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金惠方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1歲
12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雙林鎮南競后弄箓竹堂。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9歲
在雙林鎮一家私塾上學,遇上第一位蒙師吳鞠如先生。1913年民國二年(癸丑)11歲
進入雙林鎮蓉湖書院插初小四年級學習,從而開始校園內正規圖畫、寫字學習。秋,升高小一年級。1916年民國五年(丙辰)14歲
升入蓉湖書院高三班,并于1917年畢業。1918年民國七年(戊午)16歲
投考上海敬業書院。父親為其取字省吾。1919年民國八年(己未)17歲
春,由于無力求學,以費省吾之名來到上海協慶進出口商號當學徒,每周二、四、六晚上到商號附近府綢公所設的夜校學習英文。從師葉伯怡、羅季讓。 1920—1923年民國九至十二年(庚申至壬戌)18—21歲
由于一手好字和補習的英文而得到老板好評和肯定,提前一年滿師,并升任副賬房。
后,一邊在協慶商號任職,一邊又拜師上海趙藕生習繪畫。1922年拜府綢公所司賬陳鶴年學習書法,臨寫顏魯公《麻姑山仙壇記》、楊沂孫《說文部首》、蘇東坡《醉翁亭記》以及汪退谷小楷。
1923年冬,與早年訂婚的肖嫦娥完婚。 1924—1925年民國十三至十四年(甲子至乙丑)22—23歲
費新我用自己的積蓄在故鄉雙林鎮虹橋弄購置一座老式房屋,取名為“行素堂”,后改為“行素簃”。1926年民國十五年(丙寅)24歲
3月5日,長子出生,初名警初,后名佩兒、昌漪。1927年民國十六年(丁卯)25歲
5月,升任葉伯記進出口商號賬房。購得《行書備要》,并用小楷抄寫此書。并時常到吳淞炮臺、寶山、南翔、北新涇、龍華、漕河等地野外寫生。1928年民國十七年(戊辰)26歲
始學太極拳。4月初,到蘇州。同年夏,抄錄《書法正宗》一部。8月2日,二子出生,名敏兒、昌澂。1929年民國十八年(己巳)27歲
5月,加入國術分會。11月,加入中山武學會,師從姚馥春。是年10月改字新我。1930年民國十九年(庚午)28歲
秋,隨師友去北京、云岡石窟、包頭、泰山、青島嶗山、曲阜等地。這一年始學口琴。1931年民國二十年(辛未)29歲
妻誕女薇薇(昌潔)。 1932—1933年民國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壬申至癸酉)30—31歲
往來于上海、雙林,并游上海各名勝、浙江普陀等。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甲戌)32歲
冬,經過多年各方面積累,決定去商學畫。9月,入上海白鵝畫校學西畫、鉛筆畫、木炭畫及人體寫生。深秋,北上訪云岡名刻,參觀故宮及其他北京名勝。從此走上“新我”的藝術之路,正式易名費新我。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乙亥)33歲
春,仍在上海陳秋草主辦的白鵝畫校求學,在校主要學習素描、水彩、人體寫生等,師從潘思同作水彩畫寫生。
夏,去浙江德清上柏訪滬上老友程厚坤新居,住數日,相與過人,知陸儼少是上海畫家馮超然高足,甚為仰慕,遂有卜鄰之愿,買下隔澗五十畝山地與陸儼少為鄰,壘石為基。抗日事興,此事作罷。 1936—1937年民國二十五至二十六年(丙子至丁丑)34—35歲
由于費新我日夜勤學,一年完成兩年課程,提前畢業于上海白鵝畫校。
白鵝畫校畢業后,留校當研究員期間,接觸到大量東西方精華,并有幸得到一幅王覺斯的草書手卷。旁及詩詞、聯文、治印、絲竹、昆曲。特別對學口琴感興趣,結交了專家石人望。
1937年2月,生四子行方,名赫兒、昌泓。夏、秋,擔任雙林旅外學友會補習學校圖畫教員。同年日寇入侵湖州雙林鎮,全家逃亡農村,避難于雙林盛林山、花城、鎮西鄉湯介兜村。在這一年里,除了用大方磚練書法外,還為當地村民畫炭筆肖像畫。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戊寅)36歲
秋,扶老攜幼,全家八口來到蘇州,先后住蘇州曹家巷泰仁里10號、包街前敦仁里4號。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己卯)37歲
開始以畫謀生。最初是由畫友劉貞卉介紹到上海“萬葉”書店做美術編輯(此后是錢君匋任經理),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里,為之編繪出一本《鉛筆畫畫冊》,1939年9月由該店出版發行。是年,開始練習勾像。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庚辰)38歲
與錢君匋合作146幅作品,以畫面形式表現巴金著作《家》的內容。12月,得費丹旭《賦梅圖》。
自1939年起,為“萬葉”書店編繪鉛筆畫、水彩畫范本五本,蠟筆畫、毛筆畫八本,兒童美術、綜合美術八本,如《水彩畫冊》《萬葉鉛筆畫》《萬葉蠟筆畫》。1941年民國三十年(辛巳)39歲
10月10日,五子昌潮出生。《鋼筆畫冊》出版發行。為萬葉書店繪《算術》插圖,《家》連續畫本。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壬午)40歲
在蘇州干將坊草橋堍開設“微明書店”。編繪《萬葉幼稚課本》,校閱《萬葉小字典》。8月,蘇州地區爆發流行病,染霍亂。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癸未)41歲
干將坊“微明書店”關閉。同期兼任蘇州萬國襪廠、《蘇州日報》等五六個單位的廣告設計。編繪《我的毛筆畫》,任社教學院高中部勞美教師。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甲申)42歲
2月24日,六子昌沛出生。暫借干將坊49號作畫室,因室小,來客無坐處,戲稱“立齋”。夏,為萬葉《作文練習》插圖。
秋,費新我和《江蘇日報》記者閔綏之合作,在《江蘇日報》上連續發表《百丑圖詠》,至四十余幅時被國民黨禁刊。漸為商店寫招牌,任縣二中勞美課教員。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乙酉)43歲
抗戰勝利,《蘇州明報》復刊,費新我精心創作《八年痛心素描》100幅、《蘇州明報》日刊一幅為之志慶。
4月,為萬葉繪《幼稚常識》插圖4本。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丙戌)44歲
為春明書店繪制扇面畫冊、常識課本插圖4冊。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丁亥)45歲
側重以廣告工作,偶練習行書。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戊子)46歲
4月,在干將坊28號買下住房。樓下臨河邊設為書房、畫桌,作寫字畫畫,一直沿用至老。這一年仍以報社接廣告為生活來源。1949年己丑47歲
3月,為蘋果牌香煙設計廣告。
4月,蘇州和湖州雙林鎮同時解放。隨土改訪問團參加農民運動,創作連環畫《土改中的蘇南》。
9月,赴滬參觀全國美術展。這一年廣告和招牌業務更多。
10月,為湛兒取字“之雄”。1950年庚寅48歲
進京參觀故宮畫展、書法展,觀賞宋元明清各時期的有關畫作。參加上海、無錫、南京、蘇州等地的畫展。其中為童聯書店繪《小學新畫冊》《兒童科學畫本》《勞美教材》《新國畫冊頁》《小學新畫帖》《應用圖案美術字續編》《曹小良》《飛機》《衣服》《小和尚的新生》。
同年8月,被萬葉書店編輯部聘為美術編輯,并于9月赴滬編繪《人像編》。部分畫作參加上海國畫展。1951年辛卯49歲
在網師園試湖筆于南京美術館參觀日本現代書展在河南安陽群眾藝術館講學吳門畫派研究會成立大會合影留念
繪編《少年鉛筆畫》,為童聯繪《鋼鐵》《食物》,為萬葉繪《打得好》《張家伯伯的老鼠》《應用圖案美術字》等。1952年壬辰50歲
勾《魚的故事》畫稿,《兩位模范》連畫、《人像編》完稿,修編《應用圖案美術字續編》等。1953年癸巳51歲
6月,第一次在故鄉雙林鎮慶同小學講“怎樣畫鉛筆畫”。
同年,費新我編繪的《人像編》再版,有350幅頭像。時年編繪《敦煌圖案集》《鉛筆畫冊》。創作《小組長匯報》新國畫,參加上海國畫展、江蘇省美術展。
11月,為弘一法師畫像,為怡園、留園畫窗心。被選為蘇州市中區文藝界人民代表。1954年甲午52歲
出席江蘇省第一次文代會。有11幅中國畫作品參加蘇州春季展。編繪《基礎鉛筆畫》《兒童鋼琴》美術設計稿,《上北京》插圖,重繪《天平觀楓》。1955年乙未53歲
被推選為蘇州市政協第一屆委員。創作《筷子浜》《蘇州市容》《言橋夜工》《太湖之濱》。
12月,到滬參觀全國攝影展,繪手風琴圖解,始編《蠟筆畫》,創作《靈山之春》《明天一定還要好》。1956年丙申54歲
由中國文聯、美術家協會組織赴內蒙古及東北采風活動,行程70天,一萬三千余公里。同行畫家有姜燕、周令釗、陸鴻年以及作家詩人艾青、肖乾等九人。采風回來后創作五十多幅畫,并在七個月后誕生一幅長五丈的《草原圖》,被豐子愷先生稱為內蒙古的“清明上河圖”。此作品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周年之際,獻給了自治區人民政府。
同年,江蘇國畫院成立。費新我、蘇州畫家張晉、余彤甫三人被聘為畫師。創作《金山青年采石組》彩墨畫。與顧坤伯合作《春江水暖》參加全國二屆國畫展。赴滬、京分別參觀全國第二屆美術展,故宮古畫展、書法展、清四家展、明清畫像展、全國二屆版畫展、唐五代之畫展。回蘇州后,《內蒙旅行寫生散記五十余則》由新蘇州報刊出。與顧坤伯合作《太湖遠眺圖》。1957年丁酉55歲
《怎樣畫鉛筆畫》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為中蘇友協繪制《刺繡圖卷》。《黃鶴樓》繡稿完成。《部隊護林》畫參加軍史畫展。《采伐圖》《牧民圖》及《歡樂的賀客》等畫參展華東國畫展。大幅《絲繡莫斯科》《松柏》畫作完成。1958年戊戌56歲
江蘇國畫院組織畫家合力創作大型作品,連續作戰,費新我突然覺得右腕隱隱作痛,經檢查發現是結核陳舊性骨折,治療恢復無望。《蠟筆畫》和《鋼花怒放》出版。參加蘇州市美展有《擠奶》《第一天干活》《借針》《教使鋤教文化》《社員們的干勁》等作品。上海通片社采用《刺繡》《編結》二畫。與吳.木合作《趕鴨》《飲牛》二畫。與余、張、吳合作《漁村》大橫幅畫。《繡》《牧》《哺乳》三畫參展“五一畫展”。《雨后春筍》《昨日的荒山》及漫畫二則參加“大躍進”畫展,畫扇二十余參加扇子展。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怎樣畫毛筆畫》,與陳德奎、席弢安合作桃花塢木刻《鋼花怒放》出版。《刺繡圖》入選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森林鐵道》入選出國展品。
12月,開始以左手涂鴉。1959年己亥57歲
費新我左筆書法從此開始。試以左手為陳舊村寫墓碑。
2月,至閶門外北兵營為士兵輔導美術創作。以左手作《教授與農民》《比手》二畫。
5月,參觀宋塑羅漢、明清畫展、百年畫展、匈牙利畫展、蘇州漫畫展、上海解放十周年畫展、文物展、攝影展。左手練習字畫試作風景冊頁。
8月,又作《人畜兩旺》《蘇繡接班人》《草堂話舊冬》《分居》《赴蜀山行》,并由吳.木布景。又作《亂針繡》《飼雞人來了》。與三子之雄合作《虎丘路上》和《楓橋新景》。《蘇鋼之晨》《怎樣畫毛筆畫》《怎樣畫蠟筆畫》正式出版。
10月,底赴上海復診期間參觀美展、歷代繪畫展、肖像畫展、工藝美術展。《夜戰》《晨牧》《擠奶》三畫入編天津出版社之《新國畫選輯》,又作《出鐵出汗》《下放叔叔》《八十四爐》《畜牧大發展》參加江蘇省總路線畫展。以左手始練習北魏碑帖。1960—1961年庚子—辛丑58—59歲
繼續用左手創作繪畫30幅,有《蘇繡新一代》《春郊》《湖濱》《太湖趕鴨圖》《自己動手》《太浦河節制閘》等。其中《太湖春曉》《采茶女》最為精彩。出席江蘇省第二屆文聯代表大會。還創作出《百花手上開》《滸關運河》《爆仗花》《群鵝早發圖》《洞庭紅》《碧螺庵前》《采茶女》《西灣春色》《太湖春曉》《陶都風光》《煉焦廠》《傳來北京音》《漢族牧女》《沙漠龍虬》《打狼》《大江東去》《漁社春曉》等作品。為吳興縣文化館作《飼雞人來了》等四幅畫。臨李北海碑二種,并書扇面多幅,并在蘇州市青年書法班講書法藝術。1962年壬寅60歲
元旦,第一次在蘇州舉辦“新我畫展”,其中就有左右手創作畫39件,臨摹作品14件,教科書插畫28件,出版畫刊三十余種,書法小屏1條,兩周后分別在常州、湖州巡展。
2月22日,參加蘇州工藝美術專科學校拜師典禮,吳永明、王祖德二學生為弟子。為蘇州中醫界中醫師上書法課。為蘇州市政協書杜甫詩一首。
同年,重繪《為山留影》、《曲里寄鄉情圖》、6尺幅《古柏》、與吳.木合作《湖山清麗圖》、為蘇州博物館繪闔閭、項羽、陸機、陸云、弘一、魯迅等人像。1963年癸卯61歲
1月,赴德清參觀縣書畫展,胡文虎欲從師。
2月,參加蘇州市花鳥畫展,并與杭州畫家座談。赴滬參觀潘天壽及“明四家”畫展。4月,在蘇州市青年會書法班講書法。
6月,創作書法作品多幅,畫雷鋒像,并書雷鋒日記。
7月,參加書法印章展,并在座談會上作“學行書經過”發言,又當場示范左筆書法。當月被聘為蘇州市文管會、博物館鑒定組組員。
9月,赴浙江多地參觀為地方留下多幅字畫,為湖州寫招牌兩塊,為吳興縣舉辦新我個人展準備作品。
12月30日,赴湖州參加在吳興公園舉行的“新我書畫展”預展。這一年以漢魏為主,章草、懷素、智永稍涉獵。1964年甲辰62歲
1月,“新我書畫展”開展共7天,講座2次,參觀、會舊友。11—12日,在雙林鎮工會展出,兩晚書、畫各一講座。部分作品又赴桐鄉濮院春節展出。作畫《運木過壩圖》《三味書屋》《蛟池晨曦》。
2月,題多幅刊頭,寫春聯,為湖州寫校牌10塊,寫《浙行散記》第三段《金華 ·甌江道中》。
4月,作《山區小學》《鵝群》《蛟池撒網》;為湖州飯店、羽毛扇廠、書聯作畫;為南京飯店寫大幅《解放南京》詩屏;為魯迅紀念館畫《打敗洋槍隊》;為蘇州飯店作4幅花鳥畫;為安吉吳昌碩紀念館作《磨穿石硯圖》。
6月,參加蘇州市五屆二次人代會。
7月,參加蘇州市四屆書印展,為遼寧博物館作毛主席詞字畫各一幅。
8月,創作《毛主席詞意》《陳永康經驗開花》《評彈下鄉》。
9月,應蘇州園林寫字三幅,應海鹽、虎丘供銷社等寫聯多幅,赴上海參觀日本風道春海書法展、華東美術展、全軍三屆美展。
12月,作《甌江八景》冊草稿,應瑞安美展作一字一畫。
這一年主要以習字為主,分隸、行、草并進,始及六朝造像。1966年丙午63歲
1月,作《秋郊圖》。
3月,赴南京畫院參加焦裕祿展畫稿觀摩,為展覽書字幅近10幅,與人合作《蘭考新貌》。
5月,參加蘇州美術展,展畫4幅、左筆書法3幅,為《蘇州之春》配詩字3幅。
7月,為紹興魯迅紀念館作《魯迅與青年》畫,為湖州工藝美術部湖筆門市部書一大橫幅左書。1967年丁未65歲
為蘇州藝石齋書毛主席詩詞15首行書字帖,并由錢榮初勒石。畫《李玉和》立軸。
5月,作字幅扇頁,及為新農民(知青)書毛主席語錄冊頁。應寒月書毛主席語錄字樣4套,其中一套語錄經重書后刻石。
6月,為文化出版社寫樣板戲書封面字,以行、隸二式。為常熟紙廠工人前后書三冊頁一本行書、一本魏(后廢之)、一本隸。
7月,重畫《陳永康》,作《阿慶嫂》小幅,為折扇
于江蘇省美術館舉辦個展于浙江展覽館舉辦書展與張海訪問新加坡在美國國會大廈下
費新我著作書影
廠書折扇字樣。
8月,寫《蘇州戰報》《蘇州風雷》報頭。
11月,寫《懲腐惡》《衛戍戰士》等報頭。1968年戊申66歲
初,在“文革”浪潮沖擊中受到迫害,書房被封,但是他沒有停筆。后應蘇州市群藝館等單位所需編寫《楷書初探》《習字十法》。桃花塢木刻社用他左書的行、楷、隸、魏碑四體刻拓印出版,以應廣大工農兵所需。同年,為蘇州工藝美術服務部刻石工場寫“最新指示”魏楷體字帖,毛主席《沁園春 ·長沙》隸體字帖,由藝石齋刻印發行。這一年主要臨寫草書、漢魏、“二王”等體書法。1970年庚戌68歲
為蘇州化工廠作該廠大會戰《敵百蟲大會戰》畫,畫中有人物三百余。1971年辛亥69歲
10月,被封閉4年的書房得以開啟。重寫蘇州天平山“一線天”并勒石。
同年,為林散之先生作《策杖圖》,林老以“江南文物久相親,尤愛姑蘇費老人 ”詩句相贈。1972年壬子70歲
9月,對日發行的《人民中國》雜志在蘇州舉行筆會,特邀祝嘉、張星階、費新我在網師園作書。
同年與張星階、吳.木、沈彬如、張繼馨五人合作《河上新歌》《百花齊放》大幅圖畫。應葉桔泉醫生送日本友人書條幅十多幅。為蘇州地區名店、名單位書寫招牌一百三十多幅,獲“招牌老板”之戲稱。1973年癸丑71歲
應河南安陽市群眾藝術館之邀,到安陽講學,辦學習班。書法參加全國展,并留下二十多幅書法作品。《習字十法》《楷書初階》完成。12月,日本《漢方醫藥》刊字一幅。1974年甲寅72歲
為北京榮寶齋水印木刻之用,書寫作品。所存書作十余幅并被日本顧客搶購一空。為蘇州桃花塢木刻社所書毛主席詩《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行草作品。1975年乙卯73歲
為北京榮寶齋書寫《魯迅詩歌行書字帖》、《板橋題畫》長卷。《毛主席詩詞行書字帖》由江蘇出版社出版。4月至6月,歷經鄭州、開封、洛陽、西安、延安、武漢等地參觀、訪問、學習、作書、講座。7月,為南京陵園、各賓館作書。這一年書各類封面、應用題字、招牌、應酬品約一千余處。
同年,再次到河南鄭州、開封、安陽等地講學。1976年丙辰74歲
1月,在杭州西泠印社蘇州書作展座談及交流中揮毫作書。在新中國劇場作講座,聽者百余人,西泠印社為其出版《書法雜談》。
2月,在蘇州市教師進修學校講書法課。
同年,兩次進解放軍一〇〇醫院體檢,作靜脈曲張手術。在住院期間擬擇《書法知識》一書綱要。1977年丁巳75歲
春節后,在南京雙門樓賓館創作書法作品。4月,參加日本仙臺市勤勞青年友好訪問團書畫會。7月至8月,在南林飯店與張辛稼、吳.木、沈君良
搞創作。8月,在南京參加日本現代書法展及座談。10月,為蘇州人民橋題寫橋名。同年,當選江蘇省第五屆人大代表。《魯迅詩歌行
書字帖》由北京榮寶齋出版。《學書淺見》在《書法》雜志創刊號發表。1978年戊午76歲
秋,鄧小平訪問日本,帶去給日本天皇的禮品就是費新我的左筆書:《一衣帶水,友好鄰邦》。下半年,赴嘉興、湖州交流書法。
1979年己未77歲赴四川,與四川省美協、美院交流。10月,上海電視臺到蘇州家中拍攝作書鏡頭。赴
京出席全國第四次文代會,參加全國美協成立大會。為首都機場補壁。應故鄉雙林鎮政府、雙林鎮工會之邀請,第三次回故鄉講課,共計五十多人聽課,并為攜帶宣紙者,當場左筆書寫條幅。1980年庚申78歲
春,參加蘇州駐軍的“戰士之家”活動,被聘為藝術顧問。11月,赴杭州參加日本友人贈西泠印社吳昌碩像揭幕儀式。
同年,參加江蘇省第四屆文代會,當選省文聯委員,當選江蘇省書協副主席,蘇州市書法印章研究會顧問。與弟子譚以文赴京參加榮寶齋成立30周年活動。在杭州參加日本友人贈西泠印社吳昌碩像揭幕儀式。《怎樣學書法》由河北出版社出版。時年,江蘇電視臺、中央美院拍攝新我專題片、左書流程錄像片。1981年辛酉79歲
4月,加入蘇州市民主促進會。5月,出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代表大會,當選中國書協理事。
10月為林散之作《群鵝圖》。《怎樣學書法》再版。應《文化娛樂》之約撰《我與筆》。為故鄉作《懷鄉行》,并在湖州報刊出。1982年壬戌80歲
1月21日—30日,由榮寶齋盧華唐、米景陽陪同飛往日本。“現代中國左筆書法家費新我書展”在日本東京、大阪先后展出,二百多件書畫作品被定購一空。“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競相報道,把費新我稱之謂“墨中之仙”。展出期間費新我有機緣拜訪日本一流書家,有村上三島、伊藤東海、青山彬雨、梅舒適等。
春,參加故鄉“墨河畫苑”新廈落成典禮。
8月,中國文聯、中國書協組織文化名人去山東煙臺考察和了解當地文化工作,同行有趙樸初、周而復、賴少其等。
10月,與日本千里書道會會長重森翠溪在河南參加王鐸書法展活動時相遇,重森對費新我的書法十分仰慕,后曾多次到蘇州拜望。
12月,赴合肥科技大學作書法講座、座談,并在故鄉舉辦第四次書法講座活動。
費新我關懷故鄉舊物,決定捐資重建“還金亭”,并寫出《重建還金亭記》和“還金亭”,所書的“還金亭”三字未刻石(現費新我捐資重建還金亭內的《重建還金亭記》是其手跡,但“還金亭”三字是舊物)。1983年癸亥81歲
4月,赴紹興參加王羲之《蘭亭序》1630周年紀念會。當選江蘇省第六屆人大代表。
5月,與歐陽中石等人去東北三省采風和進行了書法創作活動。赴鄭州出席中國書協理事會,與王學仲、魏啟后、劉自櫝、陳天然在河南鄭州合辦《墨林五家書展》。月底赴上海探望陳秋草師。為中國化學會書字,贈送給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籍科學家。
夏,到部隊體驗生活。為南京軍區某餐廳書毛主席《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其尺幅之大,在他的作品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六米寬、三米高)。
8月,偕夫人訪新疆,游天山。
11月,回故鄉參加雙林墨河畫苑新屋落成典禮,并與譚建丞舉辦書畫展。赴新化參加西泠印社成立80周年慶祝活動。1984年甲子82歲
2月,赴河南鄭州出席中原書法大賽并首次在河南鄭州舉辦“新我左筆書展”,隨后移至北京、南京、杭州、蘇州展出。
4月,應白鵝畫校同學、美籍華人油畫家程及邀請,赴美會見老朋友,與藝術界同仁交流技藝,參觀世界著名博物館和畫展。
10月,第五次在故鄉講授書法。這次座談內容主要是講“字”與“書”。學書要明確之目的,要講究點畫、結構、分布(章法)。
12月,“費新我書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1985年乙丑83歲
春,與舒同一起參加河南鄭州舉辦的 “國際書法展 ”。
4月下旬至5月1日,與導師陳秋草在上海聯展。其間還舉辦老同學座談會,白鵝畫校只有4人參加,陳師學生二十余人。
6月,將存放在雙林“行素簃”故居內的家具、文房用品、圖書字畫等全部捐獻給雙林鎮政府。
7月,收下山東左筆書家于春桂為入室弟子。
10月,應八一電影制片廠之邀在滬拍攝“手”之鏡頭。
11月12日,費新我書法個人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13日,在杭州中國劇院作書法講座。新我近百幅左筆書作在杭州展出時,費老說:“這是向父老兄弟匯報,是來聽取浙江同行指教的。 ”16日,返湖州晤錢樸。
同年,費新我夫婦在京拜訪啟功先生,敘談學書經歷,切磋書藝。啟功先生對費新我左筆書法極為贊賞,兩次題詩:“秀逸天成鄭遂昌,膠西金鐵共森翔,新翁左臂新生面,草勢分情韻倍長。 ”“爛漫天真鄭板橋,新翁繼響筆蕭蕭,天驚石破西院后,左腕如山不可搖。”1986年丙寅84歲
1月,在江蘇常州賓館與宋文治、劉懋善、徐源紹一起創作作品。3月,會見日本千里書道會會長重森翠溪。4月,赴湖州參加碧浪碑廊落成典禮。8月,10日與家人在家鄉雙林察看落實政策后的“行素簃”之屋。《費新我書法
選》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沈鵬寫《力的美 —讀費新我先生書法作品》。9月,瑞典電視臺拍攝其左筆寫字視頻。12月,蘇州武術協會成立,擔任名譽主席。月底,由蘇州畫院7人隨同赴廣州深圳
參加中國書法名家新年聚會。為電影《芙蓉鎮》題寫片名。
1987年丁卯85歲4月上旬,赴紹興參加蘭亭中國書會。5月26日-27日,在南京參加省國畫院建院30周年慶典,并隨傅二石至傅抱石紀
念館參觀。秋,費新我左筆書法赴寶島臺灣展出。8月,偕夫人肖嫦娥第三次赴膠東半島,為煙臺地區書法界授課示范,并應邀參加
了威海市、棲霞縣等地的書法活動。
11月,應雙林鎮政府之邀被聘為“墨河畫苑”名譽主席。隨后參觀桐鄉錢君匋藝術院、烏鎮茅盾故居、石門豐子愷緣緣堂、湖州王一亭遺作展。為雙林慶苑公園內文物室書一長跋聯。為陸儼少《上柏山居圖》書寫跋語。1988年戊辰86歲
獲無錫張文元文藝獎、榮譽獎。夏,日本好友重森再次來蘇州會面。故鄉雙林鎮慶苑公園內建“新我亭”。林散之先生書寫亭名、陸儼少再擇書柱聯。“費廊”內置費新我左筆書法,章草隸篆各體石碑。
11月,新我左筆九十余幅精品在蘇州藝石齋新樓舉辦個展。由之雄陪同赴滬,在豐子愷女豐一吟家會見新加坡廣洽法師。24日,赴故鄉雙林參加“新我亭”“費廊”落成揭幕式。在湖州為太湖大堤寫碑文。新我左筆作品在大陸首次赴臺灣“當代大陸書法精英展”中展出。1989年己巳87歲
費新我夫婦榮獲全國金婚百對之一,去京捧回:“銅雕交頸鶴”杯,曾一度改居處為“雙鶴居”。應寒山寺性空法師邀請,討論建普明寶塔方案,并書聯詩。
12月,江蘇電視臺拍攝《江蘇書畫名家》系列片,費新我列其中。12月6日,林散之病逝,為其擇寫挽聯。1990年庚午88歲
2月,赴紹興參加以王羲之家屋為寺的戒精寺舉行的書法節。同年,為馬一浮先生造像。
1991年辛未89歲1月,費新我在病床上為老友張辛稼病故寫挽聯。2月,去雙林,決定組成“行素簃”管理小組,并由王禮賢負責管理。7月,《費新我書法作品集》由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亞明作序。9月,抵新加坡舉辦個人書法展 —“費新我八八書展”。11月,赴京參加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的蘇州中青年八人書展。同年,為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新建圖書館書作品一幅。
1992年壬申90歲2月,參加“蘇州十老書畫展”。5月,出院,在出院后的第四天深夜,因心臟病和肺氣腫復發再次住院,經搶救,病
情得到控制。5月5號下午,終因突發心肺病,與世長辭。5月6日,新華社、人民日報等發訃聞。1997年丁丑
“五一”勞動節,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等單位在河南舉辦“費新我先生遺作展”,紀念費新我逝世五周年。2003年癸未
故鄉雙林鎮舉辦費新我百年誕辰紀念活動。2010年庚寅
6月27日,在雙林正式舉行了“費新我故居(行素簃)遺產捐贈儀式”,由雙林鎮人民政府接收其全部捐贈遺產。2013年癸巳
12月1日上午,“紀念費新我誕辰11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會議由中國
費新我行書興所文之八言聯
127.3cm×28.5cm×2紙本費新我藝術館藏釋文:興所至,雖萬言不盡;文之茂,在一氣相生。鈐印:新我之璽(白)吳興費氏(朱)心向籠鵝(朱)
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趙長青主持。
12月21日,費新我藝術館在故鄉雙林成立,外觀由中國美術學院設計,金惠方出任第一任館長。
注:本年表根據費新我自撰年譜(1903年至1967年)、費昌沛續編費新我年譜(1968年至1992年)、湖州《南太》2005年3月《費新我專輯》為主要內容來源匯編而成,刊發時,編者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 █
責任編輯:劉光
費新我行書毛主席詞
134.5cm×32.5cm紙本費新我藝術館藏
釋文: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毛主席詞,新我左筆。
鈐印:費氏新我(白)
費新我行書毛主席詞
178.5cm×46.5cm紙本費新我藝術館藏
釋文: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命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毛主席《減字木蘭花 ·廣昌路上》。
鈐印:新我左筆(白)吳興費氏(朱)毛主席詩詞(朱)
費新我行書雙綾與我
釋文:書畫牡丹綾絹葉,一襯一托更增色。雅人誰不想綾裱,綾產雙林世無匹。我書我畫每整裝,常欣花葉一鄉出。云游四海壁間賞,俱有雙綾在其側。頓起鄉思及我居,舊新門戶綾相接。
鈐印:新我(朱)湖雙林人(白)
紙本費新我藝術館藏68cm×45cm
創作新視野
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編者按:不久前,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國家圖書館共同主會的積極回應,這個現象是值得關注的。正如本次展覽的名字 —向辦,北京重文堂承辦的『向經典致敬 —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經典致敬,什么是經典,如何致敬經典,在這個展覽中,王家新成功品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舉辦。此次展覽展出了王家新十余年來臨摹地傳達出了自己的理解。或許,王家新的臨摹實踐給世人重新認識書的歷代書法經典作品三十余卷冊,吸引了關心書法、愛好書法的各界法提供了有意義的思考,此即除了文化自覺的闡釋,還有『書寫』的知名人士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法家、書法愛好者乃至大量中小學生本質涵義:在『書寫』經典的程序中感悟『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紛紛前往參觀。受到展覽反響的鼓舞,主辦方也將展期一再延長,以精義,從而在浮躁的社會背景下,讓我們重新審視所謂『書法創作』滿足廣大觀展群眾。一個個人的臨摹展,卻在書壇成為一時持續的熱的終極意義。本期特刊出部分展覽作品及專業人士對展覽的解讀,旨點,引發了廣大專家深刻的思考,引導了書壇廣泛的反思,引起了社在引發讀者在當下文化語境中對展覽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和探討。
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品
王家新楷書臨摹王獻之洛神賦紙本
王家新,別署晏園、止堂,1967年出生。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第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楷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蘭亭獎、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青年書法展評委,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館藝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西泠印社理事,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收藏。主編《鄧石如書法篆刻全集》。著有詩集《北溟魚》、詩詞集《頤園詩草》、書法集《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書法作品集—王家新卷》《王家新書法藝術》以及《晏園藝事》《晏園述古》。