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時間以來,世界文學一直沒有離開過對自然的贊頌,歐美文學也不例外,一直圍繞著“自然”做文章。不同時期的歐美文學對于自然的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將遵循歐美文學的時間發展脈絡,剖析歐美文學中對自然的回歸思想,期望對歐美文學中的回歸自然思想進行系統梳理。
【關鍵詞】歐美文學 回歸自然 思想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089-02
歐美文學主要經歷過希臘神話時期、中世紀文學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啟蒙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現實主義時期等多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對于自然的態度有的遵循有的違反,有的回歸,有的歌頌,也有的反映自然,都離不開自然也都不盡相同。
一、希臘神話時期的遵循自然思想
希臘神話是歐美文學的起源,歐美文學受到其許多思想和做法的引導和影響。在希臘神話中,存在多種形態的“神”,對“神”傾注了強烈的情感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對自然的好奇。但是古希臘時期,人們對自然的了解還比較淺顯,許多自然現象還沒有被人們認識,所以人們便不斷地幻想、沉思,企圖以自身的經驗來找出大自然的規律,并盡力對其進行“合理”的解釋,于是便形成了神話。人們有著生命,而且生老病死仿佛都在冥冥之中被一種神秘的力量主宰著,這種神秘的力量便是“神”,但是盡管“神”法力無邊、無所不能,也必然有著其來處,于是希臘神話中便有了混沌生了地神該亞,之后衍生出了黑暗、光明、白天、黑夜、天空、海洋、冥界等;后來蒼穹之神烏拉諾斯和大地之神該亞結合,主宰整個世界,并誕下六男六女(即十二泰坦巨神),自此世間萬物各歸其主、各行其責,大自然的一片秩序基本形成。在這樣的構想中,不論世界有多大、多復雜,總會有“神”在統治著,絕不會陷入混亂。當然,有“神”也就必定有“人”,兩者的區別就在于“神”可以長生不老,可以隨意變形,具有超強的本領??傮w看來,希臘神話中處處都顯示出對世界萬物的探索欲望,極力想找出每個現象的來龍去脈,這種思路充分反映出了古希臘人的遵循自然、展現自然、熱愛自然的思想。
二、中世紀時期的違反自然思想
中世紀時期(公元5世紀至14世紀),歐美文學完全被宗教神學占據,與自然規律相去甚遠,甚至有所違背?;浇淌钦紦W洲的最主要的且居于統治地位的思想,作為歐洲封建制度的精神產物,基督教對上帝的崇拜引導人們對上帝絕對服從,成為麻痹民眾的統治手段,基督教給人們灌輸一種人生來就有罪的思想,人生在世主要就是為了要贖罪,才能死后靈魂進入天堂,這就是所謂的“原罪意識”?;浇涛幕m然也包含著對理性和道德的追求,但是在統治階級的引導下,強迫人們實行禁欲并接受統治階級的奴役,人的天性受到嚴酷的壓制、封殺,科學文化更是成了神學的階下囚。中世紀的主流文學便是教會文學,一味地宣傳宗教教義,鼓吹禁欲和服從,導致了中世紀時期對神權的盲目推崇,是違法人性和自然的。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超越自然思想
文藝復興是在14-17世紀在歐洲出現的遍及整個歐洲的思想文化運動,是由新興資產階級引導的以復興古代文化為旗號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潮,旨在徹底改變長期被宗教蒙昧的思想統治,文藝復興思潮的形成意味著整個歐洲進入了偉大的變革時期。由于中世紀時期的黑暗,文藝復興時期呈現出了矯枉過正之嫌,如在《十日談》里,高尚的愛情與低俗的情欲之間無甚差別,莎士比亞發現了這一切,并在后期的創作中寫下了一幕幕由野心、私欲組成的悲劇,這種表現是發人深省的。所以說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創作是在尋找一種情感與理性的平衡,是人文主義思想與基督精神的雙向選擇,是希臘文化與基督文化相融合的典范。
四、啟蒙時期的回歸自然思想
啟蒙時期的歐美文學將思想與藝術完美的結合,實現了思想與藝術之間的和諧。18世紀,繼文藝復興之后有一場偉大的思潮——啟蒙運動興起了。啟蒙運動是為西方世界的資產階級掃清封建階級阻礙的重大運動,意義重大。啟蒙文學是與啟蒙運動密切結合的,與任何一個時期的文學相比都顯得獨特而卓絕,他有著鮮明的傾向,飽含哲理,以理性崇拜為旗幟,涌現了一大批真正追求自然的作家和思想家。如盧梭,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獨立、自由的人生境界,其作品中國充滿了對不自然的人為、專制、邪惡的憎恨和對自然的美好的呼喚,對那個時期的歐美文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回歸自然思想逐步成為啟蒙文學時期的主流思想。
五、浪漫主義時期的歌頌自然思想
浪漫主義文學,是指在18世紀末期開始興起,到19世紀初期達到興盛,發展到19世紀30年代成為文學主潮的文學運動。浪漫主義文學將大自然與資本主義文明相對立,歌頌自然。在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中,當以英國的“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等人為代表,他們曾經渴望社會不斷的變革以求進步,對法國的大革命曾經表現出強烈的贊頌和歡迎,但是由于法國內的雅各賓黨對于革命的抵制,而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等人對專政的雅各賓黨有所顧忌,便轉為抵制革命了,但是其對于英國的資本主義文明不甚滿意,所以就變得消極避世了。在這種復雜情緒的支配之下,他們遠離城市,隱居到了昆布蘭湖區,創作出了很多對歌頌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方式的作品,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的第一批文學作品。其中,如華茲華斯的詩又無疑是這第一批成果里的上品,其作品文筆清新、自然流暢,在眾多作品中都抒發了對大自然的一片向往之情。
六、現實主義時期的反映自然思想
19世紀30年代之后,隨著西歐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人們的道德觀、價值觀都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物質觀念不斷增強,金錢日漸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追求金錢成為生活的真諦。在這種熱衷于創造物質財富并且依賴于物質財富的生產大環境之中,人性中的陰暗面逐步顯現出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漸功利化并逐步惡化。在這樣冷酷的現實之中,寫實主義與批評主義自然成為極具歷史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的思想家、文學家們的首要任務。眾所周知,巴爾扎克是該時期最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文學家,創作了反映整個資本主義時代現實的《人間喜劇》。在這部作品中,不僅真實地反映了資本主義時期封建貴族階級的衰亡、資產階級的罪惡的興盛史,還非常深刻地描繪出來人性被金錢同化的歷史悲劇。同時,在《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作品中,則處處流露出作家對于日漸被金錢腐蝕的靈魂和被資產階級毀滅的人性的深深嘆息?,F實主義反映的自然,給了人們深深地感悟人性的思考和契機。
七、現代主義時期的神話自然思想
20世紀之后的世界,與19世紀的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物質文明取得飛速發展,并且世界遭遇了兩次世界大戰及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等災難,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生存壓力逐漸增大,信仰逐漸變得不那么重要,傳統生活及習俗也逐漸被放棄,生活節奏加快,情緒焦慮,現代主義文學便是在這種環境中產生了。這種文學與傳統的文學存在著諸多異變,對自然的表述已經超越了作品字面上的意義,普遍運用象征、隱喻的方式,以丑為美,進行反向描寫。這個時期的作品中,病態、猥瑣、夢境、歇斯底里等情緒充斥在作品的每個角落,如卡夫卡的《變形記》和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作品??ǚ蚩ㄊ菉W地利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也是表現主義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主要對卡夫卡的作品進行熟悉和了解,就能從中窺探到整個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總況??ǚ蚩ǖ淖髌分饕憩F的是一種無法自主的、捉摸不定的處境,加之其在文學結構上具有鮮明的特點,所以形成了“卡夫卡”式的小說??ǚ蚩üP下的人物多是與環境和權力對抗的掙扎,表現的是敏感的心靈對社會獨特的體驗和感悟,極具深度意義。《變形記》主要描述了一個公司的推銷員格里高爾,他作為家庭的頂梁柱,突然有一天清晨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只甲蟲,這便是對“異化”現象的經典式揭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解釋,“異化”是指主體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分裂出自己的對立的一面,變為外在的異己力量,它是人的生產及其產品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現代社會物質資源越來越豐富,但是精神世界卻越來越窘迫,原本崇尚自由的人們卻沒有一點自由,最終完全喪失了自我??傮w來看,現代主義作家集中表現了現代工業社會的危機意識和悲劇意識,體現的是一種神話了的自然。
參考文獻:
[1]溫沁.“回歸自然”和浪漫主義——從盧梭到華茲華斯[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2]劉淳尹.淺析“回歸自然”思潮對西方音樂創作的影響[J].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S1)
[3]許歡歡.背叛·迷惘·激情·迷失——20世紀歐美文學中的“一代”[J].世界文化.2009(02)
[4]王鍇.希臘神話與西方傳統倫理精神[J].綏化學院學報. 2009(01)
[5]鄭言.不同的回歸——華茲華斯與斯奈德自然觀比較[J].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05)
[6]趙升平.論歐美文學中的人道主義主題[J].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7]貢華南.回歸自然何以可能——中國現代哲學的回答[J].天津社會科學.2007(04)
[8]李民.遠離社會回歸自然——華茲華斯《孤獨的刈麥女》賞析[J].皖西學院學報. 2004(01)
[9]黃瑋琍,韋賢斌.回歸自然——精神家園的終極[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 2003(03)
作者簡介:
杜益文(1974-),女,海南??谌?,漢族,本科學歷,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