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娥娥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C 收稿日期:2015-09-14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蘇教版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第一章 動畫設計與制作”第二節“體驗動畫制作”第4~10頁內容及實踐操作,主要包括體驗手工制作逐幀動畫,用計算機制作逐幀動畫。第一節“動畫基礎知識”為本節內容奠定了基礎,而本節知識是第三節“制作Flash動畫”的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還處在貪玩,對未知事物有著強烈求知欲的年齡段,而且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很強,動畫設計與制作的知識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了解手工制作逐幀動畫;②熟悉制作逐幀動畫的基本步驟;③熟悉Flash軟件,學會常用繪圖工具的使用,能制作簡單逐幀動畫。
(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任務驅動,使學生掌握逐幀動畫的制作過程;②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興趣,提升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 神;②在動畫播放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逐幀動畫,用Flash動畫制作軟件制作簡單逐幀動畫。
難點:用Flash動畫制作軟件制作簡單逐幀動畫。
五、教學準備
網絡教室、PPT、教材附帶光盤、學案。
六、教學過程
1.課前任務
(1)預習教材4~10頁內容。
(2)觀看教材附帶光盤中“體驗動畫制作”的學習視頻。
(3)視頻學習:認識Flash動畫制作軟件。
(4)通過視頻進行實踐操作,熟悉Flash動畫制作軟件。
(5)上網搜索各種動畫制作軟件,小組討論、交流并制成表格,分析各軟件的優缺點。
2.課堂流程
(1)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播放上節課“動畫基礎知識”中學生自己制作的GIF動畫作品,學生回顧這些精彩的動畫都是怎么制作出來的,理解逐幀動畫,亮出本節主題:“體驗動畫制作”。
(2)探究新知。①體驗手工制作逐幀動畫。①學生回顧課前觀看教材附帶光盤中的視頻《小本子動畫》,體驗手工制作逐幀動畫并思考:a.“小本子動畫”各幀人物的動作雖然有些差異,但局部(如頭部)可以是相同的。繪制頭部是重復勞動,有沒有改進的方法?b.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大家感受到了計算機在動畫制作中的強大功能。如果用計算機軟件來繪制各幀圖片,請你想象,此軟件應該有哪些功能呢?(設計意圖: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用計算機制作逐幀動畫埋下伏筆。)②用計算機制作逐幀動畫。a.了解動畫制作軟件。學生在課前已經通過網絡收集與整理了各種動畫制作軟件,分組展示并亮出Flash軟件,它具有制作融動畫、音頻、視頻為一體的交互式動畫的強大功能。b.認識Flash軟件。實踐練習:參考教材P7圖1.2-3高速鐵路圖,模仿或者創作一幅圖畫。在完成繪畫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Flash工具箱并思考(課前任務中學生已經學習“認識Flash軟件視頻”,并進行了簡單的實踐操作):“高速公路”
圖片中的樓房和樹有些是相似的?在繪制樓房和樹時,如何提高繪畫效率?(Ⅰ.學生參照學案完成,也可尋找最優化的解決方法;Ⅱ.評選“優秀作品”)③用Flash動畫制作軟件制作簡單逐幀動畫。實踐學習:制作“熊貓唱歌”逐幀動畫。Ⅰ.學生觀看“熊貓唱歌”動畫并觀察動畫效果;Ⅱ.分析“熊貓唱歌”動畫:熊貓“唱歌”時,熊貓嘴巴不斷張合。制作“熊貓唱歌”逐幀動畫只需繪制兩幅圖片:一幅熊貓的嘴巴張開,另一幅熊貓的嘴巴閉合。Ⅲ.打開Flash軟件,在第1關鍵幀中畫上嘴巴張開的熊貓圖形;Ⅳ.右擊第2幀,單擊快捷菜單中“插入關鍵幀”命令,建立第2關鍵幀,并將第1關鍵幀的熊貓圖形復制到第2關鍵幀中。Ⅴ.在第2關鍵幀中,將熊貓的嘴巴改成閉合。Ⅵ.按Ctrl+Enter鍵,觀看動畫效果。
3.教學反思
本節課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課前讓學生借助網絡及教材配套光盤視頻自主學習,給課堂留下更多實踐操作的時間。學生喜歡新奇而有意思、有挑戰的東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個個學有所得,課后還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不足之處是忽略了個別學生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多想辦法去關注這些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