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嬌 李曉華
浙江省臺州市中心醫院放療科,浙江臺州314000
基于精益管理提高護理病歷質量的質性研究
王彩嬌 李曉華
浙江省臺州市中心醫院放療科,浙江臺州314000
目的通過精益管理提高全院護士書寫護理記錄的能力,從而提高護理病歷的質量。方法精益管理前由首席護士質控出院的護理病歷后歸檔,引用精益管理理念后,建立三級質控流程,最后由首席護士終末質控后歸檔。將2011年5月~2012年2月的病歷成績與2012年5月~2013年2月的病歷成績作對照分析。護理部每月隨機抽查10份運行護理病歷,10份歸檔護理病歷,將檢查的成績作對照分析。結果精益管理后的成績[在院病歷成績(95.91±1.86)分、歸檔病歷成績(95.83±2.29)分]明顯高于精益管理前的成績[在院病歷成績(91.23±3.03)分、歸檔病歷成績(92.13±3.1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精益管理前和精益管理后在院病歷和歸檔病例的質量等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精益管理后甲等護理病歷比例(在院病歷75%、歸檔病歷80%)明顯升高,丙等護理病歷比例(在院病歷5%、歸檔病歷1%)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精益管理能更好地提高護理人員書寫護理記錄的能力,從而提高護理病歷的質量。
精益管理;護理病歷;護理質量改進;質量評價
護理記錄是住院患者護理病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理工作者對住院患者生命體征、病情進展、醫囑執行及護理措施處理的客觀記錄[1,2]。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患者要求查閱、復制護理記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這說明護理記錄是處理醫療糾紛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為了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護理記錄必須做到客觀、真實、動態反映患者從入院到出院期間的治療、護理的全過程,同時實時進行護理記錄質控,切實提高護理病歷質量,為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我科自2012年5月引進精益管理理念,提高護理病歷質量,本文現將精益管理提高護理病歷質量的實施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選取某三級甲等醫院的護理病歷作為過程結果的研究對象。將2012年5月~2013年2月的護理部抽查的100份病歷作為實驗組,2011年5月~2012年2月護理部抽查的100份的病歷作為對照組,進行實施干預前后對照研究。兩組病歷患者一般資料如年齡、職稱、學歷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組2011年5月~2012年2月的病歷成績與2012年5月~2013年2月的病歷成績作為對照分析。護理部每月隨機抽查10份運行護理病歷,10份歸檔護理病歷,將檢查的成績作對照分析。病歷評價按“護理病歷書寫內容及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兩組護理病歷評價者相同。
1.2.2 評價方法根據我院“護理病歷書寫內容及評價標準”進行護理病歷評價。質量標準采用百分制計分,并按質量評定標準評出護理病歷的等級(甲等分、乙等分、丙等分)。護理部隨機抽查護理病歷:在院病歷10份/月;歸檔病歷10份/月。抽取的病歷由院部護理病歷的質控員專人質控,并由專職的護理病歷質控管理員復合。我院護理病歷書寫內容及評價標準按照《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3]、護理病歷書寫質量標準和一般護理記錄單書寫標準量化表[4],結合我院護理基本情況擬定初稿,由臨床護理專家討論修訂并賦予打分標準后,制定“護理病歷書寫內容及評價標準”。質量標準按照百分制計分,并按質量評定標準評出護理病歷的等級,給予甲等(≥95分)、乙等(95分>乙等≥80分)、丙等(<80分)三個等級。
1.2.3 護理病歷管理對照組:引進精益管理前在院病歷及出院的護理病歷質控由首席護士負責。實驗組:對在院病歷和出院護理病歷質控采取一系列精益管理措施,具體包括:(1)在院病歷管理模塊化引進精益管理后,在院病歷采用模塊質控,每位首席護士帶一名3年以上的護士,按分管的床位質控在院病歷的入院評估表、護理記錄、跌倒評分與壓瘡評分;2級護士帶一名3年以下的護士,按分管的床位質控在院病歷的醫囑單、體溫單、血糖記錄單。1名護士作為替補人員,根據變動人員情況替補檢查相關內容。要求護士監控前一天護理病歷,實行循環監控。護士長每周抽查運行病歷一個模塊,檢查成績優秀的科務會給予口頭表揚,加護士行為考核分2分,獎勵季度質量獎50元;不合格的扣護士行為考核2分,并與季度質量獎掛鉤。出院的護理病歷采用三級質控流程,管床護士一級質控,要求控出30%的護理病歷缺陷,上級管床護士二級質控,要求控出50%的護理病歷缺陷,首席護士在出院當天終末質控護理病歷,護士長在病歷歸檔前篩查核對(控出的護理病歷缺陷都與首席護士控出的護理病歷缺陷相比較計算)。(2)護理病歷缺陷分享首席護士、護士長定期檢查在院病歷的質量,對存在缺陷的護理病歷截圖制作PPT,晨會或科務會時匯報并提出修改意見,護士長進行跟蹤檢查落實改正,個別人員進行現場糾正。(3)學習心得分享,提高護理病歷書寫能力病歷質控護士與年輕護士自由組合,一對一帶教,并每月在科務會匯報一次教學分享,老師匯報教學心得及教育具體內容,而學生匯報向老師學到的病歷書寫內容及心得,最后由護士長分析點評。評出本月的優秀老師與學員2名,并由科主任發放獎金200元。(4)樹立標桿病歷檢查成績≥98分的,在科務會上由科主任和護士長發放質控護士獎金200元,并拍照留念,照片留在科內的學習園地內,供大家分享,形成激勵機制,使病歷質控護士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趨勢。(5)鼓勵年輕護士參與護理病歷的終末質控年輕護士主動參與護理病歷的終末質控者,加考核分1分,并與績效掛鉤。前3月質控的護理病歷由護士長指導完成,出現乙級病歷時不扣分、不扣獎金,并獎勵100元/月/人,意在提高年輕護士病歷書寫能力。
1.3 觀察指標
病案室收集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護理病歷,按“護理病歷書寫內容及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得出兩組護理病歷的分值。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單項有序的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病歷得分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護理病歷得分比較可以看出,精益管理后的成績[在院病歷成績(95.91±1.86)分、歸檔病歷成績(95.83±2.29)分]明顯高于精益管理前的成績[在院病歷成績(91.23±3.03)分、歸檔病歷成績(92.13±3.1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精益管理前后在院病歷與歸檔病歷成績比較(±s,分)

表1 精益管理前后在院病歷與歸檔病歷成績比較(±s,分)
注:對照組:精益管理前病歷;實驗組:精益管理后病歷
組別總數(份)在院病歷歸檔病歷對照組實驗組t值P值100 100 91.23±3.03 95.91±1.86 26.69 0.000 92.13±3.19 95.83±2.29 9.42 0.000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護理病歷質量等級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護理病歷質量等級比較可以看出,精益管理前和精益管理后在院病歷和歸檔病例的質量等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精益管理后甲等護理病歷比例(在院病歷75%、歸檔病歷80%)明顯升高,丙等護理病歷比例(在院病歷5%、歸檔病歷1%)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精益管理前后在院病歷與歸檔病歷質量等級比較[n(%)]
所謂精益管理,是指組織在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或者服務的同時,將不必要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它主要通過提高顧客滿意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資本投入,實現價值最大化。精益管理要求組織的各項行為中均要運用“精益思維”[5-6]。“精益思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以投入最少的資源,包括資金、人力、材料、設備、時間和空間,創造出最多的價值,為顧客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最及時的服務。精益管理要求對實施過程進行監控和測量,將監控和測量得到的數據和資料進行分析,找出改進的可能和余地,并采取措施,包括提供必要的資源,實現持續的改進,不斷提高過程的效率和有效性[7-9]。在實際操作中,管理者除了要制定相應的質量監控規范外,更為重要的是根據規范的要求定期檢查各過程要素是否按相關的規范執行,有什么問題做出書面記錄并在規定時間內按程序做出處理,并要對處理結果再進行檢查跟蹤[5]。精益管理的本質是通過消除各種形式的浪費,提升價值效能,通過精益管理的實施實現良好的組織協作氛圍,在組織內部形成高效、精簡、追求完善的團隊[10-13]。
W.Edwards.Deming作為現代質量管理之父曾說:令患者不滿意的原因,絕大多數并非是人的因素,而是由于系統或流程中的失誤造成的。因此,在管理中要更注重對系統的改進,精益管理在醫療行業中的開展,就是通過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消除所有無增值性的行為,以最少的投入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達到最大的受益。精益服務遵循的6點原則:不浪費患者時間;完全解決患者問題;為患者提供好其所需的物品;在患者需要的地方提供價值;在患者需要的時間為其提供價值;在問題需要解決時盡可能減少患者的決策選擇[14-15]。我們引用精益管理念,制訂模塊式的運行病歷實時循環質控,人人參與,新老組合,教與學同時推進,提高全科護理人員的護理病歷書寫能力。利用績效管理機制,促使全員主動參與;樹立標桿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管理者定期檢查在院病歷的質量,存在的護理病歷缺陷,及時總結并給出修改意見并進行跟蹤檢查落實改正;定期進行學習心得分享;鼓勵所有護士尤其是年輕護士參與護理病歷終末質控,讓每個護士熟悉護理質控的具體內容和環節,提高護士的病歷書寫能力。從各環節控制,保證護理病歷的質量,減少歸檔前護理病歷的修改,提高護理病歷的質量。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精益管理前后護理病歷的成績比較有顯著差異,精益管理前后無論是護理病歷的整體得分,還是優質病歷的比例都明顯提高,兩者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護理病歷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精益管理的應用能幫助管理者解決關鍵問題,制定精益化的工作流程,對關鍵質量數據的定量化分析基礎上,制訂和完善護理工作流程、規范化操作,提升護理服務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應用精益管理,可以制訂健全的護理病歷質控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證護理文書質量及護理質量持續提高的基礎[16-17]。利用制度要求護理人員對運行的護理病歷實時循環監控,及時整改,保證護理病歷的質量。績效管理機制,促使全員主動參與質控,提高書寫能力;全員朝著統一的目標而努力,樹立標桿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通過護士行為考核培養護士良好的書寫習慣[18-19],但是在精益管理的實施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①由于培訓和宣傳不夠,許多護士對精益管理思想缺乏深入全面理解;②目前沒有成熟的護理病歷精益管理模式可以借鑒,許多工作級流程尚在摸索中;③在護理病歷管理中實施精益管理時缺少有經驗的老師給予指導;④精益管理往往受到過去的一些管理習慣的影響;⑤護理工作繁重復雜,許多護士處于過疲勞的工作狀態,疲憊的精力使其安于現狀,不想改變。
精益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策略具有高瞻遠矚性,對護理病歷管理實施精益管理能提高護理病歷的質量,并能保持護理病歷質量的穩定[20];但實現護理病歷管理由粗放管理、經驗管理向精益管理轉變時一個復雜的長期的過程,必須由廣大醫療護理工作者不斷的探索、改進,任重而道遠。
[1]王舒,韓鋒.精益管理在醫院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性探析[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2,35(2):131-133.
[2]Jooslen T,Bongers I,Janssen R.Applicalion of lean thinking to health care:issues and observations[J].Iut JQual Health Care,2009,21(5):341-347.
[3]衛醫發.第190號.關于印發《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的通知[S].2002-04-13.
[4]王益鏘.護理質量評價標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20-22.
[5]孫偉,康蓓蓓.“三站式”質控方法對護理病歷書寫進行質量控制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2):2048-2049.
[6]黃荔紅,魏春英.護理病歷環節質量控制與干預[J].中國病案,2011,12(2):8-9.
[7]汪巧婭,任珍.精益管理理念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北京醫學,2013,35(9):770-773.
[8]Mark G.張國萍譯.精益醫院:世界最佳醫院管理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4.
[9]易利華,趙陽,胡敏敏,等.構建精益管理鏈提升我院管理品質和服務的探索[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4,30(3):174-177.
[10]華靜,耿定國,王小莉,等.精益管理在綜合性醫院門診就診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8):2199-2201.
[11]文香蘭,李慧敏,張瑤.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中基礎護理落實的護理管理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1):36-37.
[12]方麗,陳靜.精益管理對長期住院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3):559-561.
[13]王新領.加強醫院精益化末端管理的思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7):131-132.
[14]劉麗,劉開蕾,田桂元,等.有效的時間管理在護理支持系統管理中的運用[J].價值工程,2012,31(12):197.
[15]葉麗花.精益管理理念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3):37-39.
[16]方芳,常健,周煒,等.“1+7”醫院向心服務系統運行效果分析[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12,27(9):18-19.
[17]王曉蘭,王群,李惠聰.精益管理在優化護理工作流程的嘗試[J].醫院院長論壇-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9(3):54-56.
[18]黃葉莉,王碭,蔡偉萍.為優質護理服務提供有力保障的建議[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4):2938-2939.
[19]韋懿,吳茜.用精益管理理論改造藥房服務流程[J].醫學信息,2013,(14):29.
[20]印力軍.改進護理后勤服務流程提升護理服務質量[J].中國實用醫藥,2011,6(5):255-256.
Qualitative study on im proving quality of nursing records by lean management
WANG Caijiao LIXiaohua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Taizhou Central Hospital,Taizhou 314000,China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urses in writing records by lean management,thu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cords.M ethods Before leanmanagement,the nursing records of dischargewere evaluated and documented by the head nurse.After introduction of lean management,three-level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nursing recordswere finally evaluated and documented by the head nurse.The scores of nursing records from May 2011 to February 2012 and those from May 2012 to February 2013 were selected for controlled analysis.The nursing department randomly checked 10 running nursing records and 10 documented nursing records everymonth,and the scores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scores after leanmanagement[(the scores of in-hospital records were(95.91± 1.86),and the scores of documented recordswere(95.83±2.29)]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leanmanagement[the scores of in-hospital recordswere(91.23±3.03),and the scores of documented recordswere(92.13±3.19)](P<0.05).The quality levels of in-hospital nursing records and the documented records before and after lean managemen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proportion of class A nursing records(75%of in-hospital records and 80% of documented records)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lean management,and the proportion of class C nursing records(5%of in-hospital records and 1%of documented records)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lean management(P<0.05).Conclusion Lean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urses in writing records thu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cords.
Leanmanagement;Nursing record;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Quality evaluation
R197.3
C
1673-9701(2016)18-0137-04
2016-03-25)
浙江省醫院協會項目(2009AZHA-KEB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