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曉麗
同步小康,老鄉熱望。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河北省委決定,從2016年起,連續用5年時間,在省、市、縣三級選派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干部駐村幫扶。
按照省委部署,2015年年底以來,河北省有關部門、市縣積極踐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理念,扎實開展精準脫貧駐村干部選派工作,確保選準配強駐村干部。
截至目前,省、市、縣三級選派工作已全部完成,共選派駐村干部22112人,全省建檔立卡的7366個貧困村實現了第一書記和工作組全覆蓋。
駐村干部選得強不強,既關系到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能否打贏,也關系到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省委高度重視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組的選派工作,對如何選派好第一書記和工作組問題認真研究,形成了八條意見,省委書記趙克志對此進行了逐字逐句修改審定。
在不同場合,趙克志多次強調,各級黨委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作為從嚴從實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平臺。要選強將、抽能人、挑精兵,對駐村工作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的,要優先提拔使用。
“選派干部駐村,干得好與壞,直接影響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滿意程度。所以,我們選派的必須是優秀干部,要真正把‘擅長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干部選派到貧困村。”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2015年12月30日,全省選派下基層干部工作會議召開。緊隨其后,省委組織部分別召開各市委組織部和省直單位組織人事處主要負責同志會議,解讀選派政策,明確選派條件,提出在具體工作中,做到“四選四不選”,即選派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對群眾感情深、精神狀態好的干部,不選派非在職在編、黨性和紀律觀念淡薄、工作沒有激情、近兩年考核被評為基本稱職及以下等次的干部。
自愿報名,而不是簡單指定,激發出干部的內在積極性,此舉得到廣大干部踴躍響應。省發改委選派9名干部,15名廳級后備干部中有9人主動報名,處級干部有22人主動報名;省衛計委處級干部共同倡議“省委部署堅決落實、黨組決定堅決執行”;省政府參事室因人員少,未安排幫扶任務,但他們主動提出參與幫扶;省中醫學院得知有的事業單位因人員少派不出工作組,主動多承擔了一個村的駐村幫扶任務;保定天鵝化纖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央企,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雖然國有股份只占30%,但也不打折扣地完成了選派干部工作……
在廣泛動員基礎上,有關部門、市縣高標準選人派人。省委組織部干部處室實行審核責任制,先后對不符合要求的22家省直單位予以退回重選。石家莊、承德、滄州等市在對市直部門選拔的干部資格審核中,對不符合條件的干部均進行了調換。衡水市堅持做到“三抽三不抽”,即抽在職在編干部、不抽離崗干部;抽熟悉基層的干部、不抽新進機關的干部;抽年富力強的干部,不抽庸、懶、散、慢的干部。
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選派的干部,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后備干部數量多,是歷年選派后備干部比例最高的;二是年齡文化結構優,省直駐村干部中45歲以下的占54.2%,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79.3%,真正做到了好人好馬上一線,切實把省委要求落到了實處。
選好人是關鍵,派好人同樣重要。
省委要求,駐村工作組選出來后,要統籌協調、精準對接、精準選派。按照“黨群部門包軟村、經濟部門包窮村、政法部門包亂村、涉農部門包弱村”的原則,對駐村干部和派駐村精準對接、優化配置。
按此要求,各省直單位、市縣結合有關部門職能職責和干部專業特長,努力做到因村派人、因人定村。
把最好的資源用在刀刃上。這次省直選派的1993名駐村干部,全部派往6個貧困發生率較高的縣、22個燕山-太行山地區特殊困難縣和33個山區貧困縣的593個貧困村。
省政法委統籌政法維穩和駐村幫扶工作的關系,結合幫扶村莊和駐村干部情況,在工作組人員安排上注意合理搭配,每組均配備綜治維穩干部,形成能力互補的工作小組。
省國土資源廳與3個幫扶村及所在鄉鎮黨委進行對接,初步了解3個貧困村村情、民情,要求每名第一書記認真履行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脫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四項職責。
張家口市指導各鄉鎮逐村建立了工作臺賬,包括人口土地、種養殖類型、村“兩委”建設、集體經濟、農業生產、前期脫貧進展等情況,全面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群眾真正想什么、盼什么,為駐村干部順利開展工作提供指導和幫助。
秦皇島市創新開展了“工作組+企業+休療單位+科技特派員”的幫扶模式。市委組織部會同市工商聯,為每個貧困村配備了一家幫扶企業;會同市科技局,為每個工作組配備了一名科技特派員。同時,充分發揮地緣優勢,聯系了21家駐秦休療單位參與幫扶工作,營造了全社會幫扶脫貧的濃厚氛圍。
保定市實施五個區、非貧困縣與貧困縣結對幫扶,各貧困縣根據自身需求拉出單子,各幫扶縣“照單抓藥”,以實現產業、市場、人才的精準對接,使幫扶項目接地氣、見效快。
中直駐邯單位水利部海河委漳河上游管理局,主動要求分包地處漳河上游、太行山深山區的涉縣田家嘴村,準備發揮水利工作優勢,將水利工程項目與扶貧項目結合,幫助貧困村通過上述項目實現精準脫貧……
為確保駐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省委辦公廳印發了《河北省精準脫貧駐村干部選派管理辦法》,制定了駐村考勤、學習培訓、請銷假、社情調研、工作例會、督促查崗、聯系群眾、網上交流、述職評議、紀律約束等十項駐村干部管理制度。同時,對派出單位當好堅強后盾提出嚴格要求。
嚴管,還要厚愛。省委明確提出,派出單位提拔干部,要優先從到村任第一書記的后備干部中選拔。
省財政每年為每個省派駐村工作組安排工作經費5萬元,市縣參照省里做法,為本級駐村工作組安排一定工作經費,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生活補助。
省委組織部制發專門《通知》,對做好駐村干部入住準備工作提出要求,為駐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提供必要的條件。對住宿、取暖和飲食起居等基本保障,實行縣委書記簽字負責、縣級組織部門會同基層黨委逐村推進落實機制。
省文化廳人事處干部畢元隆,即將到張家口市涿鹿縣劉家灣村駐村幫扶。他激動地表示:“我們一定會牢記重托、全情投入,夙興夜寐、積極作為,當好村‘兩委班子的引路員、農民群眾的勤務員,努力讓貧困戶盡快脫貧致富,把精準脫貧工作干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