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章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企業的技術、設備都在不斷更新發展,企業的人才隊伍也要與之相適應的不斷發展,形成人、物的高效結合,從而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先進技術、先進設備的優越性,最終提高整個勞動生產率。
關鍵詞:一流員工 培訓 考核
一、打造一流的員工隊伍的重要性
一流的員工隊伍,就是員工的目標和企業發展的目標一致,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員工的工作能力水平能適應企業發展和技術設備的需要,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對企業的更好、更快發展有較強的推動作用。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對于大多生產型企業來講,員工工作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基石,是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情況簡介
云錫股份銅業分公司是云錫控股公司乃至云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是繼鉛業分公司后新成立的,一個環保達標、清潔生產,符合國家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要求的現代化冶煉工廠,是走云錫特色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的成功實踐。
按照股份公司的總體要求和部署,銅業分公司從業人員主要從友鄰單位抽調組成。一方面,從業人員的年輕化,給新的企業帶來了生機與發展潛力;另一方面,由于人員崗位技能普遍偏低,熟練性和適應性不高,從而給試車、試生產帶來極大的影響。
三、員工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
要達到設計要求和目標效益,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員工隊伍是最根本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員工隊伍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意識有待提高
由于員工來自不同的公司,員工對工作的認識參差不齊;工作地點變化、要操作新鮮的設備和新的技術等,員工思想上有一定的壓力;建廠初期生產上暴露出的問題比較多、工作量大、任務緊,廣大員工處于一種疲憊狀態,員工在態度上和執行力上稍顯不足,暴露出磨洋工、消極怠工的現象。
(二)員工操作技能水平、熟練性和適應性不高
雖然針對員工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不高的實際,先后共舉辦了三次大型的員工培訓工作,但培訓的效果不甚理想。除對整個生產工藝的不熟悉和設備故障外,操作員工的經驗缺乏和操作技能欠佳,影響著中間產品和成品的合格率,最終影響整個勞動生產效率。
(三)執行力不強
執行力,就是員工在有效時間內貫徹方針政策、計劃方案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執行力也是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主觀能動性的具體體現。執行力不強,再好的工作方案如果不及時付諸實施,也是紙上談兵一文不值,不能在生產效益中體現出來。
公司某車間沉降電爐因為水淬系統的脫水轉鼓內冰銅面過高,導致轉鼓電機電流過大而跳閘,經技術人員現場勘查,及時找準原因后安排當班人員對積壓的冰銅水淬渣進行清理排放,當班員工有3名員工進行了第一次清理后回到休息室,第二次、第三次水淬渣清理排放時,在當班組長的安排下此3名員工未到現場,導致清理出來的冰銅把1#皮帶秤壓停。諸如此類的因執行力不強,小則影響生產的搶修進程,大則影響設備的完好率。
(四)不良的工作習慣時有發生
部分員工把以前不良的工作習慣帶到現在工作中,發生漣漪效應。比如,夜班中老員工班間睡覺時,連續幾次未被發現,新員工就會有一種潛意識的模仿,久而久之員工就會出現相繼班間睡崗的情況。
四、打造一流的員工隊伍的對策和措施
人才因素是企業的根本核心競爭力,在生產型企業,除了科學的管理、先進的設備技術,一流的員工隊伍是最根本的,就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員工隊伍,在工作中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員工的思想認識和執行力
一位著名的管理學家說過,“做事的技能和做人的修養是決定員工前途命運的兩大因素,此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從某種程度上說,個人的修養是第一位的,員工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修煉忠誠、敬業、積極主動、有責任感、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優秀品質。
加強對員工職業道德教育和廠規廠紀教育,貫穿“先做人后做事”和打造學習型組織的理念,把職業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重視培養員工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培養員工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對工作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不斷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危機感和使命感,激發創新精神,及時有效地把執行力實施在生產活動中,為企業的發展做好最基礎的保障。
(二)加強對員工的工作行為管理,以正面教育為主,樹立正面典型
細節決定成敗,良好、積極向上的工作行為對整個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加強員工的行為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首先,要堅持以人文本,尊重員工。以積極向上的工作行為為導向進行引導,對違反規定的工作行為要以教育為主,處罰為輔,要達到既使責任人受到適當的處理,更重要的是讓其他員工引以為戒受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對工作中表現突出,樂于奉獻的工作行為,樹立正面典型進行宣傳。通過正面宣傳,廣大員工更加清楚什么樣的工作行為是提倡的,什么樣的工作行為是不提倡的。可在不同崗位推行 “團員明星”、“先進生產工作明星”等評選活動,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員工以此為榜樣,在工作中不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也是激勵員工的一種很有效的形式。
最后,通過班組內部的力量促進員工工作行為改觀。對于操作不當或違反勞動紀律等工作行為,各崗位班組可以利用班前會議進行說明和指導,并要求對違反規定的工作行為進行改正,同時納入員工的月考核。
(三)促進員工關系,打造和諧的作業團隊
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建立和諧的員工關系可以吸引且留住優良員工、提高員工生產力、增加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提升工作士氣、提升企業績效。建立和諧的員工關系,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樹立企業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
(四)通過各種渠道努力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
1、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和重視
不能把培訓工作當任務完成,也不能簡單的僅僅依靠職能部門去做,領導應高度重視帶頭參加,使員工培訓形成一種長期重視機制,以此推動員工參與的積極性和重視程度,保障培訓起到實效。
2、培養一支內部的專業培訓師隊伍
企業應盡可能利用各種方式在內部挖掘培訓資源,做到人盡其才,建立企業內部培訓師隊伍。要充分發掘內部有專長的員工,使其經過適當培訓后,總結出適應分公司發展需要的一整套培訓資料,打造成為在這一專業的內部培訓師。
3、不斷創新培訓方法
正確的方式方法,對培訓的最終成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把職業教育培訓、職業技能提升納入分公司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職工培訓制度,打造“學習型”企業和組織,不斷擴展對操作員工職業技能培養的方式和力度。在“崗位練兵技術比武”“首席操作員工”“師帶徒考核”的基礎上,可以推行評選崗位星級能手,推行高技能員工去學校或外單位研修深造制度,要通過廣泛開展技能競賽、技術交流等形式,促進員工技能提升和高技能員工的快速成長。
4、培訓內容要切合實際,要有針對性
為保證每一次的培訓達到預期效果,對員工的操作水平有所幫助,這就要求培訓的內容要結合實際有針對性,避免出現萬金油理論和不切合實際的培訓。如操作員工興趣的在某一設備的保養維修方面,而培訓師講的是已淘汰或類似此設備的保養維修方面,這樣的培訓會造成員工參與積極性不高,對實際工作指導作用不強,培訓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5、加強培訓效果評估,提高培訓質量
培訓效果評估起著信息反饋作用,它主要是調查收集學員和有關人員對培訓項目的看法,考察員工在接受培訓后工作態度、行為與績效是否發生變化。通過培訓效果評估,發現講師培訓內容和方式能否被學員接受,發現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檢驗培訓是否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加強培訓效果評估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從而確保培訓質量。
6、加大對培訓考核的獎懲力度,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企業應該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培訓激勵機制,對參加培訓并取得較好培訓效果的員工給予各種方式的激勵機制,對于非客觀原因而導致培訓效果極差的學員給予相應的處罰。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培訓和用人機制,突出“使用與培訓考核相結合,待遇與生產貢獻相掛鉤”的薪酬分配觀,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體現同工不同酬,同酬必同效的企業薪酬績效結構。
五、結束語
一流的員工隊伍對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通過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員工隊伍,提高員工的人力資本存量,營造良好的組織氛圍,使其能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企業員工管理方法研究組編著:企業員工考核方法[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
[2]徐頌陶著.中國人才展戰略與人才資源開發[M].中國人事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