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鋒
摘 要: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學部與企業合作設立的“創意工場”是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在新職業教育理念下推動教學改革的一個試驗基地;也是我院探索項目制教學、項目制教學中心運行機制及模式的重要嘗試和實踐,本文對“創意工場”運營模式進行介紹。
關鍵詞:藝術設計;項目制教學;組織機構;項目運行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25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創意工場”是我院在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理論指導下,以藝術設計學院環藝學部為主,與廣東省遠洋裝飾南方設計院設計公司深度合作,利用校內實訓基地共同建設運營的對外創意設計服務機構,也是我院開展項目制教學的中心。
“創意工場”引入企業文化,采用企業的運營及管理模式,按照中型環境藝術設計公司工作流程和崗位需要標準建設,構建真實職場環境。企業與校方均委派團隊進駐,共同投入和建設,進行常態運營。通過連接市場與課堂,承接社會真實工程與項目設計,實施項目制教學,推動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能力。
1.組織機構
為實現校企合作的項目制教學的全過程,必須搭建一個有效的組織架構。“創意工場”借鑒企業的組織機構模式設置了項目開發部、創意設計部、后期制作部。通過“創意工場”,篩選和統籌后將實際項目導入到本專業不同年級和不同課程中,與企業共同完成設計任務的同時,進行“項目制”實踐教學。
“創意工場”實行藝術設計學院校企合作委員會及專業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在校內職業教育專家、企業家和人力資源專家的協同下,采用企業運作模式獨立開展工作,以實現學校、企業的共贏作為創意工場的運營宗旨。
2.基礎設施及人員配置
“創意工場”場地設立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州校區內,結合校內新的實訓基地建設,由學院出場地,企業負責創意工場的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學校與企業共同出資,共負盈虧。
“創意工場”成立由校方代表、合作企業負責人和校外顧問組成的董事會,下設各部門管理團隊,由校企雙方委派常駐人員進行管理,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管理團隊成員包括經理、副經理、設計總監和項目負責人等;由企業委派負責人為項目開發部總經理;創意設計部經理由企業和校方各委派一名,協調管理企業設計人員和校內學生團隊。項目負責人由企業主案設計師和主持教師共同擔任,組成項目及課程的指導團隊;后期制作部副經理由校內實訓室管理員負責。企業員工與學生通過混搭等方式組成團隊;課程中也可以由學生自行組成團隊。
3.運作方式
“創意工場”設一位辦公室主任,負責工場的日常管理工作,圍繞項目的工作流程,即業務接洽、方案策劃、方案設計、施工執行四個環節,通過項目開發部、創意設計部、后期制作部,將專業崗位所需要的人才素養、知識、技能整合起來,以項目實踐形式傳輸給學生,培養學生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以此形成工與學相結合的項目制教學體系。
(1)項目承接:項目開發部對外承接項目,包括環藝方案設計、工程咨詢、后期模型制作、文本打印等。由項目開發部組織創意設計部、后期制作部三個部門共同制訂項目實施計劃,明確各方的工作職責。項目開發部同時負責教學項目的開發與管理。
(2)項目導入:由項目開發部將項目導入創意設計部。創意設計部負責項目的篩選和統籌,根據項目的規模、類別、進度等,導入到創意設計部不同團隊中。
(3)項目傳遞:相關專業副經理與項目負責人、專業帶頭人、課程教師等,將部分項目依據不同年級和不同課程進一步傳遞到項目制教學中。項目的選取最大限度地覆蓋教學大綱所規定的知識點和職業核心能力要求,并與教學計劃的制訂與執行保持協調。
(4)項目設計:各設計小組在項目負責人帶領下對項目現場進行前期考察,搜集現場第一手資料;與客戶進行溝通,明確客戶要求,商定服務內容及時間進度等;再通過案例調研、資料分析,制訂出詳細的設計任務書。
各團隊對設計任務書進行詳細解讀、分析和歸納。每組拿出若干方案進行內部匯報,由項目負責人進行方案點評,同時給予修改建議;最終在所有方案中篩選出1~2個優秀方案提交給客戶,聽取客戶的意見進行修改,直至方案的最終確立。
(5)后期制作:設計方案確定后,根據項目成果的提交要求,進入到后期制作部進行模型、效果圖、動畫、文本等制作。
(6)項目驗收:設計成果制作完成后,提交甲方驗收,由項目負責人完成與甲方的溝通,完成項目的管理與跟蹤。甲方審核通過后,企業負責人和指導老師完成各團隊的工作成績評定及項目補貼發放。
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都有企業設計師和專業教師進行跟蹤,在實踐中為學生提供知識和技能指導,將課堂知識教學融入到項目設計過程中,真正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的項目制教學。
(7)項目成果轉化:項目成果的轉化包括項目教學作業轉化為項目成果;項目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①項目教學作業轉化為項目成果。項目制教學中完成的學生作業,完全按照甲方及工程質量要求完成后,返回到項目開發部,遞交甲方,將教學成果轉化為項目成果。②項目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項目完成后,項目開發部及任課教師負責將項目類型、成果、核心技術、適用教學對象、與專業課程知識體系的聯系等進行梳理,形成一套完整的項目制教學案例,并納入專業資源庫中。
4.管理制度
“創意工場”的管理制度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工場日常運營制度、員工管理制度、校內常駐工場學生選拔制度、教學的課程管理和評價制度、工場設備管理制度等。
工場日常運營采用企業化的管理模式,依照企業方法執行上下班考勤管理。入駐工場學生遵守工場管理規定,管理房將學生的遲到、早退、離崗和曠工情況進行登記,如果是以課程形式介入創意工場的學生,考勤納入學院的課程考勤記錄,依照學院學生守則規定進行處理。
常駐學生的選拔采取學生自愿報名、教師推薦確立初期人選,接著由校企雙方通過筆試、面試等考核確定最終名單。年度考核優秀的學生畢業后擇優進行聘任,轉化為企業的正式員工。
教學的課程管理和評價體系。董事會制訂創意工場的學生人才培養方案,制訂項目制教學的課程體系和新的教學模式。對應新的教學模式,校企雙方共同制定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創設多元評價機制。基于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的表現,把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評價與職業崗位能力評價相結合,實施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負責人共同參與的“雙考核”制。考核及退出制度建立也是為了讓學生在有別于課題內的企業真實環境中進行實踐訓練,同時也是工場項目的正常運行和開發質量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吳劍鋒,宋曉真.基于室內設計工作過程的校企合作工作室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4,(14).
[2]劉明星.公司化運作的高職校企合作新模式[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版),2010,(2).
[3]梅文兵.高職環藝專業以工作室為平臺的“工程項目制”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