中,主要依靠T2WI序列診斷,在MRI表現上,胎盤植入的主要表現是子宮結合帶信號中斷,胎盤與子宮肌層密切相連,且侵入肌層,使子宮肌層變薄或不規則,胎盤下方血管影穿過肌層,在動態增強過程中出現明顯強化,一些病灶也表現為“花環樣”強化[9,10]。而經分析認為,主要是由于胎盤植入后的胎盤仍舊是活性組織,有著豐富的血液供應。本研究12例胎盤植入患者中,磁共振檢查誤診為胎盤粘連2例,主要是孕晚期子宮壁菲薄,胎盤是否侵入肌層判斷不清從而導致誤診。
3.2 粘連性胎盤與植入性胎盤的MRI鑒別診斷
由于兩者異常種植胎盤的治療方案完全不同,所以鑒別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孕中早期、人流術后或產后等子宮肌層較厚、結構清楚時,植入性胎盤的直接與間接征象明確,二者區別較明顯,基本可以明確診斷,因此此種類型的胎盤植入診斷符合率較高[11]。而妊娠晚期子宮肌層較薄,此時肌層是否胎盤侵入的直接征象在MRI上有時難以分辨,其他輔助間接征象(胎盤信號不均,T2WI胎盤內低信號條索)二者均可能出現,不能作為評價二者區別的手段,因此妊娠晚期MRI檢查有時難以區分粘連性胎盤和植入性胎盤[12]。本研究中誤診粘連性胎盤及植入性胎盤各2例,這4例誤診的患者都是妊娠晚期的孕婦,難以判斷胎盤是否侵入肌層。
3.3 植入性胎盤與穿透性胎盤的MRI鑒別診斷
在穿透性胎盤的診斷上,通常是先診斷植入性胎盤,并在此基礎上觀察患者子宮漿膜層的光滑和完整性、漿膜層是否出現中斷,以及子宮周圍組織有無受侵襲改變的跡象,大部分病例可以通過磁共振(MRI)可以明確診斷[13,14]。MRI對穿透性胎盤的診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當發現胎盤穿透子宮壁漿膜層,位于子宮輪廓線外,周圍組織受侵時明確診斷。本研究中有3例胎盤穿透,常規MRI檢查均能正確診斷,診斷準確率達100%。
3.4 磁共振(MRI)在胎盤植入中的價值
本研究選取的25例患者,均具有胎盤植入高危因素、臨床癥狀及體征,均屬于胎盤植入疑似患者,在給予磁共振檢查前,均經過超聲篩選。胎盤異常種植的檢查方法首選是超聲檢查,因為多普勒超聲檢查費用低、無創傷、簡便易行、可重復性好,而且能很好地反映胎盤血流的變化情況,是目前胎盤植入診斷的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但是多普勒超聲對于產前胎盤植入聲像圖特征及診斷尚無固定的標準,而且不同的超聲醫師有不同的診斷標準、不同的操作手法以及經驗不同,診斷的準確率也不一樣。而磁共振之所以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①MRI可多平面成像,尤其是對疑似植入部位,輔助垂直于子宮壁非常規切面掃描,因此能夠清晰顯示胎盤植入的病灶。同時,MRI軟組織分辨率高,對于清晰顯示胎盤有重要價值,如鑒別胎盤內外陳舊性出血與新鮮出血;②磁共振可良好顯示胎盤邊緣,從而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案制定提供有價值的信息[15]。本研究中MRI檢查的敏感性為86.7%、準確性為84.0%、特異性為80.0%,與大多數文獻報道相似。對于孕婦產前檢查以超聲檢查配合磁共振檢查更能夠提高胎盤植入的正確診斷率,但是胎盤植入的最后確診手段還是需要病理學檢查。
綜上所述,磁共振檢查在產科診斷胎盤植入及判斷肌層侵入程度上有著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特別是對胎盤植入深度及范圍的診斷、療效評估和患者是否需要手術切除子宮判斷上,臨床應用價值更高,尤其是在超聲診斷價值困難時,以及超聲診斷與臨床診斷不一致時,可選擇行磁共振(MRI)診斷,盡早做出正確診斷,預防大出血的發生。
[1]唐瑜,秦永歡.磁共振對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J].醫學信息,2015,(33):315.
[2]朱里.磁共振對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J].醫學信息,2014,(9):484-485.
[3]陳書文,李泉水,張家庭,等.彩超、MRI及兩種方法聯合試驗對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0,26(12):1116-1118.
[4]周碧華,鄭笑娟,徐建,等.產前超聲與磁共振對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24(1):36-38.
[5]高繼勇,梅海炳,高軍,等.磁共振在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中的診斷價值[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11,20(6):422-424.
[6]鄒愛國,王毅,方必東,等.胎盤植入的MRI診斷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9,19(10):1312-1314.
[7]張方璟,曹滿瑞,劉炳光,等.磁共振對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5,(5):797-801.
[8]谷豫鳴,魏俊,熊常君,等.超聲檢查與磁共振在植入性兇險型前置胎盤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4):105-108.
[9]白光輝,江心,陳裕,等.磁共振與超聲對胎盤植入診斷價值的對比研究[J].醫學研究雜志,2012,41(1):96-100.
[10]黃安茜,譚艷娟,包凌云,等.超聲聯合磁共振檢查對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診斷價值[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4,23(5):567-569.
[11]張園,孫多成,徐林,等.胎盤植入的MRI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20):3401-3403.
[12]陶元萍,方必東,趙雅萍,等.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的磁共振診斷價值[J].醫學研究雜志,2015,44(9):102-105.
[13]林劍軍,黃衛保.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對產前胎盤位置異常的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醫學,2015,(5):679-683.
[14]陳永露,宋亭,劉祎,等.產前MRI在胎盤植入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6):470-473,477.
[15]梁娜,田偉.胎盤植入的MRI間接征象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6,32(1):68-71.
Diagnosis value ofmagnetic resonance in p lacenta increta
ZHENG Caixia HUANGGangqiang SUN Yanpi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Fuzhou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9,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placenta implantation. M ethods Selected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ata integrity and clinically suspected of placenta accreta in 25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compared with results of pathology or clinical comprehensive diagnosis,statistical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identification of placenta adhesion and implantation.Results In 10 cases of placenta retention and adhesion group,8 caseswere diagnosed correctly by MRI.In 15 cases of placenta implantation and penetration group,13 caseswere diagnosed correctly by MRI.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was 86.7%(13/15),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was 80.0%(8/10),and the sensitivity(Sen)was 86.7%(13/15),the accuracy(ACC)was 84.0%(21/25),and the specificity(Spe)was 80.0%(8/10).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RIdetection method with the final clinical diagnosis(χ2=0.00,P>0.05).Concl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soft tissue with higher resolution,correct diagnosis of placenta accreta,and accurate judgement of placenta implantation depth and scope,and around the uterus organs involvement,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lacenta accreta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outine examination;Placenta implantation;Diagnostic value
R714.462
B
1673-9701(2016)18-0102-04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