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張光晨 魏東 許金華 仲雨濃
(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水族科學系 天津 300384)
飼料中添加酪氨酸對龍睛金魚體色的影響
O 張光晨 魏東 許金華 仲雨濃
(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水族科學系 天津 300384)
本實驗以紅色龍睛金魚為試驗對象,在實驗飼料當中分別添加0%、1%、1.5%、2%、2.5%濃度的酪氨酸。實驗金魚共分5個組,進行52天的養殖實驗,且每個實驗組下設置3個平行組。實驗結束后,對實驗魚進行體色和生長指標的測量。結果表明,添加了不同濃度的酪氨酸的實驗組飼料對龍睛金魚體色有顯著影響(P<0.05),并且各實驗組飼料都對龍睛金魚的生長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酪氨酸;龍睛金魚;體色
本文依托于2015年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酪氨酸及色氨酸對龍睛金魚體色的影響及調控機制”。項目編號:201510061004
金魚(Carassius auratus)屬鯉形目鯉科鯽屬。是由野生鯽魚演化形成的觀賞魚類。并其色彩絢麗,體態優美,被譽為“水中牡丹”。龍睛金魚(Dragon-eye Goldfish)屬于龍種金魚,其最大的特點是隆起的眼睛,這也是龍睛金魚的一個重要鑒賞特征。
1.試驗材料
實驗用龍睛金魚來自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小湯山基地培育的苗種,魚體健康活躍,無病無傷。體長(4.39 ±0.79)cm,體重(10.76±7.76)g。酪氨酸的添加量分別為0%、1%、1.5%、2%、2.5%,并記作L0、L1、L2、L3、L4五個實驗組。實驗金魚共分5個組,進行52天的養殖實驗,且每個實驗組下設置3個平行組,每組20尾魚。基礎飼料由北京三元飼料廠提供,粗蛋白含量34%。日投飼率為6%,飼養時間為52天。試驗飼料中所添加的酪氨酸購于四川峨眉山龍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試驗方法
在養殖實驗前,用20mg/L高錳酸鉀對魚缸進行消毒,養殖用水為小湯山基地地下水,水質指標:DO>5mg/ L、NH3-N<0.3 mg/L、pH7.6-8.2。
3.測定指標與方法
(1)生長指標
計算試驗用魚的增質量率、飼料系數和成活率,計算公式如下:
訓練樣本集 D={(x1,y1),(x2,y2),...,(xm,ym)},yi∈{-1,+1},分類學習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基于訓練集D在樣本空間中找到一個劃分超平面,將不同類別的樣本分開[15]。樣本空間中,劃分超平面通過如下線性方程描述:
增質量率(mass gain,MG)=(末均質量-初均質量)/初均質量×100%;
飼料系數(feed conversion ratio,FCR)=總投飼量/(末質量-初質量);
成活率(survival rate,SR)=實驗末魚尾數/實驗初魚尾數×100 %。
(2)體色指標
在試驗龍睛金魚進行養殖實驗之前和結束后利用扇形比色扇對實驗金魚體色進行逐條的測定。將魚從魚缸中撈到白瓷盤內,測量它體色的色值,然后將魚放回缸內,并記錄。按照這個步驟將15個實驗組的龍睛金魚體色進行測定。并且利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魚鱗的吸光度值。取實驗龍睛金魚的側線以上的魚鱗,放入離心管內,再向其中加入丙酮,再加入0.1g的亞硫酸鈉,然后用勻漿器將色素勻入丙酮溶液中。標記號碼,放冰箱里冷藏24小時,第二天取出,放到離心機以每分鐘4000轉的轉速將離心管離心10分鐘,將離心后的上清液移入測吸光度的管內,以丙酮原液作為空白組,調零,然后進行測定并記錄。
(3)數據統計
實驗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P<0.05時差異顯著。
1.酪氨酸對實驗龍睛金魚生長性能的影響
在試驗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的酪氨酸對試驗龍睛金魚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1。結果表明,在飼料中添加酪氨酸對實驗金魚增加質量率顯著影響(P<0.05);在酪氨酸的添加濃度大于0%時,飼料系數有降低趨勢,各組實驗金魚成活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添加酪氨酸為1.5%的實驗組的龍睛金魚成活率比其他組較低。在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的酪氨酸,對實驗龍睛金魚的成活率不顯著(P>0.05)。

表1
2.酪氨酸對試驗龍睛金魚體色的影響
酪氨酸添加量為2.5%濃度的飼料組被投喂開始5天后,其組龍睛金魚的體色發生了明顯的增色變化,而其余各組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逐漸發現有變色跡象。由表2可見,在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酪氨酸對實驗金魚體色的增色作用較為明顯,且隨著酪氨酸添加水平的增加試驗龍睛金魚的體色變更深。分光光度計所測的鱗片的吸光度值如表3。

表2 酪氨酸對實驗龍睛金魚體色的影響

表3 酪氨酸對實驗龍睛金魚鱗片吸光度值的影響
注:平均數肩標字母表示不同濃度的酪氨酸對龍睛金魚鱗片吸光度值影響的差異性,肩標字母相同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肩標字母不同表示差異顯著(P<0.05)。
1.酪氨酸對龍睛金魚體色的影響
酪氨酸是酪氨酸酶單酚酶功能的催化底物,是最終形成優黑素和褐黑素的主要原料。而酪氨酸酶就是催化這一過程的關鍵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是一種含銅的金屬酶,來源于胚胎神經鞘細胞,廣泛分布于微生物、動植物及人體中,又稱多酚氧化酶或兒茶酚氧化酶。酪氨酸酶將L-酪氨酸轉化為L-多巴,L-多巴繼續被酪氨酸酶轉化可生成多巴醌,多巴醌通過反應生成白色多巴色素,而白色多巴色素可以通過魚體的系列反應生成多巴色素,然后后由多巴色素形成了5,6二羥基吲哚,最后通過一系列的反應生成黑色素。這就是由酪氨酸酶參與的將酪氨酸經過若干反應生成黑色素的過程。而黑色素的形成與沉積將影響魚的體色。而黑色素是不溶于水和大多數溶劑的褐色或黑色小顆粒,發生于黑色素細胞中。廣泛存在于龍睛金魚的肌肉、皮膚、鱗片等部位。根據黑色素的種類和含量不同,龍睛金魚皮膚的顏色也有所不同。
由表2所示,添加酪氨酸1.5%、2%和2.5%的實驗組飼料對龍睛金魚體色增色影響都差不多。據推測,原因一是能被龍睛金魚魚體所合成的酪氨酸有一個最大值,也就是說當達到了魚體內所能消耗酪氨酸做為影響體色體色合成黑色素的一個飽和點時,且在一個正常的飼料氨基酸添加范圍之內,添加再多的酪氨酸在飼料中,龍睛金魚也不會因為添加的酪氨酸多了體色就變的更深。二是因為本身這幾組實驗組飼料中的酪氨酸的添加水平所能改變體色的能力十分接近。也就是說可能這三個含量的差異在整個酪氨酸對龍睛金魚體色改變的整體水平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這并非實驗設計的不理想,因為酪氨酸作為魚類的非必須氨基酸,它是可以通過體內自身合成的。畢竟試驗只進行了52天,并不是一個特別長期的喂養過程,所以如果對龍睛金魚進行足夠長期的喂養的,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鱗片吸光度值的大小,與鱗片中色素的多少有關。如表3所示,酪氨酸在2.0%濃度下對龍睛金魚鱗片吸光度值有顯著影響(P<0.05)。且鱗片的吸光度值在0%-2.0%濃度下遞增,但卻2.5%濃度下較2.0%濃度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在取實驗金魚時,隨機挑選的原因導致。
2.酪氨酸對龍睛金魚生長的影響
如表1所示,各個實驗組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在飼料中添加了不同水平的酪氨酸后、魚體平均體重變化、增重質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另外飼料系數也發生了降低的現象,而成活率基本上沒有影響。這表明在飼料中添加酪氨酸金魚的魚體平均質量變化、增重質率、飼料系數都會有不同的影響。在1.5%的龍睛金魚組的成活率最低。而其他各組都相差無幾。造成1.5%添加組的龍睛金魚的成活率較低這個現象可能與酪氨酸的添加量有關。但與其它各組相比,也有可能是存在其它的外界原因造成其成活率較低。從平均體重變化和增重質率這兩個指標上,添加了酪氨酸的實驗組都比沒添加酪氨酸的空白實驗組更高。可能是由于在飼料增重質率最高。并且添加酪氨酸從1.0%到2.0%的組試驗龍睛金魚呈一個上升的趨勢,到2.5%有一個較小的下降。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飼料中添加酪氨酸對龍睛金魚的體色有增色影響,且在酪氨酸添加量為2.0%和2.5%時對龍睛金魚的增色效果最強。并且其對龍睛金魚的生長有促進作用。且由于增加酪氨酸的添加量,會提高飼料的成本,所以在飼料中添加2.0%的酪氨酸對龍睛金魚體色和生長最佳,且最為經濟。
[1]孟慶聞.魚類分類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249.
[2]馮冰冰,梅肖樂.龍睛金魚表型性狀與體質量的相關與通徑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1):255-257.
[3]傅建軍,張建新.雞血藤對金魚增色作用的研究[J].2008,13(15): 4-6.
[4]陳林,符秋娟.四種食用色素對金魚體色的影響[J].上海水產大學學報,2007.1:79-82.
[5]程云生,陳世金,李靜等.飼料中組合色素對紅草金魚體色的影響[J].淡水漁業,2015.5:94-99.
[6]冷向軍,石英,李小勤等.飼料中添加葉黃素對金魚體色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10.2:168-174.
[7]崔凌飛,王遂.玉米皮色素提取及其穩定性研究[J].食品科學, 2002,23(5):66-70.
[8]方春林,賀剛.飼料中三種添加劑對金魚體色影響的研究[J].科學養魚,2013.8:73-74.
[9]王銳,費曉紅.四種增色劑在觀賞魚中應用的研究[J].北京水產.2005.4:37-38.
[10]黃辨非,馮端林.飼料中添加紅辣椒粉對紅草金魚體色及生長的影響[J].水利漁業,2008,7:52-54.
[11]陳曉明,徐學明,金征宇.富含蝦青素的法夫酵母對金魚體色的影響[J].中國水產科學,2004.1:70-73.
[12]黃斌,黃勇,汪利.日糧添加蕪萍對紅色草金魚生長及體色的影響[J].水產科學,2011.10:617-620.
[13]姚元鋒,趙廣榮.L-酪氨酸代謝工程研究進展[J].食品與發酵工業,2013,39(5):132-137.
[14]Geiuseppe T,Maria L C,Guido G J.Oxidative polymerzation of phenols by a phenol oxidase from green olives.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3,33(1): 47-54.
Influence on the Body Color of Telescope Goldfish by Adding Tyrosine into Fodder
Zhang Guangchen,Wei Dong, Xu Jinhua,Zhong Yunong
(Aquaria Science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School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300384)
In this experiment, taking red telescope goldfish as test object, it adds respectively tyrosine with concentration of 0%, 1%, 1.5%, 2%, 1.5% into fodder.Experimental goldfish a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with 52 days of breeding experiment, besides, it sets up three parallel groups under each experimental group.After the experiment, taking measurement on the body color and growth indicators of experiment fish .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p fodder in which ad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yrosin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P < 0.05) on the body color of telescope goldfish, and the fodder in each grou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telescope goldfish.
tyrosine;telescope goldfish;body color
T
A
張光晨(1993~),男,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水族科學系,研究方向:觀賞水族動物養殖。魏東(1970~),男,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水族科學系,研究方向:觀賞水族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