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波
摘 要:進入新時期以來,得益于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增長,當前人們在物質文明得到極大滿足的情況下,對文化知識的需求不斷增強。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作為傳播文化知識的重要載體而備受關注。然而在面對人們與日俱增的文化知識需求時,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無論在閱讀目錄查詢的便利性,抑或是在內容提供方式上都難以滿足讀者要求。面對這樣的局面,如何通過加快公共圖書館自動化建設成為擺在各地公共圖書館面前急需解決的難題。對此,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公共圖書館工作實踐經驗,談一談自己對公共圖書館自動化建設的看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自動化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G258.94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2-26
一、 圖書館自動化的含義
圖書館自動化指的是以計算機作為依托,運用現代化通信系統來對圖書館各個工作環節進行自動化管理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要構建一個獨立的圖書館集成化管理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采購、編目、流通、典藏、聯機檢索、閱覽、連續出版物管理、辦公室管理等子系統功能;不僅如此,還包含了聲像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與縮微技術以及現代印刷技術等,通過各個子系統以及各類技術間的相互配合來構建一個可以共享數據資源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從而實現公共圖書館的網絡化、多媒體化和資源共享。
二、自動化建設對公共圖書館具有的作用探究
1.自動化建設有助于推動公共圖書館網絡化進程
自動化建設能夠促使公共圖書館借助信息化技術中的計算機、通信等技術,將圖書館中大量零碎、分散的資源整合成一個完整而統一的網絡平臺,如此一來,不但有利于公共圖書館資源實現網絡共享,更有助于廣大讀者能夠通過該平臺汲取文化知識。
2.自動化建設有助于提升公共圖書館存儲能力
一般來說,公共圖書館書籍的存儲需要占用不少地方,隨著圖書館購進的書籍文獻越來越多,在圖書館面積難以擴大的情況下,其存儲能力會因此而變得越來越小,進而極大地制約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與公共圖書館存儲書籍需要占用大量地方不同,自動化建設可以使得圖書館通過計算機存儲、網絡存儲的方式,將其書籍文獻資源的存儲能力無限擴大,而所需占用的地方極小(塔式服務器),甚至無需占用公共面積(云存儲方式)。
3.自動化建設有助于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便捷的服務
自動化建設使得公共圖書館建立起更為科學合理的自動化系統,隨后讀者通過使用該系統,不僅能夠快速地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書籍文獻資源,同時也可以通過檢索頁面看到所搜索書籍諸如封面、主要內容頁以及插圖等圖像信息。
三、圖書館自動化的特點
1. 館藏文獻數字化
在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中,可以將文獻信息數字化,通過計算機將文獻信息儲存到光盤或是磁盤上。館藏文獻數字化是實現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共知的重要前提條件。
2. 文獻媒體多樣化
當前,從文獻媒體形式來看,除了文本類型,還有如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多樣的文獻類型得到廣泛的發展與應用,并受到了眾多用戶的歡迎。從文獻媒體介質來看,越來越多的大容量媒體介質,如光盤、磁盤、微縮膠片等,被應用于文獻的存儲上。
3. 文獻信息檢索簡易化
隨著軟件技術以及數據庫技術的日漸成熟與發展,圖書館檢索文獻信息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方法也更為簡便。用戶不具備任何檢索知識,只要明確檢索目標,再通過相關軟件來進行信息檢索,就能夠逐步檢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4. 版權保護困難
現代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為圖書館管理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圖書資源的版權保護帶來一定的困難。在網絡信息發展的今天,文獻的復制變得輕而易舉,這無疑為知識產品的盜竊行為提供了一個溫床,加大了版權保護的難度。
四、公共圖書館自動化建設策略
1.在積極轉變服務觀念基礎上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首先,在公共圖書館館員服務觀念轉變上,圖書館必須充分結合館員知識水平以及本館工作實際情況,制訂出定期的教育培訓計劃,該計劃應當包含圖書館社會職能、作用以及價值等內容,從而使得館員能夠通過該教育培訓計劃正確認識到公共圖書館對于社會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礎上促使館員得以樹立良好的服務觀念。其次,在公共圖書館館員專業能力培訓方面,圖書館對此應設立科學詳細的專業知識培訓機制,例如,聘請專家對館員進行計算機、網絡通信方面知識的培訓,并將個人績效與培訓考核成績相掛鉤,確保培訓達到相應效果;此外,圖書館還可以將部分館員派送至業內優秀圖書館進行學習,以提高其專業水平,待其學成歸來將新知識傳授給其他同志,從而推動全館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
2. 推行區域性的共建共享模式
就現階段而言,要想在網絡環境下實現全國公共圖書館的聯網并進行資源共享,仍存在一定難度。但是構建以省館或是地市館為中心的計算機網絡,進行館間互借、聯機編目、聯機檢索等服務還是可行的。在區域與區域間以及區域內實現聯網,可以形成一個全省以及全地區的公共圖書館網絡,以實現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從近幾年我國圖書館共建共享的實踐效果來看,毗鄰的市(縣)區開展聯合編目、聯合采購以及館際互借等工作已取得良好的實際效果。如杭州公共圖書館實現了一卡通借閱,上海形成以市館為中心,以各個區、縣以及大學圖書館作為分館的網絡系統構建,從而實現了圖書資源的共享。
3.拓寬籌資渠道
圖書館自動化建設不但是現代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技術,而且還是資金密集型的系統工程,因此,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基礎。而當前,資金不足是我國公共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問題,加上各地財政投入各不相同,部分圖書館資金較為充足,而其他的圖書館甚至連書刊購置經費都緊張,自動化建設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公共圖書館應積極拓寬籌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從而保證自動化建設的順利進行。首先,地方政府應加大對當地公共圖書館的投入。由于我國公共圖書館是公益性單位,因此,政府投入是不可或缺的,這是公共圖書館資金來源的重要途徑。其次,努力爭取海內外僑胞以及港澳臺同胞的捐助,部分海內外僑胞以及港澳臺同胞都熱心于祖國的公益性事業建設,因此,我國公共圖書館,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圖書館,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吸引他們更多地關注與支持國家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最后,爭取得到更多的社會各界的贊助與支持。公共圖書館是社會公益性事業,應倡導社會各界更多地關注圖書館事業的建設。圖書館應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通過與企業間的合作以及提供優質的服務來爭取到更多的社會贊助,促使公司、企業以及個人捐助圖書館,從而實現圖書館自動化建設資金投入的增加。
參考文獻:
[1]粟曉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3).
[2]鄧珞華,林 生.我國圖書館自動化發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J].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03,(3).
[3]邱良秋.探索高校圖書館“藏、借、閱、咨”開放式服務管理模式[J].學理論,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