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言
【摘要】我國的幼兒教育工作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學歷層次普遍不高,專業能力不強,很多人不愿意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幼兒教育處于教育的初級階段,幼兒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但是把目前的很多情況放到人文視角中來看,處處都有功利主義的影子,幼兒教育課程的理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幼兒的教育缺乏價值和關懷,缺乏理念和追求。
【關鍵詞】人文視界 幼兒教育 課程理念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017-02
隨著西方文化的逐漸滲透和傳入,中國傳統的人文教育逐漸變了味,幼兒教育中人文主義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和削弱,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的功利心也越來越強,這種功利主義和浮躁也逐漸滲透到幼兒教育中。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不能不進行反思。
一、人文視界中的現代幼兒教育課程理念
幼兒教育處于教育的初級階段,但是它卻不在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的范疇之中,因此它具有非義務性以及相對獨立性,很多人因此認為幼兒教育是我國教育中的樂園,同時覺得幼兒教育的課程內容比起義務教育中的小學更加靈活和多樣。這種想法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但目前我國幼兒教育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即目標、準備、過程的三段論的教育組織模式,處于我國義務教育之外的幼兒教育也逐漸被目標、被計劃所占據,猶如進行生產一般設定計劃和目標,完全不管不顧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幼兒教師準備的課程內容也不考慮幼兒的興趣和愛好,因此幼兒面對的課程內容往往都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對于他們喜歡的內容教師卻不及時地納入到教學范圍中,因此我國的幼兒教育從傳統的人文性向強制性和計劃性轉變,使整個的幼兒教育課程變得呆板、無聊、無用,在人文視界中這種幼兒教育課程理念就是缺乏人文主義的,忽略人性發展的,迷失了人的方向,忽略了人的價值。課程不再是充滿著人文主義,以人為本的課程了,逐漸變成了人們表現功利心的工具。
二、構建新的幼兒教育課程理念
(一)審美理念
幼兒是最純潔的、最天真的,幼兒教育課程理念要剔除不斷擴張的功利主義,要把它引向審美的方向,通過重塑審美理念,展現幼兒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具有審美的課程理念可以撥開幼兒教育中的功利主義的浮云,重新綻放幼兒生命的純真,幼兒是世界上最純凈的生物,他們有最清澈的眼眸,有最純真的心靈,他們心里沒有競爭,沒有功利。幼兒教育應該遵循幼兒的本性,為其創造多種多樣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快樂地自主地學習,老師要掌握教學技巧,通過一些問題的設置促進幼兒的思考,通過動手和實踐找出自己的答案,在快樂地學習中充實自己的心靈世界,促進其個性的發展。
(二)生活理念
幼兒對于一切都是好奇的,對于他們來說生活就是最好的課堂,幼兒的教育應該放到生活中去,生活中有教育,教育在生活中,幼兒的教育離不開生活,在教育中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幼兒猶如一張白紙,他們需要的不是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是全方位的發展,幼兒的教育不應該是一種程式化的教育,而應該是一種特殊的生活,老師要親切,學校要像家,只有在生活中幼兒的天賦和個性才能充分的釋放和發展。生活理念的引入,才能徹底尊重幼兒的人性的發展,才能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才能使每一個幼兒的情感得到保護和理解。生活理念打破了以往的填鴨式的教學,使幼兒具有充分的主動權利,也尊重了幼兒的身心發展的特點,使其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被激發出來,徹底地將幼兒從死板的教育中解放出來,使其天性不再被拘束,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三)交流理念
幼兒雖然年紀很小,但是也有自己對事情、世界的看法,老師不能因為其是個孩子就不注重孩子的想法,不與他們進行交流,老師處于一種高高在上的地位,完全遵從于自我的認識和身份,完全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把老師和學生的界限劃得十分清楚,老師處于高處,學生處于低處,沒有交流、沒有對話,老師不能對幼兒的想法和感受進行徹底地把握,理解不到位就不能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幼兒也一直處于一種壓抑自我的狀態,身心得不到健康的發展。
因此,交流理念的引入對于幼兒教育課程有很大的幫助,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尊重了幼兒的社會性和主體性,老師與學生之間無障礙地交流和對話能促進幼兒教育的順利進行,也能不斷提高幼兒教育的成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在人文視界中,我國的幼兒教育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為了使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必須對現有的幼兒教育課程理念進行重構,引入審美理念、生活理念、以及交流理念,充分尊重幼兒教育中幼兒的主體地位和其發展的需要,從而促進幼兒教育課程理念的改革,促進幼兒快樂學習、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立新.人文視界中的幼兒教育課程理念[D].安徽師范大學,2002.
[2]劉曉燕.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幼兒園課程構建[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