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C 收稿日期:2015-12-14
不同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充分尊重事實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提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我們所有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分層教學,實現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已經成為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的不二選擇。分層教學的實施、是新課程教學理念中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實現全體學生全面發展這一要求的集中體現。
一、從教學內容方面實施分層教學,體現知識層次性
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實施的教學活動必須要對差異化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必要的規則。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就是分層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性質這一知識時,為了體現分層教學的要求,筆者首先對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分析和分層化處理,讓具有層次化的知識與不同層次的學生一一對應。因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接觸到的知識內容有所差別;那么,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內容的實際情況進行細致區分。對于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知識,筆者在講解的時候做到了統籌兼顧。
筆者首先讓學生自學有關平行四邊形性質的內容,然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自學所得進行匯報。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深度的講解和要求,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部的交流互動,這樣就很好地兼顧了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同時,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活動,也實現了不同層次之間學生的信息和智慧共享,有助于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學生的有效轉化。
可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是新課程教學理念中尊重學生差異的重要體現。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實施差異化、層次化的教學活動,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在教學指導中實施分層教學,體現指導的層次性
學生的學習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在教學指導中,很多教師由于缺乏分層教學的觀念,忽視學生的客觀差異性,經常出現“用一把尺子衡量人”的情況,這樣就極大地挫傷了成績不好的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分層教學,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層次的指導和要求。
比如,在進行三角形全等判斷教學的時候,筆者布置了相關的課堂練習,題目要求如下:
如圖所示,三角形DEF并不是等腰三角形,沿著ED這條線向下折疊,與BC的邊交于一點F,假設D是所在邊的中點,求證以下結論:①三角形的中位線是ED;②圖中找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并求證。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表現:對于層次比較低的學生來說,這道題的難度就顯得偏大,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理清題目的要求,弄清楚圖中的數量關系,還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找到解題方向和解題思路;而對于優等生來說,解題的難度就顯得相對不是那么高,但仍然需要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巨大差異,在運用數學知識解題的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對同一道練習題時,相對而言難易程度是截然不同。此時,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體現分層教學的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指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步和成功。
三、在教學方法方面實施分層教學,體現層次性
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要對學生施加影響,必須要體現在教學方法的實施上。合理運用教學方法,才能夠體現教師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在差異化教學的指導思想下,初中數學教學必須實施分層化教學,以體現教學方法的層次性。
層次較低的學生解決比較簡單的問題,層次較高的學生解決具有一定深度的問題,這樣就實現了教學方法的層次性。不同層次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都基本掌握了所學知識。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性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優化每一個教學環節,最終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發展和成長。
由此可見,由于學生的差異化事實,在充分尊重事實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是我們初中數學教師應盡的重要職責。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指導、教學方法的差異化優化,以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