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濤+施慧平
摘 要:教學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且含有問題的案例事件,是利用案例事件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內容的一種教學手法。實訓基地是由多個實驗實訓室組成的,是在校學生通過工學結合學習實踐技能的場所,而將二者結合將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這樣既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做到了使高職學生到職業技術崗位員工的完美過渡。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2-10
教學案例是學生在校期間較為有效的吸收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實訓基地是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過渡的場所,其中校企合作是實訓基地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它可以有效解決學生上崗就業問題。如果說教學案例是理論,那么實訓基地則是實踐,二者的結合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1.教學案例在生物技術及應用教學中的可行性
傳統教學中老師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處在被動地位,教學載體就是教科書,教學的渠道也是單一流向,教學方式就是傳統枯燥的講授式。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訓練出的學生學習知識效率高,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力培養效果都會降低。而案例教學中老師處于從屬地位,學生變成指導者,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目的、教學載體、教學方式上都大不相同。
“老三段”型傳統課程,授課方式也很老套,但專業知識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綜合性強,所以對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要求較高。而事實上專科生普遍存在基礎較差、專業知識相對薄弱的特點,所以傳統的教學方法會導致專科生出現對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記憶不深刻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采用案例教學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被廣泛應用于法學和工商管理碩士等專業教學領域中;但事實上這種教學手法也適用于工科、理科課程的教學中,這將更有利于專科生對本專業知識的吸收。
案例教學中我們可以以熱點問題為案例教學的切入點。例如近幾年我國熱點問題轉基因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通過具體的案例教學使教材和生活相結合。這將更有利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課堂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
2.實訓基地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
實訓基地是由多個實驗實訓室組成的,用于在校學生通過工學結合學習實踐技能的場所。實訓基地分為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是通過校企合作建設成的,位置在企業內部,用于在校生學習實踐技能的場所。實踐教學是學生從理論到實際的過渡臺階,也是檢驗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水平的方式,有助于培養專科學生的實踐技能。
3.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是集科研、生產、教學和技術推廣于一體的生物技術綜合研發中心,具備布局合理化、教師知識結構專業化、生產科研管理科學化、生產經營模式化和實踐化等特點。教師可以在校內實訓基地中授課,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使專科生在動手操作的同時深化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從而解決學生在就業時出現的“新手”問題,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同時校內實訓基地也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實習或上崗以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完成相關企業對員工的基本培訓,還可以以工作崗位的要求和特點,將工作任務進行合理的分解和整理,以典型的工作任務作為教學內容和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與社會接軌。
4.校外實訓基地
廣泛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使學校和企業直接掛鉤,全方位地開展校企合作,實現雙贏。通過校企合作,學院為企業培養人才,進行員工培訓、客戶培訓和人才引進,為企業提供高素質工作者,這樣不僅提高了企業員工的素質,還解決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為將校企合作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可建立校企合作實訓辦公室。主要負責學生在校期間、企業實習期間和學生畢業上崗后工作成績的歸納和整理。整理后用于學生教學質量的評定,及時發現問題,報告給學校。
5.結束語
教學案例使專科生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為學習操作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實訓基地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最終二者結合,達到了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目標,完成了從高職學生到職業技術崗位的完美過渡,提高了學生在社會中的競爭力,豐富了他們的人生閱歷,促使他們完成從學生到技師的轉變。
參考文獻:
[1]王國霞,陳 剛,楊 珍.案例教學法在現代生物技術概倫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分析[J].現代農業技術,2015,(5):336.
[2]吳曉菊,謝亞利.基于校企合作的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J].2014,(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